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我被知青下乡的大潮所裹挟,与我同时期的孩子们一样一起成为了一名知识青年。本来我家就住在毗邻农村的县城,与乡下也就有几里地的路程,但就这仅仅几里的路程,便将城市和农村划分为泾渭两地。那时,学校里都会每年两季地组织学生去农村参加集体劳动,而农村里的农活是我最惧怕的。因为我的身子骨天生就没有同学们强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人常话说怕啥来啥,在我高中还没毕业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毕业生都要一律下乡,因为在我上几届的学生也都是这样办的。那时候如果谁家里有迟滞下乡的孩子,家长就要被停职工作办学习班,如再不听者,家长会被开除公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知青点与农村对于我来说是一个陌生的环境,虽然学生时期每年都会有下乡劳动的经历,但真正成为一位农民身份,却是我初入社会的重大考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每一个知青点里都有大约五十个男女知青,而与这一群孩子相对应的每一个家长,都在举全家之力在为自家的孩子办理返城。当时对于每一位知青来说,最痛苦的事还不是农村活计的苦与累,而是对自己前途的无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那时知情点一年会有一两次大的骚动,就是每当听说点里要有返城指标的时候,家里有关系的人就会开始骚乱起来,互相彼此厮杀,“刺刀见红。”</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记得有一次在县医院里当医生的大哥,托去他那儿看病的我们公社书记为我稍去了一双鞋,此事在知青点里一下子炸开了锅。大家震惊我怎么突然有了这么“硬”的关系?有一位女知青晚上的时候竟然来找我“谈心”,说:过几天点上的招工指标她家已为她办好,求我不要和她争。果然没过几天,这位女知青返城了,进了一个地方工业小厂里当了工人。</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其实我没有任何能力与别人竞争,父亲只是一位退休的老工人,家里的人也没有任何的社会背景。但我的心中早已暗自为自己立下了志愿,我不愿进工厂里去当一名工人,因我不喜欢工厂里那种混乱嘈杂的环境,这一点我早已从小在父亲及二哥所在的工厂里体验过了。我的志愿是做一位脑力劳动者,最好是能当一名医生或是老师。</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曾在知青点里自修中医,企图在村子里做一名赤脚医生,后来我知道了这是自己妄想。我也曾想在村小学里当一名代课教员,也都没能成功。那时,点上已有女知青开始了自我的救赎之路。</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我自己也曾经历了两次大的考验,其中一次是知青点有一位家有背景的女生,她人的长像和智商都有问题。她主动和我接近,问我想不想推荐上大学?我也明白她的意思。我经历了几夜未眠,最终咬牙挺住了诱惑。另一次是一位村民要将一位村花女孩介绍给我,让我去做上门女婿。那时,点上已有短视的知青与当地人结了婚,但我坚定地拒绝了,因为我坚信有一天我一定会离开农村。</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有一次春节放假回家,我碰见了一位点上返城的知青,他在县委小招待所里学厨师,当我看见他的时候,我都不敢认他了,只仅仅几个月的时间他人就已变得白胖得不行了。他向我滔滔不绝地讲述小所里的美食:每餐都有两样细粮主食、六个菜,香肠、肘子肉管够,讲的我这个一个月也吃不上两顿细粮,一年也吃不了一顿肘子肉的人,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以后,我就更下定了决心,一定要从知青点里出来,当一名干部,使自己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 恢复高考后,我通过考学离开了知青点,实现了自己人生的抱负。知青点的生活是我进入社会后的第一课,如果说让我给自己这段时间里的表现打分的话,我会给自己打八十分,而其中的六十分就是来自于对自己理想的坚持!</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