定州印象—定州两日游

孟繁荣

<p class="ql-block">定州地处太行山北端东麓,华北海河流域平原西缘,总面积1275平方公里,总人口126万。这里四季分明、特产富饶,交通便利,自古就有“九州咽喉,神京扼要”之称。公元前649年,齐相管仲于此筑城以攘戎狄,自此中山古城初具雏形。战国时,白狄族建中山国,曾都于顾(今定州市)。汉景帝前元三年,封皇子刘胜为中山靖王,世袭17代,历时329年,定州时称卢奴,为中山国首府。北魏天兴年(公元400年)取“平定天下”之意,始称定州。后历朝皆设州、置府,或为京畿重镇,故国家常聚重兵,择名将,以制其冲。宋代司马光、韩琦、苏轼等名臣先后在此任职。物化天宝,人杰地灵,相继孕育了汉代音乐学家李延年、唐代大思想家刘禹锡、著名诗人崔护等名人志士。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定州保存了大量的文物珍品、古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现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9处:开元寺塔、定州贡院、中山汉墓群、静志寺塔基地宫、净众院塔基地宫、大道观、晏阳初旧居、定州文庙、定州清真寺,省文物保护单位15处(北庄子汉墓石刻等)。</p><p class="ql-block"> 定州东高铁站图片来自网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二人两日定州行,一泼三折。原定4月11日出行,车票买好了,结果京津冀大风警报,赶紧退票。推迟一周再出发。4月18日中午到达定州东站,一下车找到1路公交车站,司机师傅告知,因20日定州马拉松比赛,公交车线路临时改道,不能到达文博园站,一时有点懵。咋办,看来住宿也成问题了!果不其然,小小城市一下子踊进来1.5万人,接待是个事,上网一查,宾馆暂时“洛阳纸贵”,唉,出门没做好功课,实在不行,先去保定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定州是我和张晓霞老师的第三次出行;之前2024.11月,我俩山东行,游览了济南、青州、潍坊三座城市。打卡了山东博物馆、游览了大明湖;接着踏足青州古城,邂逅李清照纪念馆、三贤祠,走进青州博物馆,与“青州的微笑”零距离接触,感受千年隆兴寺佛像的沉浸;之后,我俩来到风筝之乡潍坊,在潍坊风筝博物馆见识了古今中外千奇百怪的风筝,在十笏园体会北方大地南国风光旖旎园林建筑的“小家碧玉”。</p><p class="ql-block"> 2024.12月山西太原之行,山西博物馆、青铜器博物馆、太原博物馆、山西古建筑博物馆、北齐壁画博物馆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足足地“过瘾”了青铜器;长治之行中的观音堂泥塑让我大开眼界,泥塑栩栩如生的众生就像是童话一般;上党门让我想起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血雨腥风~~~~~。</p> <p class="ql-block">2024.12月山西之行部分景点留影①②③⑤纯阳宫,山西古建筑博物馆,其他山西博物馆、青铜器博物馆,⑦上党门。</p> <p class="ql-block">苏东坡与定州</p><p class="ql-block"> 在北宋元柘八年(1093年)苏轼以定州路安抚使持节出知定州,虽仅任职半年多,却在此留下了深刻的治理足迹与文化印记。</p><p class="ql-block"> 1093年高太后去世后,宋哲宗亲政,苏轼作为旧党成员被外放至“重难边郡“定州,且未获准陛辞,深感政治失意。临行前作诗《东府雨中别子由》感叹“今年中山去,白首归无期”,流露出对仕途的绝望。</p><p class="ql-block"> 苏轼前往定州任职前,妻子不幸病故。苏轼心情不佳,但官命难违,依然前行定州,并在短短半年内做出了巨大贡献 。</p><p class="ql-block"> 苏轼对定州的贡献主要体现在军事、农业、文化传承等方面。</p><p class="ql-block">军事方面:</p><p class="ql-block">1、定州虽为北宋边防重镇,但军纪涣散。苏轼惩处贪腐军官(如都统石曼华) 恢复阅兵制度,提振军心。</p><p class="ql-block">2、推广“弓箭社”,组织民兵“带弓而锄,佩箭而樵”,增强边防自卫能力,三个月内组建651社、3万余人。</p><p class="ql-block">农业创新方面:</p><p class="ql-block">1、引入四川稻种,推行“南稻北移”,将城北沼泽改造成千顷良田,并创作《定州秧歌》指导农事,该秧歌后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2、奏请朝廷开仓贷粮,缓解饥荒。提出“候丰年以新还官”政策。</p><p class="ql-block">文物修缮方面:拨款重修曲阳北岳庙,保护古建筑;在定州文庙手植双槐,现存古槐树龄与其任职时间吻合。</p><p class="ql-block">艺术创作方面:在定州作诗55首,并酿制“中山松醪”酒,留下“雪浪石“等文化符号。</p><p class="ql-block"> 如今,定州现存有苏东坡广场、文庙里有东坡槐、石刻博物馆有雪浪石等遗迹,博物馆“又见东坡”专题展,更是吸引无数观众前来参观,了解苏轼与定州的一切。</p><p class="ql-block"> 以上信息资料多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幅《苏轼之任定州》图,陈列在定州博物馆;该图体现的是苏轼于元祐八年(1093年)初到定州上任时,受到了定州军民父老箪食壶浆热烈欢迎的场景。并选取了与苏轼在定州时曾经治理的唐河、登过的开元寺塔、发现的雪浪石等相关元素为创作题材。</p><p class="ql-block"> 作者李洪涛,字墨丹,1967年出生,雄安新区雄县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美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文化部中国国际书画艺术研究会理事,北京工笔画会会员,河北省中国画学会理事。</p> <p class="ql-block">宋街位于定州中山博物馆东侧,中山路与自来佛街交叉口,占地面积58.9亩,建筑面积约13.6万平米。其以宋代建筑风格为核心,参照清明上河图设计,白墙黛瓦、影壁青竹,融合传统文脉与现代美学,旨在重现宋代市井繁华。作为河北省文旅融合示范项目,宋街先后获得“河北百大人气目的地”“河北省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等荣誉,已成为定州古城旅游的必打卡地。</p><p class="ql-block"> 不过白天这里比较冷清,没啥人,也许晚上会热闹些。</p> <p class="ql-block">  宋街有定瓷工坊、绳丝巷、民俗博物馆等,集中展示定州非遗文化(如定瓷、绳丝、金牛眼药等),并定期举办汉服巡游、东坡文化节等沉浸式活动。定州八大碗及一些特色餐馆也不少,比较著名的宾馆也有分布,不过价位偏贵一点。周边也有不少民宿可供游客选择。</p> <p class="ql-block">这座建筑究竟是啥名堂,没弄明白,只是拍照了~~~ 。</p> <p class="ql-block">大水车比较显眼、醒目,水车是古代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农业灌溉的工具。通过水车的旋转循环,将河湖里的水车出来,浇灌田地。水车最早出现于东汉时期,是中国农耕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创造力 。</p> <p class="ql-block">定州话的本意,有些土话和老北京的“老话”有一拼。</p> <p class="ql-block">白家大院,我们用餐的地方,地地道道的回民餐馆。用餐经历令人难忘,因不太熟悉菜品,看着菜谱点了菜,其中一例烩菜(类似北方的炒杂菜),上来一看是烩羊杂,这辈子我俩也没吃过呀,就试着和服务员交涉,询问能退吗?我们真的吃不了这口味,年轻服务员有些无奈,但看着我们的窘困,说好吧,退了,换一个吧。在她的建议下,换了个家常菜白菜豆腐,我俩可劲地道歉致谢。这要在京城门也没有呀,服务员、店长都不能接受退换要求,你必须为此买单。定州人太实诚、太厚道了!</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定州第一餐,炖牛肉、白菜豆腐,好吃不贵。</p> <p class="ql-block">  吃完饭,溜达着来到定州博物馆,这是重点,就奔着它来的。 </p><p class="ql-block"> 定州曾经作为中山国的古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中轴线两侧是两座威武霸气的铜雕瑞兽,东侧的单角瑞兽,名曰天禄,西侧的是双角瑞兽,名曰辟邪,这两座瑞兽是以馆藏珍宝国家一级文物掐丝镶嵌金辟邪,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为原型打造的,观赏价值极高,从侧面的角度来看,与开元寺塔,诉说着沧桑变迁的定州文化。</p><p class="ql-block"> 以上信息部分来自网友“背着背包去旅行”。</p> <p class="ql-block">  定州博物馆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始建于1959年,原址在定州文庙院内;2018年迁入新馆。新馆位于定州市中山东路,毗邻开元寺塔、贡院、文庙和晏阳初旧居等文物景点和宋街、开元寺大街等仿古街区。新馆为汉代建筑风格,外观庄重大气,清丽典雅。总占地面积约55亩,建筑面积2.56万平方米。分地下一层和地上四层,由常设展厅、临时展厅、学术报告厅、公共活动空间、快乐学堂、休闲娱乐区、库房区、办公区等组成,能够满足收藏、展示、研究、培训和教育等各项功能需求,公共服务设施完备。</p><p class="ql-block"> 以上信息来自定州博物馆官网。</p> <p class="ql-block">  定州博物馆馆藏文物5万余件,其中国宝文物3件,国家珍贵文物965件。藏品以中山文化、定瓷文化、佛教文化、典籍文化为主要特色,品类丰富,价值厚重。汉家陵阙、北朝佛陀、尘外千年、天下大白、金翠明珠、故乡星空为常设展,以汉代王陵藏珍、北朝造像精品、塔基地宫瑰宝、定窑瓷器精华、明清首饰集锦、历史名人荟萃为主线,生动诠释了两千多年来中山古国的辉煌与荣光,充分展示定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 以上信息来自定州博物馆官网。</p> <p class="ql-block">心心念念的定州博物馆,蒙曼、大咖说的老师们都来了,我跟着他们的脚步也来了~~~。</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第三次博物馆之旅开始了,中山古国有哪些国宝、秘密,让我们拭目以待吧!</p> <p class="ql-block">  下雨也挡不住人们对博物馆的热爱,这些年轻人和我们一样,冒着蒙蒙细雨参观定州博物馆,与那些国宝做亲密接触~~~。</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前的广场,视野开阔,红旗飘扬,对面的贡院牌楼依稀可见。</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定州博物馆灯光灿烂、主体建筑大气庄重~~~。</p> <p class="ql-block">  序厅主题墙墙体宽八米,高十米,以仿汉代石刻垒砌而成。主题墙中部是宽六米、高九米的锻铜浮雕,代表定州历史长河中独具魅力的文化标识。</p><p class="ql-block"> 锻铜大型浮雕,非常地大气,古朴中又透露着一丝沧桑,莫名给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在浮雕正中央是佛陀画像,佛陀头部后面是东汉龙螭衔环乳钉纹大玉璧,左边是两个天神画像,右边北宋定窑白釉刻花龙首大净瓶,以及各种馆藏的精品物件,它们也都是定州历史长河中独具特色的“宝贝”。</p> <p class="ql-block">“汉家陵阙”展厅名字取自李白《忆秦娥》之“西风残照,汉家陵阙”。自汉景帝封皇子刘胜为第一代中山王起,以卢奴(今定州)为都城的汉代中山国传续17代中山王,近300年。展览展示了汉中山王墓出土的大量精美文物,生动反映了汉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状况。东汉龙螭衔环乳钉纹青玉璧和东汉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是国宝级文物,为定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 <p class="ql-block">东汉龙螭衔环乳钉纹青玉璧</p><p class="ql-block">东汉,通高30.5厘米,厚1.1厘米,</p><p class="ql-block">国家一级文物,定州博物馆镇馆之宝,禁止出境文物。</p><p class="ql-block">1969年河北定州北陵头村中山穆王刘畅墓出土</p><p class="ql-block"> 该玉壁采用新疆和田青玉雕制而成,为死者生前地位、财富的象征。壁面上装饰规整的乳钉纹,最上方透雕一龙一螭衔环,两侧也分别透雕一龙一螭,龙腾螭跃,极富动感。该玉璧质地优良,用料巨大,集镂空、浮雕、阴刻多种工艺于一体,作工细腻,造型优美,为汉玉之珍品,是目前考古所见最大的出廓玉璧。</p><p class="ql-block"> 东汉龙螭衔环乳钉纹青玉璧之所以叫玉璧是有历史依据的。据《尔雅·释器》记载:“肉(周围的边,倍好,中间的孔,谓之璧,好倍肉谓之瑗,肉好若一谓之环。”根据中央孔径的大小把这种片状圆形玉器分为玉璧、玉瑗、玉环3种。从考古出土的实物看,古人在制作玉器时,对于玉璧的孔径与器体的比例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因此今天我们习惯上把宽边小孔径的圆状器统称作璧。</p><p class="ql-block"> 以上信息来自定州博物馆馆网。</p> <p class="ql-block">  东汉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于1969年出土于东汉中山穆王刘畅墓中,是中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的玉质屏风。该玉屏也是定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 玉座屏高16.9厘米,长15.6厘米,用新疆和田玉雕制。上片正中雕刻着盘膝端坐的西王母,她主司万物生长,表达了人民风调雨顺的愿望。除了雕刻东王公、西王母形象之外,还雕刻有羽人、九尾狐、三足乌、玉兔等等一些鸟兽形象。此座屏是玉器中将人物、景物、动物组合在一起的最早实物,也是目前考古发现的唯一一件玉座屏,在研究汉代社会生活、玉器发展史及美术史上均有重要研究价值。</p><p class="ql-block"> 以上信息来自定州博物馆官网。</p> <p class="ql-block">  定州博物馆与开元寺塔很近很近,这是馆里拍摄开元寺塔的最佳位置。</p> <p class="ql-block">“北朝佛陀”展厅</p><p class="ql-block"> 北朝时期,定州是河北地区佛教中心之一,也是中国北方的佛教造像中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定州系白石造像。该展厅展出北魏、东魏和北齐时期的佛教造像99件,展示了丰富的佛教文化和精美的造像艺术。</p> <p class="ql-block">白石透雕双思惟菩萨像</p><p class="ql-block">北齐</p> <p class="ql-block">东魏—北齐</p><p class="ql-block">白石彩绘观音立像</p> <p class="ql-block">北齐—隋</p><p class="ql-block">白石供养菩萨像</p> <p class="ql-block">  “天下大白”展厅</p><p class="ql-block"> 定窑历史悠久,从唐代创烧到元代消亡,经历了近八百年历史。定窑是我国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白瓷窑场之一,是中华大地上产品质量最高、生产规模最大、影响范围最广的精细白瓷窑场,并被后人与汝窑、官窑、哥窑、钧窑。共同誉为宋代五大名窑。</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定窑是北宋五大名窑之一,创烧历史不晚于隋代,源起或在北朝;经晚唐五代发展至北宋达到高峰;金元时期为其余绪、历时达200余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定窑产品以“白如玉,薄如纸,声如磐”为主要特点。北宋时定窑制作精湛,瓷质莹润,风格古朴高雅,装饰绚丽,有“定州花瓷瓯,颜色天下白”的美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白色是定窑最为夺目的色彩。定州白瓷自面世以来,便深受世人喜爱。定窑白瓷,天下大白,流布海内外。但除白瓷以外,定窑也兼烧黄釉、黑釉、酱釉、绿釉、三彩等釉色瓷器,光华夺目,异彩纷呈。在漫长的烧造过程中,定窑生产出种类繁多、造型各异的精美瓷器。其中,既有日用品,如盘、碗、罐、盒、壶、枕等;又不乏风雅珍品,以供文人雅士赏玩,如茶器、人物雕像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展厅里也有其他色彩的瓷器,</span></p> <p class="ql-block">定窑双耳贴像炉</p><p class="ql-block">北宋</p> <p class="ql-block">北宋定窑白釉刻花龙首净瓶</p><p class="ql-block"> 1969年在定州净众院塔基地宫出土</p><p class="ql-block"> 北宋定窑白釉刻莲花瓣纹龙首净瓶通高60.9厘米,腹径19.1厘米,口径2厘米,足径10.1厘米,颈上部饰仰覆莲瓣纹,中部为覆莲纹相轮圆盘,下部为竹节纹,肩部一侧塑龙首流,瓷胎细白坚硬,釉色莹润、乳白泛灰。</p><p class="ql-block"> 北宋定窑白釉刻花莲瓣纹龙首净瓶形体高大,是定窑净瓶之最,也是定窑白瓷艺术的瑰宝和定窑白瓷分期断代研究的宝贵资料,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p><p class="ql-block"> 以上信息来自定州博物馆官网</p><p class="ql-block"> 目前展出的是复制品,原件“出差”了,还是其他,博物馆没有告知。</p> <p class="ql-block">定窑白釉五足熏炉</p><p class="ql-block">北宋</p><p class="ql-block">国家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p><p class="ql-block"> 该熏炉高17.9cm,口径10.6cm,底径11.2cm。</p><p class="ql-block"> 其胎白质细坚致,釉色洁白有垂浆泪痕。盖内口沿平,托底无釉。采用堆贴和划花技法。</p><p class="ql-block"> 将军盔式盖,上有受花宝瓶刹顶,盖沿多出,刹顶与盖相通,盖壁和瓶腹环周有六个交错的桃形烟孔。炉身盘口、宽沿,腹斜直,折为平底,底内下凹。炉身下塑贴有五个兽面衔环蹄足,头贴于炉腹,足踏环形平托。烧制前炉置于托有明显的错位,腹部弦纹二道。</p> <p class="ql-block">“尘外千年”展厅</p><p class="ql-block"> 1969年,是定州历史上不同寻常的年份。5月,发现了瘗( yi )封于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的静志寺塔基地宫。12月,又发现了北宋至道元年(995)的净众院塔基地宫。两座地宫总计完整出土800余件文物珍宝,其中包括佛骨舍利、宋代壁画和极品定瓷,是研究我国佛教史和宋代考古的重大发现。</p><p class="ql-block"> 该展厅陈列的文物都来自静志寺、净众院塔基地宫里的珍宝。</p> <p class="ql-block">彩绘木雕力士像</p><p class="ql-block">五代,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07年-公元977年)</p><p class="ql-block">静志寺地宫塔基地宫出土</p> <p class="ql-block">彩绘木雕力士像</p><p class="ql-block">五代,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07年-公元977年)</p><p class="ql-block">静志寺地宫塔基地宫出土</p> <p class="ql-block">五代鎏金铜力士像</p><p class="ql-block">唐</p><p class="ql-block"> 该力士像为铜质,表面鎏金,展现了古代高超的金属铸造和鎏金技术。</p><p class="ql-block"> 力士像头戴帽冠,五官粗犷,展现出一种勇猛威严的形象。其脖子粗壮,胸部宽厚,肌肉粗大贲张,尤其是双臂和小腿的肌肉,得到了极尽夸张的表现,但并不显得臃肿,这得益于宽肩细腰的体型和有节制的人体比例关系。这种造型风格,既体现了唐代雕塑艺术的写实与夸张并重的特点,也反映了当时工匠对人体力量与美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以上信息来自网友介绍。</p> <p class="ql-block">鎏金錾花凤凰纹三兽足银熏炉</p><p class="ql-block">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p><p class="ql-block">1969年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p><p class="ql-block"> 熏炉以银板锤蝶成型,表面鎏金,由盖、身两部分组成。盖面高隆,折沿宽平,与炉身口沿扣合。宝珠形盖钮,钮座錾刻莲瓣纹一周,钮上镂出三个桃形烟孔。盖面线刻凤凰两对相向飞翔于祥云之间。炉身直口,平折沿,深腹,平底。折沿上饰缠枝莲纹一周。腹部铆接三个兽面,与三个兽首衔环相间,兽首衔环下接三只扁兽足。盖面云纹下刻“慧超”等男女佛弟子二十五人“愿以此功德普露诸有情同归解脱道齐到涅槃城,太平兴国二年五月十六日造记”,盖沿上有“邑主比丘尼智超”等文字。据铭文分析,应当是佛门弟子在北宋太平兴国二年(公元977年)专为迁葬佛舍利而制作。</p><p class="ql-block"> 以上信息来自定州博物馆官网,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鎏金铜佛造像</p><p class="ql-block">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p><p class="ql-block">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p> <p class="ql-block">“故乡星空”展厅</p><p class="ql-block"> 古城定州,历史悠久,薪火相传,名人辈出,如璀璨群星,光耀环宇;如大河涌泉,滋润心田。其功业、意志、智慧、品格、情趣之魅力历久弥新。</p><p class="ql-block"> 该展厅展出定州历史上各个时期、各个领域的著名人物,打造了一个属于定州名人的人文精神殿堂。</p><p class="ql-block"> 定州历史上名人辈出,除下面几位外,还有很多很多,如刘禹锡、李夫人、第一代中山王刘胜等;近代,张寒晖(1902-1946年),定州籍音乐家,创作《松花江上》等抗战歌曲,被誉为“人民艺术家”。</p> <p class="ql-block">李延年,西汉时期的音乐家,他是我国历史上出色的音乐人之一。不但能歌善舞,还能作曲作词。李延年仅用一首《佳人曲》唱出他的妹妹“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的绝色容貌,成功吸引汉武帝的注意,最终李氏成为汉武帝最爱的李夫人。</p><p class="ql-block"> 李延年的音乐造诣很高,对后世的音律作词起到重要的作用。他是我国历史上最早标出作者姓名、曲名的音乐人。</p> <p class="ql-block">苏轼,一代文豪、书画家、美食家。在主政定州期间做出了巨大贡献,写下许多诗篇,留下雪浪石、东坡双槐等遗迹。</p> <p class="ql-block">  崔护(772年一846年),字殷功,唐代博陵(河北省定州市,也有说衡水市安平县黄城)人,生平事迹不详,唐代诗人。</p><p class="ql-block"> 公元796年(贞元十二年)登第(进士及第)。公元829年(唐大和三年)为京兆尹,同年为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其诗诗风精练婉丽,语极清新。《全唐诗》存诗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题都城南庄》流传最广,脍炙人口,有目共赏。该诗以“人面桃花,物是人非“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人生经历,道出了千万人都似曾有过的共同生活体验,为诗人赢得了不朽的诗名。</p> <p class="ql-block">李悝(kui)</p><p class="ql-block">公元前455﹣前395,即李克,中山(今定州)人,战国时法家、政治家。子夏弟子;魏文侯攻灭中山,封太子击(即魏武侯)为中山君,李克辅佐太子击治理中山,出任中山相。</p><p class="ql-block"> 李悝在政治上,主张废止世袭贵族特权,选贤任能,赏罚严明。</p><p class="ql-block"> 在经济上,他主要实行尽地力、平伞法。极大地促进了魏国农业生产的发展,使魏国因此而富强。</p><p class="ql-block"> 李悝为了进一步实行变法,巩固变法成果,便汇集各国刑典,著成《法经》一书,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护变法,固定封建法权。</p><p class="ql-block"> 李悝在魏国的变法,是中国变法之始,在中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时便对其他各国震动很大,从而引发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轰轰烈烈的全国性变法,为奴隶制向封建制的过渡铺平了道路。</p> <p class="ql-block">  晏阳初(1890-1990年):世界平民教育运动之父,祖籍四川巴中,但1926年起在定县(今定州市)开展乡村教育实验,提出“愚贫弱私”四大病理论,创立“定县经验”,影响深远。</p> <p class="ql-block">  “马应龙”的创始人名为马金堂,出生于1582年(明朝万历年间),籍贯为河北省定州(今定州市),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马金堂家中藏有大量医学典籍及木刻版原模,这为他日后创立马应龙眼药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p><p class="ql-block"> 马金堂在定州开办了小型眼药铺,并创制了“八宝”眼药。这一眼药以其独特的配方和显著的疗效,很快在当地赢得了良好的口碑。随着时间的推移,马应龙眼药逐渐成为了家喻户晓的品牌。</p> <p class="ql-block">金翠明珠展厅</p><p class="ql-block"> “金翠明珠”取自曹植《洛神赋》之“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中国古代首饰秀丽典雅,玉簪珠钗光华璀璨,精美动人,蕴含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该展厅共展出自辽代至明清时期金、银、玉饰品203套组,完美呈现了古代匠人的高超技艺与巧妙心思。</p> <p class="ql-block">清:鎏金点翠嵌宝“诰命”龙凤冠</p> <p class="ql-block">清:鎏金花朵纹点翠银钗,银钗上蓝色来自大自然中翠鸟的羽毛,据志愿者介绍,翠鸟被生生地拔掉羽毛,N多只翠鸟羽毛才能给一个银钗上完色。所以,每个银钗的背后都是无数翠鸟的“血祭”。</p> <p class="ql-block">③水晶鱼,唐-北宋-太平兴国二年</p><p class="ql-block">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p><p class="ql-block">④水晶凤凰,唐-北宋-太平兴国二年</p><p class="ql-block">静志寺塔基地宫出土</p> <p class="ql-block">①鎏金蝙蝠纹银簪,民国</p><p class="ql-block">②鎏金凤首银簪,辽</p><p class="ql-block">③鎏金昆虫纹银簪,清</p> <p class="ql-block">  定州文庙,又称“孔子庙”,唐大中末年(约857~858年),定州帅卢简求废佛寺创修定州文庙。之后,历朝历代曾多次修缮文庙。文庙是河北省保存最大,建筑格局保持最为完整的孔庙古建筑群,它的兴建和延续为研究定州历史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孔子雕像、东坡双槐、陨石、魁星阁等。</p> <p class="ql-block">  定州开元寺塔是始建于北宋真宗咸平四年(1001年)的十一层阁楼式建筑,为目前国内现存最高的砖木结构古塔(83.7米),兼具佛教藏经与军事瞭望功能。该塔以宋代建筑三绝、抗灾能力著称,2006年被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来此参观的外地游客很多,碰上一队聋哑人,他们在导游的带领下,看的仔细、认真~~~。</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开元寺</p><p class="ql-block"> 开元寺塔采用八角形砖木混合结构,通高83.7米,塔身由内外双层塔体组成,以砖砌回廊及塔心柱构成复杂受力体系。其核心特征包括宋代三绝:现存78块北宋砖雕平基(天花板),采用对凤纹饰;三层有宋真宗时期的碑刻真迹;斗拱彩绘历经千年仍显残存。</p> <p class="ql-block">  开元塔历经十次地震与雷击,清光绪十年东北角坍塌仍保持结构稳定,归功于架眼木筋加固及插杆脚手架工艺。</p><p class="ql-block"> 开元寺底层藏北宋僧人取回的天竺佛经与舍利,塔顶可北望25公里外辽军动向,故又称“瞭敌塔”。登顶门票100元,园区门票30元,今日登顶仍可放眼四望,定州则是“一览众山小”。</p><p class="ql-block"> 我们没有登塔参观,为此特意请教了不久前刚刚登塔的潘老师,告知,台阶陡峭,有些壁画,石刻,不看也罢。后又看了同事黄老师拍的视频,也算过了眼瘾。</p> <p class="ql-block">  定州北庄子汉墓石刻馆坐落在定州古中山墓遗址上,古中山墓中的482块铭文石刻,现镶在石刻馆墙壁上。古中山墓出土的东汉龙螭衔环乳钉纹青玉壁及东汉透雕神仙故事玉座屏如今是定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些碑刻记录了明清皇帝乾隆、崇祯、苏轼等与古中山国的各种联系。游客可下到中山汉墓内部一窥究竟。</p> <p class="ql-block">石刻馆里的石刻与古中山墓</p> <p class="ql-block">  定州贡院,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清代的科举考场,现存影壁、大门、魁阁号舍、大堂、后楼五处主要建筑。保存完好的考场、试卷、发榜通知、武场设施、考生宿舍,甚至考生作弊的“小抄”马甲、长袜等等,它们都是历史无声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  定州贡院不仅是考试的场所,更是科举文化的见证者。②院内枝繁叶茂的两棵大槐树传说为乾隆皇帝亲手所植,象征着科考的吉兆。</p><p class="ql-block"> 贡院内的文化氛围浓厚,游客可以在此感受到原汁原味的文物古迹和浓郁的科举文化气息。这里考场分文考、武考两部分,文考比较普遍;武考一般贡院没有,定州贡院武考内容丰富,有骑马、射箭、跑马等很多项目。其中马射项目包括:弓才石马步箭,具体为马射、步射、开弓、舞刀、掇(duo)石等 。武官具备十八般武艺才能胜任,不然大清王朝的疆土靠谁守护。</p><p class="ql-block"> 定州贡院在科举考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是古代学子们实现仕途梦想的地方。贡院的建筑风格和布局为研究清代建筑艺术及科举考试制度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p> <p class="ql-block">近现代贫民教育家晏阳初故居纪念馆</p> <p class="ql-block">夜晚的宋街,华灯初上 ~~~。</p> <p class="ql-block">百年老字号“甘文生卤煮鸡”,创建于1918年,五代传承~~~。</p> <p class="ql-block">定州街头的KTV、新华书店、中医正骨~~~。</p> <p class="ql-block">新华书店门面的招牌,没点“墨水”,还真不行,刘姥姥进大观园了~~~。</p> <p class="ql-block">贡院牌楼及远处星光闪烁的城市住宅</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定州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夜幕下的定州博物馆及周边</p> <p class="ql-block">定州宋街、文博园导览图</p> <p class="ql-block">宋城宝塔小筑,我们入住的民宿,靠近开元寺,推开民宿窗户,开元寺塔就在眼前。</p><p class="ql-block"> 提到住宿,让我们虚惊一场。刚下火车找到公交站,司机师傅说,二十号定州有半马拉松比赛,受赛事影响,断路限行,你们到不了目的地。今明两天定州涌进1.5万人,住宿也紧张了!一时半会住哪儿也没谱了,来前功课没做好,不知这有赛事。已经到了定州,不管咋样,定州博物馆一定要看,走到哪儿算哪儿吧,大不了回石家庄,来回车票也比住宿便宜,就是自己麻烦点而已。我俩坚定地往前走了~~~。</p> <p class="ql-block">民宿宝塔小筑主人培植的多肉植物,个个灵动有趣~~~富有生机与活力。</p><p class="ql-block"> 主人只能提供一晚住宿,第二天他要接待马拉松比赛选手,无奈,我俩只能改变计划,前往保定,可中午拼桌吃饭碰到两马拉松选手,告知我们,保定二十号也有马拉松比赛,保定住宿也困难万分。这可咋办?下午退房后,在宝塔小筑公共空间暂做休息,我俩一边查找附近住宿,一边转动脑筋,有无“曲线救国之路”,去临县住宿。我俩出门打车前往定州汽车站。</p> <p class="ql-block">定州—望都,每人九元,四十分钟,我俩到了望都县城,司机师傅热情好客,一个劲的问我们去哪儿,我俩回答:维也纳酒店,他说:下车右拐,三十米就是。路上有乘客晕车,司机师傅停车让他们下车去吐,然后又给了一个塑料袋防止再吐,服务很周到。定州人很亲切,没什么戒备,生人就能唠嗑。</p><p class="ql-block"> 定州行的“第二折”,我俩异地解决了,开心。</p> <p class="ql-block">望都汽车站旁的维也纳酒店,干净、整洁、人少,还有早餐,也很丰盛。第二天一早,继续乘坐长途车前往保定,没成想“第三折”等着我们呢~~~。</p> <p class="ql-block">  晚饭在望都汽车站附近解决的,中午定州生剩了一些葱油饼,加上不太饿,我俩没要主食,一个素菜,一个汤就着葱油饼,挺好。</p><p class="ql-block"> 望都的夜晚静悄悄的,走在街上没啥人,偶尔有汽车驶过~~~。</p> <p class="ql-block">  马拉松比赛眼下在全国各地都是热火朝天,选手报名参赛还不一定中签,中签得靠运气呀!小小定州已经举办过两次“半马拉松”比赛了,马拉松比赛的动静真不小,提前两天比赛线路就开始封路,瞬间涌入的1.5万名参赛者,让定州沸腾了。</p><p class="ql-block"> 同一天北京、保定也都有马拉松比赛,都让我们赶上了!中午在定州</p><p class="ql-block"> 中山府餐厅用餐拼桌的两位小伙子来自唐山,同时中签定州与保定,时间冲突,只能舍弃一头,他们决定放弃定州,但要领取各种资料。俩小伙“眼大肚子小”用餐时点了很多菜,根本吃不了,都浪费了~~~。</p><p class="ql-block"> 马拉松运动的盛行、普及,说明大众健身、健康意识的提高,人们自觉地锻炼身体已成常态。</p> <p class="ql-block">同事潘姐姐推荐的中山府餐厅,名不虚传,好吃不贵。</p> <p class="ql-block">  我俩没啥战斗力,点的都是家常菜,豆腐是店里自产的,沾上他们的调料,别提多香了,葱油饼看对面两小伙吃的够起劲,来一份,没吃完,打包带走了。</p><p class="ql-block"> 这里的服务员热情好客,绝不主动、刻意推荐食客选择菜品,客人随意、随机选择菜品,选多了,一定提醒你,吃不了,这用餐感觉特自在又舒服。</p><p class="ql-block"> 每次用餐,无论街头早点铺,还是正餐,我们都像在自家用餐一样自如、自在、轻松。</p><p class="ql-block"> 定州的大气、朴实、好客、亲民都在细节里,慢慢逛、慢慢品、慢慢享受,那叫一个舒服~~~~~。</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古中山国的东、西辕门</p><p class="ql-block"> 古中山国的东、西辕门,辕门是古代军营或帅府外门的统称,普通官府没有辕门,也不可以随意或潜越。</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定州知州军政兼职,所以才有辕门之说,据文献记载始自于韩琦。到清代乾隆年间,定州直隶州根据朝廷戒谕官箴,将定州署衙之前三座牌坊铭示新规,旧志称“三辅股肱”,知州王大年题书:正面为“一方师帅”,东侧为“省刑罚”,西侧为“薄税敛”。它体现了善政德治,与民休养生息的政治理念。</p> <p class="ql-block">古中山国天下重</p> <p class="ql-block">定州署气派的门楼,复建品。</p> <p class="ql-block">定州署</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称“定州署衙”(又称定州公署衙门)是定州市的重要历史建筑群,承载了千年的政治与文化功能。</p><p class="ql-block"> 定州署始建于唐代,后经宋、元、明、清历代修缮扩建,尤其在清代雍正二年(1724年)升为直隶州后,政治地位提升,规制更加完备。</p><p class="ql-block"> 其主体建筑格局形成于明代洪武年间,依据《周礼.考工记》和明清《工部建筑工程则例》设计,建筑规格考究,融合悬山式、歇山式等多种风格。</p><p class="ql-block"> 1972年前仍为全国保存较完好的清代直隶州官署,后逐渐消失,2013年后按原貌复建。这里我俩没仔细参观游览。主要是看见复建品兴趣一下子就没了,穿了几个院落,没见一位游客~~~。</p> <p class="ql-block">华灯、开元塔、古中山国</p> <p class="ql-block">韩琦,定州百姓的父母官</p><p class="ql-block"> 韩琦,字稚圭,相州安阳(今河南)人,天圣五年(1027),20岁中进士第二。在宋出将入相,辅三朝、立二帝、功勋卓著,英宗即位后,封魏国公。神宗御撰“两朝顾命,定策元勋”子以增褒扬。</p><p class="ql-block"> 庆历八年(1048)四月知定州。开历史之先河,将原已破旧的园林,修缮后,取“与民同乐、谐众同春"之意,命为"众春园”。是历史上第一处官民可随意游览的公园,堪称:中国第一公园。在边陲官吏掩杀越境敌寇很不得力的情下,多次奏请实行“籍民为兵”的御寇方略。提出农闲练兵,战时防御的主张。为民间“弓箭社”的产生奠定了“全民皆兵”理论基础。是倡导“弓箭社”建设的第一人,使定州成为了“弓箭社”发源地。皇佑二年(1050年),庙后,在庙西创建“明伦堂”,为历史最早的“明伦堂”。</p><p class="ql-block"> 皇佑三年(1051),皇帝要调走韩琦,数千州民相约进京挝“登闻鼓“,请求再留三年,帝昭曰:“顾,定武之雄镇,控燕陲之巨访……故升琦为观文殿学士再任。”此为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民众进京求皇帝挽留在职官员的民意热潮。</p><p class="ql-block"> 韩琦知定五年,救民于水火,百姓敬如父母。 皇佑五年(1053)一月,高定时众百姓围拦阻截不得离开,韩以计脱身后,民众追至北门,门不得开,吏民悲痛,哭声震原野,韩琦逝后,民众为他塑像、树碑、立祠,逢公祀日,敬苦神灵“士女焚香于堂,小民献技于庭,终日不绝”,以表达对恩公的思念之情。</p><p class="ql-block"> 以上信息来自定州韩琦雕像下文字介绍。</p> <p class="ql-block">王大年</p><p class="ql-block"> 字拙山,卢陵人,是清雍正年间的定州知州。他于康熙乙未年(1705年)中进士,并于雍正五年(1727年)出任直隶定州知州。</p><p class="ql-block"> 在定州任职期间,王大年以简而肃、温而严的管理风格著称,推行了一系列有效的治理措施,如设立滚单制度进行税收催缴,采用拨补制度进行赋税清算,废除家丁制度,注册役车等,使得政务高效透明,官员无法从中渔利。</p><p class="ql-block"> 在王大年的治理下,定州政务清明,没有积压的案件,官员也无法进行不正当活动。他还推动了定州贡院的建立,这是定州贡院最初的雏形。</p><p class="ql-block"> 王大年的这些举措不仅改善了定州的社会治理状况,也为后来的科举考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当时,由于交通不便,定州的考生们需要长途跋涉到真定府(今河北正定)参加考试。为解决这个问题,王大年知州在清乾隆四年请示乡绅,并通过众人捐款,创建了定州贡院。</p><p class="ql-block"> 以上信息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王仲槐道光十二年(1822年)至道光十八年(1838年)期间担任定州知州(或称州牧),期间主持了定州贡院的大规模重修工程。</p><p class="ql-block"> 他通过劝捐于民的方式筹集资金,拓展贡院场地、增建建筑,使贡院规模更加宏大,成为当时北方重要的科举考场。</p><p class="ql-block"> 定州贡院最初由乾隆年间的州牧王大年创建,但因年久失修,王仲槐在任时对其进行了全面重修。此次重修包括文考场和武考场,并完善了配套设施。</p><p class="ql-block"> 2019年发现的《重修贡院碑记》石碑(王仲槐撰写)详细记载了重修缘由、规模及参与人员,碑文提到此次工程凸显了定州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的地位。</p><p class="ql-block"> 王仲槐的重修工作使贡院成为清代科举制度的重要实物见证,2001年贡院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贡献不可忽视。</p><p class="ql-block"> 定州贡院现存主体建筑(如魁阁号舍、大堂等)仍保留王仲槐扩建后的格局,体现了清代建筑艺术与科举文化的结合。</p><p class="ql-block"> 以上信息资料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贡院文化广场一角</p> <p class="ql-block">贡院文化广场上的石刻雕塑-开元寺塔</p> <p class="ql-block">贡院文化广场上的石刻雕塑-众春园</p> <p class="ql-block">贡院文化广场上的石刻雕塑-雪浪寒斋</p> <p class="ql-block">贡院文化广场上的石刻雕塑-平山盛蹟(ji)。</p> <p class="ql-block">贡院文化广场上的石刻雕塑-中山后圃</p> <p class="ql-block">贡院文化广场上的石刻雕塑-西溪玩月</p> <p class="ql-block">  在望都汽车站乘坐车前往保定,司机师傅一路行一路说,车上有孩子晕车,他靠边停车让父子俩下车去吐,并耐心等候,待父子俩上车后给他们塑料袋备用,很暖心。</p><p class="ql-block"> 车进了保定外环,又停下了,我俩旅途上的第三折又来了,保定4.20.马拉松正在进行中,唉,又赶上了。大巴车司机无奈让大家都下车自行解决问题,不然就给大家带回去。</p><p class="ql-block"> 我俩来到路边,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属于懵逼状态了,连着叫了三辆网约车,都因堵车过不来取消了,没辙,坐在保定街边,晒太阳吧,一个小时后,才打上车前往直隶总督府,开启我俩旅途第二站,真正意义上的保定一日游。</p> <p class="ql-block">  定州行短短两日,波折不少,冒雨游览参观定州博物馆、文庙、贡院、清真寺、定州署、开元寺、宋城老街、北庄子汉墓石刻馆等等,收获满满的。</p><p class="ql-block"> 定州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地上有开元寺塔、贡院、文庙等众多古建筑遗迹,地下还有古中山国王墓葬群等等文物宝藏,更有韩琦、苏轼、刘禹锡、王大年、王中槐等清官主政建设完善定州的方方面面,以及平民教育家晏阳初教书育人的动人事迹。定州博物馆更是全方位地展现了定州的千年历史文化变迁。这么近、那么美,周末到河北,定州行定如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