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不信比来长下泪,开箱验取……</p><p class="ql-block"> 收拾房间时,这本泛黄的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本,宛如一把钥匙,转动间,打开了我童年的记忆——</p> <p class="ql-block"> 那年九月一日的清晨,我早早吃过早饭,背上妈妈用旧衣服精心改制的书包,满心期待地在邻居姐姐带领下迈向村里的小学校。抵达学校后,姐姐将我领到一年级教室门前,让我在此等候老师。</p><p class="ql-block"> 那时,教室门前已聚集了不少早到的小同学,他们欢快玩耍的样子,与我内心的拘谨胆怯形成鲜明对比。性格内向的我,默默躲在角落,悄悄打量着这个即将开启我求学之路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不久,一位中年女老师迈着稳健的步伐走来。她留着利落的齐耳短发,面色红润,那双不大的眼睛里,透露出令人敬畏的威严。老师打开教室门,轻声招呼我们进去。原本叽叽喳喳的小伙伴们,如同被引力吸引的水流,瞬间涌入教室。待大家找好座位,老师转身抱来两摞书,依照名单挨个发放。</p> <p class="ql-block"> 当我接过那本“语文”和“数学”课本时,心中涌起一股自豪与珍惜。这是我人生中第一次拥有属于自己的书,放学回家后,我迫不及待地从书包里掏出课本,向爸妈展示这一天的收获。</p><p class="ql-block"> 爸爸一边细心地教我包书皮,一边语重心长地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一定要好好保管,不能弄坏。读书学习,就是要成为有文化的人,‘秀才穷死不卖书’,任何时候都要珍惜书本。”爸爸的这番话,让我在日后的读书时光里,始终精心保存着每个阶段的课本。(可惜的是,结婚后因居住空间有限,小学到初中的理科课本被处理掉了,这是我心中的一个遗憾。)</p> <p class="ql-block"> 学习生涯正式开启,我们从汉语拼音学起。最初的“a、o、e”还算轻松,但加上声调后,我便常常犯迷糊。整体认读时还能分辨,可单独拿出一个,我就像开锅的小豆腐一样,乱噗嗤!(东北话里,胡说八道的意思)</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老师有一把戒尺 每当检查学习成果,叫起同学朗读时,若有人读错,那把戒尺便会敲打在他身上,同时伴随有罚站的惩罚。虽然戒尺的敲打并不疼,但老师严厉的目光,却直击我们幼小的心灵,让人害怕。罚站带来的羞涩与难堪,更让我们格外在意自己的学习表现。</p><p class="ql-block"> 这份对老师威严的畏惧,以及对自尊心的维护,让我在课堂上愈发紧张,难以集中注意力,这种状态,竟潜移默化地影响了我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中秋时节,终于熬到了ai、ei、ui这一课。记得那天我们刚刚上了一节语文课,就被要求参加学校组织的劳动。</p><p class="ql-block"> 那是我们入学后的第一次劳动,大家都铆足了劲,渴望在老师面前一展身手,我也不例外,干得格外卖力。劳动结束,放学回家的路上,我突然感觉浑身不舒服。那种疲惫不堪的感觉,多年后我才知道,原来叫做“乏力”。就像书中描写的那样:累瘫的马,连笼头都显得格外沉重;精疲力竭的人,仿佛连耳朵都成了负担。当时的我,正是这种感受。</p> <p class="ql-block"> 强撑着回到家,妈妈急忙带我去村卫生室。经医生诊断,我患上了“传染性甲型肝炎”,需要住院治疗。在医院的那段日子,身体上承受着病痛的折磨,但精神上却有着别样的快乐。因为,我不用再担心老师的提问和被责罚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再次回到校园时,已是初冬。还是那间熟悉的教室,还是那位严厉的老师,还有那群朝夕相处的小伙伴,可学习的内容早已更新。老师不再教那些拼音,而是带着大家认识“风云雨雪”“马牛羊”等生字。由于住院隔离,没人给我补课,这些生字对我来说,完全是陌生的“面孔”,而同学们整齐划一地诵读的“横折弯钩”之类的笔顺声音,在我听来,就像外语一样晦涩难懂。</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返校不久,迎来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测验。老师让我们撕下生字本的纸,在教室里来回踱步念诵同学们学过的生字。那些字,我明明听得清,却怎么也写不出来。几十年后的今天,回想起当时的场景,我的心依然会不由自主地揪紧。老师每个字念三遍,同桌在第一遍时就迅速写完,而我在她念下一个字的第二遍时,还在为第一个字苦思冥想。情急之下,我偷偷瞥向同桌的试卷,可他却像守护稀世珍宝一般,用满是泥垢的手将答案捂得严严实实。</p> <p class="ql-block"> 测验结束,我只写出了二简字“彐”(雪)等寥寥几个字。老师当场宣布,全班只有我一人不及格。</p><p class="ql-block"> 放学后,考了九十分的同桌,像凯旋归来、胸戴勋章的将军一样,得意洋洋地跑到我家,向妈妈“报告”这个“噩耗”。要强的妈妈一听,抄起笤帚就朝我打来。我委屈至极,小声抽泣着。这时,爷爷罕见地发了火,他瞪大双眼,花白的胡须气得直抖,冲我妈妈吼道:“你这是要逼死孩子啊!他生病住院那么久,没学到知识,刚回来不会很正常,打他就能学会吗?怎么不想着好好教他,让他慢慢赶上?”在爷爷的斥责下,妈妈这才停下,随后找来邻居姐姐帮我补课。</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时光飞逝,转眼间到了小学一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在邻居姐姐的悉心辅导下,我取得了全年级第四、班级第二的好成绩。风水轮流转,这次轮到我那个同桌“遭殃”了,他被我远远甩在后面。我学着他当初的模样,跑去他家“报喜”。看着他妈妈用笤帚“教训”他,听着他那“狼嚎”般的叫声,那一刻,我心里充满了扬眉吐气的酣畅。</p> <p class="ql-block"> 那段苦涩又难忘的童年时光,早已悄然融入岁月的长河。我的老师和那个同桌,也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老师临终前,拉着已然是医生的我,缓缓说道:“我一辈子用知识滋养孩子们幼小的心灵,你一生用知识拯救人们的生命,咱们娘俩没白来这世上一回。看到你们如今都有所成就,我也就没有遗憾了。”而同桌在生命的最后时刻,满是懊悔地对我说:“兄弟,我真后悔没像你一样好好学习,这辈子除了吃喝,我啥也没干,白活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摩挲着这本历经岁月沉淀的语文课本,指尖抚过课本上褪色的字迹,仿佛还能触到老师戒尺的温度、听见同桌的笑声、感受到爷爷的慈祥。原来这泛黄的纸页,不仅藏着童年的故事,更封存着那些再也回不去的珍贵时光。那每一页泛黄的纸张,都承载着我童年的欢笑与泪水,记录着我成长路上的点点滴滴。</p> <p class="ql-block"> 在旁人眼中,它或许只是一叠普通的旧纸,但对我而言,它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时光隧道。它让我在迷茫的时候,能记起人生来时的路。它也让我在忆起爷爷、老师、同桌,这些已经化为记忆中一颗星辰的人时,有了岁月的沧桑感和生命的厚重感。它为我推开了一扇窗,让我看见外面世界的绚烂多彩;它为我铺就了一条路,引领我在人生的精神世界中不断前行。这把承载着童年记忆的钥匙,至今仍在岁月深处轻轻转动。它开启了我内心深处精神家园的大门,让我在文字的滋养下,成长为一个将文字内化于心、外赋于行的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昨是儿童今是翁,人间日月急如风!岁月匆匆流逝,唯有这老课本带给我的童年记忆,在我心中永远不能磨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