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伊斯坦布尔------土耳其-希腊纪行(之一)

杜良怀

<p class="ql-block">土耳其时间4月10号晚七点,汤仪、简兄、小宋和我一行4人走出机场。3小时的飞行,我们从多哈海湾来到博斯普鲁斯海峡边。</p> <p class="ql-block">你好,横跨欧亚两大洲的伊斯坦布尔。</p><p class="ql-block">你好,1600年的君士坦丁堡。</p><p class="ql-block">你好,2500年的希腊拜占庭。</p> <p class="ql-block">前后20天的土耳其-希腊旅行始于重庆江北机场。</p><p class="ql-block">仍然是汤仪全程精心设计和周密安排。</p><p class="ql-block">从重庆飞多哈再飞伊斯坦布尔,是条性价比很高的线路,既能感受全球顶尖的卡塔尔航空公司的高品质服务,还可以顺便观光多哈。</p><p class="ql-block">重庆至多哈飞行了8小时。</p> <p class="ql-block">卡塔尔靠石油致富,首都多哈是崛起于沙漠中的现代化海港城市,金钱创造景观,例如华丽的机场大厅和优雅的吸烟室。</p> <p class="ql-block">我们参加了多哈机场的3小时观光游,每人30美金。</p><p class="ql-block">大巴车沿美丽的海滨大道进入多哈市,埃米尔王宫就在大路边。</p> <p class="ql-block">三个游览点,第一个是海港,观看贝津铭设计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远眺城市天际线。</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是卡塔尔文化村,有清真寺、剧院、博物馆。</p> 第三站逛老集市。 <p class="ql-block">下午继续乘坐卡塔尔航空公司航班,晚6点半抵达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p> <p class="ql-block">四月中旬的多哈是炎热的夏天,伊斯坦布尔的寒冬还没有过去,夜里气温仅零上2度。</p><p class="ql-block">机场距市区40多公里,汤仪在淘宝上购买了接送机服务,约一小时到达预定民宿。</p> <p class="ql-block">我们的住地邻近塔克西姆广场。</p> <p class="ql-block">博斯普鲁斯海峡将土耳其最大的城市伊斯坦布尔分为欧洲区和亚洲区两部分,金角海湾又将欧洲区划分为旧城区和新市区。</p> <p class="ql-block">塔克西姆广场位于新市区中心,相当于伊斯坦布尔的“天安门广场”。</p><p class="ql-block">广场上最著名的建筑是建于1928年的共和国纪念碑,正面是“共和国之父”凯末尔和战友的群雕。</p> <p class="ql-block">土耳其民族的形成史漫长、复杂。只从中世纪说起,1299年奥斯曼一世建立土耳奇奥斯曼帝国,1453年穆罕默德二世攻陷君士坦丁堡,改名为伊斯坦布尔,迁都于此,东罗马帝国灭亡。至18世纪奥斯曼帝国的疆域扩大到亚、欧、非三洲,成为当时唯一能对抗欧洲基督教各国的伊斯兰强国。</p><p class="ql-block">19世纪初渐趋没落,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战败国因而分裂。凯末尔领导起义,击退欧洲列强入侵,1923年建立独立的土耳奇共和国,奥斯曼帝国消亡。</p> <p class="ql-block">首都虽迁到了安卡拉,但伊斯坦布尔因其历史与地理位置仍是土耳其最有影响力的城市。</p><p class="ql-block">塔克西姆广场也就成为民众表达意愿和诉求的舞台,这里多次爆发过震动全国的抗议示威活动。</p><p class="ql-block">现在群鸽飞舞,我们眼前一派安宁,祥和。</p> <p class="ql-block">广场边的“独立大道”是条繁华、热闹、悠久且时尚的著名商业街,像北京的王府井,武汉的江汉路。</p> <p class="ql-block">处于欧亚“十字路囗”的伊斯坦布尔在古代和中世纪历史画卷中始终占据着重要位置,2000年来相继成为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首都,东西方文明在这里不断交汇,碰撞、融合。</p><p class="ql-block">我们在伊斯坦布尔住了四天,购买了公交通用卡,很方便地乘公交汽车、有轨电车、轮渡船、地铁在欧洲、亚洲,老城、新城间穿行,游走,观赏,全方位感受它独有的文化魅力和民俗风情。</p> <p class="ql-block">市内完好保存着大批古建筑杰作,其中我仰慕已久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精彩绝伦。</p> <p class="ql-block">位于老城中心的圣索菲亚大教堂由东罗马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下令建造,至今已有1500年的漫长历史,其巨大的圆顶令世人震撼,它的问世“改变了建筑史”,成为拜占庭式建筑典范。</p><p class="ql-block">在上千年中它是东方基督教的主教堂。</p><p class="ql-block">1453年奥斯曼穆罕默德二世攻占君士坦丁堡,将其改名伊斯坦布尔,并将大教堂改建为清真寺。</p><p class="ql-block">1935年土耳奇共和国首任总统凯末尔将之改为阿雅索菲亚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大教堂收费25欧元,参观者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圣索菲亚大教堂是众多奥斯曼帝国著名清真寺的建筑楷模。</p><p class="ql-block">土耳其人绝大多数信仰伊斯兰教,市内清真寺比比皆是,其中名气最大的是“蓝色清真寺”。</p> <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是帝国苏丹艾哈迈德在17世纪初所建造,本名苏丹艾哈迈德清真寺,因寺内墙壁全部由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瓷砖装饰又称为蓝色清真寺。</p><p class="ql-block">它是伊斯坦布尔重要的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大圆顶真径近30米,四周围绕4个小圆顶,6根高43米的尖顶宣礼塔象征伊斯兰教的六大信仰。</p><p class="ql-block">这是拜占庭的希腊文化和土耳奇的突厥伊斯兰教文化相结合的辉煌杰作。</p> <p class="ql-block">清真寺每天有6次祈祷,游人只能在仪式结束后才能入内参观,免费。</p><p class="ql-block">所有的清真寺皆不收费。</p><p class="ql-block">我们去时祈祷还在进行中,等待中看到入内要沐足,脱鞋,妇女不能进殿内,只能在两侧跪拜。</p> <p class="ql-block">蓝色清真寺和圣索菲亚大教堂相距很近,交相辉映。周边还有建于18世纪初期的艾哈迈德三世喷泉,迁都伊斯坦布尔后帝国历代苏丹居住的托普卡帕宫。</p><p class="ql-block">老城这片区域被整体纳入联合国历史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和游人如织的“蓝色清真寺”相比,建立在陡峭山丘上的苏莱曼尼耶清真寺要冷清许多,却也更显庄严肃穆。</p> 奥斯曼帝国第十代苏丹苏莱曼一世1550年敕令,由著名建筑师锡南设计和督建的苏莱曼尼耶清真寺和关联的学校、图书馆、医院、陵墓等集群成为建筑史中的珍品。 这里有少见的中文介绍 清真寺庭院四角尖塔高耸,寺内的墙壁和布道坛全部由雕刻精美的白色大理石镶嵌而成,与窗户上的彩色玻璃相映生辉。<br>汤仪赞叹“它是最壮观和美丽的奥斯曼清真寺”。<br> 清真寺设有皇室陵园,最显赫的是苏莱曼一世与妻子洛克塞拉娜的陵墓,建筑师锡南也安葬在园内。<br>苏莱曼一世是奥斯曼帝国最杰出的君主。在他长达半世的统治下,奥斯曼帝国进入极盛时期。他亲自统帅军队征服了贝尔格莱德、罗得岛和匈牙利的大部分领土,占领了大半个中东地区,并将西至阿尔及利亚的北非大部地区纳入奥斯曼帝国版图,奥斯曼帝国的舰队称霸地中海、红海和波斯湾。<br>苏莱曼一世开创了社会、教育、税收和刑律等方面的立法改革,他主持编撰的权威法典奠定了帝国数个世纪的法律制度基础。<br><div>后世称为“苏莱曼大帝”实至名归。<br></div> 借鉴拜占庭帝国和中世纪基督教欧洲的建筑技艺表现伊斯兰教文化是伊斯坦布尔古建筑的鲜明特色。新城区中的奥塔科伊清真寺建于19世纪中叶,这座巴洛克式的建筑被誉为最美的清真寺。 奥塔科伊清真寺坐落在博斯普鲁斯海峡大桥西岸。<br>六车道的大桥全长1560米, 1973年10月30日正式通车后成为连接伊斯坦布尔欧、亚两部分的陆上通道。<br>这是跨越海峡的第一座桥梁,又名欧亚大桥。2016年7月15日土耳其发生未遂政变,未纪念在桥上殉难者官方将大桥更名为 “7月15日烈士桥”。<br>1988年和2016年又相继建成了穆罕默德二世大桥与亚武兹苏丹塞利姆大桥,三座桥均位于伊斯坦布尔市,成为亚欧大陆交通枢纽。<br> 我们乘渡轮过的海峡。海峡里有多条航线在欧、亚区间往返。 那天浓云密布,雨时下时停,依稀可见岸边的苏莱曼尼耶清真寺和圣索菲亚大教堂。<br>如果天气晴朗,能饱览两岸壮美景观。<br> 博斯普鲁斯在希腊语中是“牛渡”之意。古希腊神话中说万神之王宙斯,曾变成一头雄牛,驮着一位美丽的人间公主,从这条波涛汹涌的海峡游到对岸。海峡因此而得名。 <p class="ql-block">博斯普鲁斯海峡全长30公里,又称伊斯坦布尔海峡,东连黑海,西通土耳其内海马尔马拉海,再经达达尼尔海峡与爱琴海沟连。这条狭窄的天然水道统称为土耳其海峡,是黑海沿岸各国通往地中海的唯一海上航道。</p><p class="ql-block">根据国际公约,土耳其拥有海峡的主权和控制权,各国商船无需费用自由通行。俄乌交战黑海成为战场,海峡一度封闭,后开放商船通行。</p> 在海峡里航行20分钟后我们在亚洲区Kabatas码头上岸。 汤仪在当天的朋友圈中说“Kadiloy是亚洲区最适合city walk 的区域”。<br>查资料才明白所谓city walk是个新概念,译成中文是“城市漫步”,意指随意漫步或探寻一些特色的景观路线,深度体验该城市的历史、人文、景观等随意和无目的的旅游方式。<br>它源于英国伦敦的“London Walks”(伦敦漫步)。<br> 雨中在街道里穿行,在特色商店出入,买了不少自己做餐的食材。土耳其是欧洲较发达国家之一,消费水平远高于国内,相对来说伊斯坦布尔亚洲区的物价则比欧洲区便宜得多。<br>土耳其货币称为“里拉”,境内不能直接使用外币,但可以自由兑换,到处都有兑换点,100元人民币大约可以兑换485里拉。<br> 以伊斯兰教为主要信仰的土耳其实行了政教分离和世俗化,不但不禁酒,甚至有猪肉买。开明、宽容,我喜欢! 牛肉不算贵,牛肚等下水更便宜,买了不少,简兄是卤菜高手,当晚的卤牛肚佐酒,喝了个畅快。 计划中还要去Kuzguncuk街区city walk,雨越下越大,放弃。<br>乘12路公交车到Uxskudsr码头,这里与欧洲区kabatas码头隔海相望,坐轮渡10分钟,我们又回到了欧洲。<br> 再乘地铁F1回塔克西姆广场。F1是全程只有一站的缆车线路,车上乘客穿着冬衣。 欧洲老城区中适合city walk(城市漫步)的地方不少,我们去了“大巴扎”和“巴拉特街区”。<br>在伊斯兰语系中,巴扎是集市的意思,老城中心位置的大巴扎有近550年的历史,占地30万平方米,有4个大门,26个出入口,内有65条街道和4400多家商店,是世界上最大的室内集市之一。<br> 在Bayezid大门的横匾上,由苏丹阿布都哈密德二世亲笔书写的“真主喜爱经商的人”。<br><br> 里面的商品种类极其繁多,土耳其的香料、食品,挂毯、珠宝的特产应有尽有。<br>据说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有不少来自中国义乌,又据说这是个锻炼讨价还价本领的地方,还要当心各种引诱和陷阱。<br>我们没购物,在迷宫般的室内街巷中漫步了一个多小时。 <p class="ql-block">金角湾海港边,加拉塔大桥下的“巴拉特”是伊斯坦布尔最古老的街区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拜占庭帝国时期。</p><p class="ql-block">从古至今,这里一直居住着犹太人、希腊人和土耳其人,街区里保留着犹太教会堂、亚美尼亚基督教堂、东正教堂和清正寺,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不同文化间的交融与和谐。</p><p class="ql-block">有人将这里形容为“藏在历史中的缤纷角落”。</p> 图中红色东正教建筑是创建于1454年的费内尔希腊学院。 巴拉特最引人注目的是色彩缤纷的房屋,这些历史悠久的木屋建立在陡峭的坡道上,又被称为“彩虹阶梯”。<br>那天难得的天气晴好,来此观赏、打卡的游客众多,不长的时间里就遇到了两批来自中国重庆的旅游团队。<br> 在伊斯坦布尔感觉时间飞快,4天似转眼间就过去了。<br>百闻不如一见,没白来,还想来!<br>来这座千年名城游览的国人很多,青壮年多是自由行,土耳其签证在网上就可以办,很简便,手机上下个翻译软件,带张国际信用卡,或只带人民币都没问题,随时随处可以兑换土耳其里拉,从国内直飞伊斯坦布尔,找家民宿住下来,city walk够了再飞回去。<br>下次来我也这样。<br> 我们土耳其旅行的下个行程是飞伊兹密尔,然后沿爱琴海岸自驾游。<br>2025-5-13于汉口常青花园<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