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巳初夏游寿春

王士珑

<p class="ql-block">秦进楚退到寿春,</p><p class="ql-block">忽现大墓武王墩。</p><p class="ql-block">七旬翁媪难相聚,</p><p class="ql-block">浊酒一杯半世情。</p> <p class="ql-block">我的老伴是寿县中学老三届高一2班学生,她们班群主考虑到同学们有一大半分散于各地,且都年事已高,行动逐渐不便,相聚一次有极大的风险。于是,便在群里号召,要举行最后一次同学聚会;机会必须珍惜,老伴便邀我陪她一道,于二0二五年五月十三日上午乘高铁由合肥到寿县,参加了中午的聚会。</p><p class="ql-block">午餐毕,由老盛同学陪同,我们分别游览了寿县新博物馆、孔庙和由老博物馆改建的二十四节气博物館。</p><p class="ql-block">寿县是战国时期楚国的最后一个都城,在这片历史悠久、土地丰饶的大地上,有比四川都江堰还早二百多年的中国最早的大水利工程:芍陂;发生过西汉淮南王刘安在此著书《淮南子》,炼丹过程中偶然发明豆腐;西晋淝水之战,八公山下"草木皆兵";北宋太祖被围于此,民众发明面食"大救驾"以解太祖之饥⋯等许多历史故事。寿县的土地上,也曾出土过许多楚国时代的铜鼎、刀型金币等珍贵文物,安徽博物馆的镇馆之宝"楚大鼎"便出土于此;近两年,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武王墩汉墓被发现,成为中国考古界一大发现,现正在发掘,一大批珍贵文物正逐渐重现天日。因而,寿县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收藏之丰富,在安徽县级博物馆首屈一指。</p><p class="ql-block">现在,在寿县新城区新建的"安𡽪楚文化博物馆"于二O二二年六月开館,规模宏大,正面立有近三人高的楚大鼎。正因为鼎太高太大,反而显得博物馆不太高不太大了,产生了一种视觉上的错觉,但走过大鼎,才发现博物馆非常宏伟,高大宽阔的台阶就有近人之高。博物馆为三层建筑,我们参观了一层的《翰墨书盛世、丹青绘芳华》的寿县职工书画展和二三层的《寿县文明史基本陈列》:</p> <p class="ql-block">大鼎之前,是玻璃罩下的地下历史遗迹:</p> <p class="ql-block">这是三楼的历代名人书画作品展:</p> <p class="ql-block">这是清末状元、北京大学创办人、寿州乡贤孙家鼐所书对联:</p> <p class="ql-block">这是博物馆背面大门。博物馆四面,各有百米宽的巨大草坪:</p> <p class="ql-block">参观新博物馆后,我们打的回到寿县老城的孔庙。寿县孔庙是安徽现存不多的孔庙,规模不亚于桐城孔庙,遗憾是为方便交通,西大街横穿孔庙而过,破坏了孔庙的整体结构。但牌坊、泮池、大成殿、魁星阁都还是明清建筑,非常的珍贵。</p><p class="ql-block">昨天,五月十二号是教师节。今天,我们一行来到孔庙时,大成殿前庭里正举行敬师仪式,一大群着青衫布衣的青年学子立于庭中,青年教师立于大殿高台之上,正接受学生的敬礼祝福:</p> <p class="ql-block">参观孔庙后穿过马路,右侧便是老博物馆。经过几年的改造布展,更名为《二十四节气馆》,于今年元月开展。</p><p class="ql-block">"二十四节气館",广泛釆用Al技术,用绚丽的声光电气,打造出一个全新的声光世界。让参观者在彩色斑澜跃动之中,接受古老的农耕二十四节气和最新前沿的卫星天气预测予报技术的知识:</p> <p class="ql-block">这是进门后大厅中央的巨大视屏:</p> <p class="ql-block">这是中午寿县中学老三届高一2班同学聚会的歺前视频。十五位同学,加上三位老伴共十八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