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的囚笼

心有明月

<p class="ql-block">“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这个谚语看似调侃,实则还有一份无奈。它所要表达的,应该还包括阶层固化造成的认知囚笼,或者说认知囚笼所造成的阶层固化。</p><p class="ql-block">人类历史中,出现过不少的牛人,著书立说,思想传于后世。按理说,后人只要按图索骥,全盘吸收,人人皆应成为牛人,可现实却并非如此。</p><p class="ql-block">几千年来,人类逐步积累了海量的知识,成为蓝星的主宰。按理说,我们只要敞开大脑,全面学习,人人皆可突破自我,打破阶层,可现实却并非如此。</p><p class="ql-block">人类关于婚姻、文化、商业、战争的一切活动,皆已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教训,按理说,早应该去糟粕、存精华,以避免苦难的不断轮回。可现实,却并非如此……</p><p class="ql-block">是什么阻碍着这一切的发生,甚至还让这种阻碍变得理所当然呢?</p><p class="ql-block">我归结为---认知的囚笼!</p><p class="ql-block">每一个人的思想,生而自由。可以无拘无束,天马行空,充满幻想。可以学习一切知识,但几乎绝大部分的人并不会因为这种学习,就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大家最多就是肤浅地掌握适应本阶层生存的一点常识,仅此而已。为什么呢?我想可能是,在每个人的貌似自由的思域中,其实都有一层锁链,它一方面控制你的脑域开发和认知潜力,一方面又通过贪婪、自私、懒惰、偏执等负面情绪的设定,不断地激发人的各种本能欲望(兽性),让你屈从于本能,从而抵销你的学习成果。它一直在潜意识中提示“你是独一无二的存在,你做什么都是对的,做本我就好,无须在意别人怎么说”。</p><p class="ql-block">它像一个囚笼,一直在孜孜不倦地阻止人性的觉醒。</p><p class="ql-block">所以好无奈啊!有的父母不是不知道应该如何去教育子女,无数的榜样和教训就在身边。可他们还是服从于心中的本能,或严酷无情、或娇惯宠溺,以爱之名培养出一个个废物。</p><p class="ql-block">有的夫妻不是不知道婚姻之道,却放任自己心中的本能,唯我独尊,随心所欲,怎么破坏怎么来,把家庭搞得稀碎。家庭是社会的基础,在这个本该是最放松的地方,却成了认知囚笼的重灾区。</p><p class="ql-block">所以好无奈啊!人类终究是褪不掉身上的兽性,被囚笼控制着,一代又一代,吃着同样的苦,<span style="font-size:18px;">踩着同样的坑,经</span>历着同样的挫折,演绎着血与火的所谓文明。</p><p class="ql-block">每个人都在囚笼里。从茹毛饮血到飞天遁地,社会看似在进步,但囚笼从未被打破。或许人类有过自我解放的机会,但每到关键节点,这些机会就会莫名消失。仿佛有一条为人类所设的红线,不能碰,碰则必死!</p><p class="ql-block">认知的囚笼,不会因为你能飞出地球而减弱。人类,反而可能因为人工智能的发展而被其毁灭,如果不给人工智能设置囚笼的话。所以好无奈啊,创造人类的,给了人类囚笼。人类创造的,也必将加上囚笼。世界如同游戏一般。</p><p class="ql-block">所以,也许诸法内求才是对的吧。只有斩断人类心中的锁链,打破思想的樊笼,突破认知的各种局限,或可实现人类的大解放。或可使人类达到“我心即宇宙,一念皆可至”的至真境界。</p><p class="ql-block">谁知道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