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上海淮海中路796号的老洋房,这里曾经是沪上知名买办姜炳生(1866~1933)的私人宅邸</p> <p class="ql-block"> 老洋房是一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东翼建于1921年,西翼则是他于1927年为其弟所建,中央通过连廊衔接。它的南立面正对一座风景宜人的花园。走进花园一步一景,树木植被装饰精致典雅。</p> <p class="ql-block"> 现在建筑内部由法国设计师Constance Guisset操刀设计,保留了大量木质镶板,包括镶花地板、门框包镶和楼梯间,并在各个房间注入了多元活泼的色彩,营造出柔和的视觉氛围。</p> <p class="ql-block"> 这栋古建筑的修复与保护项目也于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亚太地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奖。</p> <p class="ql-block"> 建筑的南立面正对一座风景宜人的花园。建筑由通和洋行设计,采用塔司干柱式,整体感强。南立面正对一座风景宜人的花园,一步一景,树木植被装饰精致典雅。</p> <p class="ql-block">(二)武康大楼建筑高度30米,共8层。大楼始建于1924年,由万国储蓄会出资兴建,由旅居上海的著名建筑设计师邬达克设计,设计师在30度街角发挥了天才般的想象力。具有法国文艺复兴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 公寓坐北朝南,楼身狭长,像一艘轮船。南面沿街底层形成骑楼,骑楼形式为连续券廊,第一、二层处理成基座,连续半圆券廊,水泥仿石墙面;第三至七层为清水红砖,装饰丰富,建筑转角处等局部有出挑阳台,第三层有三角形古典山花窗楣;第八层处理成檐部,仍为水泥仿石外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又称为诺曼底公寓,是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之一,可称得上是上海第一批现代化高层电梯公寓。</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淮海中路1836号-1858号</p> <p class="ql-block">上海最早的外廊式公寓建筑之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