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格局,大气场,大智慧</p><p class="ql-block">《三水云烟》中文玉芳的形象分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罗永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读刘敏卓先生的《三水云烟》,似游历名山秀水,又如坐品佳茗,既让人心驰神往,又令人回味悠长。书中千人千面,个个性情迥异,活灵活现,一个个色彩传奇的故事让人惊叹,一个个血肉丰满的人物跃然眼前。 唐景忠的深谋远虑,唐廷铨的精明能干,这些成功男人的谋略和气场自是非凡,而书中内当家文玉芳的蹬场拉高气势,让人直觉:女子未必能输男!</p><p class="ql-block">唐景忠在他老之将至,托付后事的时候,慧眼识人,将内务总管全盘托付长媳文玉芳。这不仅是文玉芳性格沉稳内敛,待人平和,有涵养,能包容,更兼具她有大丈夫应有的果敢与筹谋。</p><p class="ql-block">文玉芳出身仕族半川府文家。文氏家族在明清两代先后出过七位进士,其举人贡生更是不计其数,文府先辈创办的“石门书院”,不仅给家族,也给周边培养了许多优秀的人才。文府的人个个谦逊儒雅,知书达礼,女慧男贤,博得地方良好的口碑。文玉芳的父亲也是饱学之士,居身为官,这样的家庭氛围,也使聪颖睿智的文玉芳耳濡目染,陶冶性情,增长了不少见识,在文玉芳的个性特征中,多一分淑娴优雅,少一分奢华俗媚;多一分和善睿智,少一分骄横霸凌。文玉芳嫁给唐府的大少爷,唐廷辅为妻,正应了坊间流传的一句话,“宁娶大户奴,不娶小家女”。更何况文玉芳还是大户人家的千金,有着非同寻常的气质与智慧。</p><p class="ql-block">当有人侵害自家财产,行窃被抓时,文玉芳表现出的是超乎寻常的大度和睿智,他惊呼几个体格强壮的侄子和家丁:“放了他,他是你表叔”。并将其领回家中,让他饱吃一顿,临走还嘱咐管家给多带些粮食。当孩子们问被抓者是哪个村的表叔时,她居然淡淡地说:“我也不认识。”她这一举动,不仅挽救了一户即将断炊的穷苦人家,更免除了一伙怒气未消,血气正旺的年轻人对行窃者的暴力相加,抑或避免了唐府一桩未可预料的人命官司。相反,她仅以升斗之粮使唐家善声远播,德威并扬。</p><p class="ql-block">面对子侄中夫妻感情纠葛,闹腾离婚时,她不放纵,也不胁迫,表现出少有的大气场。“话我说到,主意你们自己拿。”她说:“衣服越换越美,媳妇越换越累。好饭耐不住三顿吃,好衣耐不住半月穿。但好的人品却能耐得住一辈子。”仅仅几句话,就让夫妻间的心结打开,一场离婚闹剧也随即烟消云散。</p><p class="ql-block">文玉芳和丈夫唐廷辅也真是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男人德善,女人慈惠,一个主外,一个主内,不仅使唐府一百多口人上下一心,和睦相处,更使唐家的日子顺风顺水,红红火火,唐府家业的鼎盛,也离不开文玉芳的强力支撑。</p><p class="ql-block">当唐府二当家唐廷铨在生意场上蒙屈受辱,遭受囹圄之灾后,唐府的男人们求官遭拒,申冤无门,四处碰壁,茫然无措时。文玉芳一个弱女子,传统的“屋里人”却勇敢地站了出来,毛遂自荐,主动请缨。她亲率一众女眷,铺排大的阵仗,迫使巡抚大人亲自出门迎接。当她面见巡抚大人时,礼节有度,从容不迫。她既无凄惋之容,又无低媚之色,落落大方,不卑不亢。虽言语不多,但句句切中要害。这使得平日里高高在上的巡抚大人不由得心生敬佩。这气度,这智慧,也正是巡抚默赞的“非等闲之辈”。</p><p class="ql-block">细读《山水云烟》,其山水之绮丽秀美,故事之蹊跷离奇,历史之厚重,语言之精美,读之使人如佳醇入喉,口含甘饴,情思波涌,悠悠回味,不失为一部史诗般的佳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