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青砖缝里的风掠过西洋楼残石,惊醒了沉睡百年的花魂。当第一缕晨光漫过长春园的水榭,千亩芍药忽然盛放,粉白嫣红的花浪中,仿佛还浮动着昔日帝王游园的衣袂与笑声——这是圆明园写给春天的情书,也是历史与当下的隔空对话。</p> <p class="ql-block">园明园鸿慈永祜</p><p class="ql-block">鸿慈永祜又称安佑宫,是仿景山寿皇殿建造的一组大型皇家祖祠。安佑宫门外有一座三门四段琉璃壁组成的“龙凤门”式琉璃牌坊。牌坊内外两翼各有一座石华表。正殿安佑宫九间重檐歇山殿顶九梳,覆色黄琉璃瓦,为圆明园内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建筑。殿内中为康熙帝神像,东次间为雍正帝,西次间为乾隆帝,整个景区四面环山,遍植苍松翠柏,庄严肃穆。凡皇帝从宫内迁来和迁回宫内之日,外出巡游离园和返园之日,上元、中元、清明,皇帝生日及先皇诞辰、忌日等,清帝皆至安佑宫印拜行礼。1860年圆明园罹劫时,该景区亦遭严重毁坏。整个景区已是面目全非,一些石质文物散落各处。安佑宫的一对石麒麟和一对华表,流散到今天北京大学西门校园内,现置于该校的办公楼前,另一对华表现位于文津街国家图书馆院内。安佑宫大殿前的二龙戏珠图案的龙云丹陛石,一块移置在颐和园东宫门前的台阶正中,另一块在北京大学西门校园内。</p> <p class="ql-block">千年园韵,万株芍药绽芳华。</p><p class="ql-block">近日圆明园北门附近的鸿慈永祜旁,大片的芍药正热烈绽放,微风拂过,轻轻摇曳,好像是在古建残垣旁诉说着岁月故事。鸿慈永祜曾是圆明园四十景之一。是仿景山公园里寿皇殿建造的一组大型皇家祖祠,作为皇家祈愿福寿之所,红墙黄瓦间尽显庄严恢宏,承载着王朝的祈愿与岁月风华。然而,历经战火与岁月侵蚀,昔日的殿宇已化作残垣断壁。如今,废墟之上,大片的芍药花却悄然盛放。粉白花瓣层层舒展,如丝如缎,似天边云霞飘落人间。似在诉说往昔荣光,柔软的花姿与古朴遗址相映,美得惊心动魄,令人心醉神迷,姿态丝毫不输花王牡丹,从而绽放出了跨越时空的生命力。吸引着无数游人前往观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