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水墨甘宁(一)云崖寺石窟、庄浪梯田

陶国强

<p class="ql-block">由李瑾如女士牵头组织,我们一行十人,参加了“走遍中国、甘宁行”考察活动。第一站:甘肃云崖寺石窟。</p> <p class="ql-block">庄浪县云崖寺位于陇山山脉西麓,关山峡谷深处。因区内的云崖寺石窟而得名。云崖寺不仅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更是一处集自然景观、石窟艺术、水域风光为一体的旅游胜地,被誉为“黄土高原上保护最完好的碧玉瑰宝”。</p><p class="ql-block">这里山势险峻、怪石嶙峋,形态各异的山岩巨石,释放出不一样的色彩。青砖灰瓦的云崖寺,掩映在青山绿树间,环境幽静,秋景宜人。</p> <p class="ql-block">云崖寺石窟,又称主山白云洞,位于庄浪县韩店镇郭漫村东,距庄浪县城30千米,地处六盘山(关山)东麓密林地带,东南与华亭县、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接壤,北与宁夏回族自治区泾源县接界。是古丝绸之路上重要驿站和佛教圣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云崖寺石窟群初建于北魏、经西魏、北周、宋、元、明、清诸代,遂形成了以云崖寺、红崖寺、竹林寺、大寺、西寺、乔阳寺、金瓦寺、佛沟寺等八大寺以及三教洞、木匠崖、殿湾、店峡等石窟群,总计有洞窑99个,石造像25尊,泥塑像128尊,壁画60平方米。其中,云崖寺石窟分布在云崖主峰高50米,长约80米的西崖峭壁之上,洞列三层、层层相叠,共有编号窟龛18处,石造像20尊,泥塑72尊,壁画14平方米,明代碑刻2通。2006年,国务院公布云崖寺石窟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云崖寺石窟分布在云崖主峰西崖峭壁之上,从下至上共分三层,第一层距河床高10米左右,是一片约500平方米的半圆形平台,昔称贮香台,有两座木构建筑,南为大佛殿,北为灵官楼。</p><p class="ql-block">通过石梯可达石窟二层,是一条长达80多米、高约20米,宽2-3米的石龛,上辟8座窟龛,现存17座尊石造像,大都是北魏时期的作品。其中2号、4号窟内的造像保存较为完整,也最引人注目。2号窟内雕2佛及胁侍菩萨,面相清,躯体修长,为北周作品。4号窟是中型造像窟,内雕1佛2菩萨,佛结跏趺坐方形台座上,左手施无畏印,右手施与愿印;菩萨头戴金冠,饰缨络,一手贴胸,一手执佛尘,形体修长。该窟造像风格浑朴,面部丰圆,肉髻低平,衣纹作有规律的弧线,属北魏造像。</p> <p class="ql-block">北周时期,云崖寺石窟石造像和泥塑像达到高潮,其中云崖寺石窟第2、3、11、12号窟、特1号窟及主峰左侧的中小型窟龛均为这一时期开窟。</p><p class="ql-block">云崖寺石窟10号窟是二层最大的一座洞窟,平顶方角,洞中塑像、壁画已毁,仅存明万历十二年所立《主山云崖寺成碑记》和《云崖刊石撰书碑》两块石碑,碑文未言及石窟营造的历史沿革,只能看出当时修葺情况与主持僧人的来历等。</p> <p class="ql-block">10号洞窟之上凿洞设梯登第三层。三层为长30米,宽2-3米的石龛,开凿6号、7号两窟,幸存泥塑像54尊。6号窟内塑1佛2菩萨18罗汉28宿神将,为明代和清代泥塑像。7号窟内塑5佛10 菩萨24尊小菩萨,造型得体,彩绘细腻,是难得的明代佳作。清代时云崖寺石窟曾有过一些修缮和塑像,其中6号石窟主尊佛像前的两尊供养菩萨系清代重塑。</p> <p class="ql-block">云崖寺精华窟6、7号窟,这两座石窟中的泥塑像堪称“泥塑之珍品”,造像丰满自然,各具情态,彩饰刻画,巧夺天工,堪称造型艺术的杰作,其精湛的雕塑艺术和独特的造型风格国内罕见,是“中国晚期石窟的集大成者”,代表了皇家造像艺术的最高成就。</p><p class="ql-block">(以下为6号石窟泥塑)</p> <p class="ql-block">(以下为7号石窟泥塑象。)</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每一座洞窟,每一尊佛像,每一幅壁画,都诉说着一个时代的故事,呈现出一种文化厚度。这里宛如一处圣洁的天堂,在这个春末夏初季节,不妨踏上一场“朝圣”之旅,前往云崖寺,去感受别样的关山之行,感受那份远离尘嚣的风景,拥抱大自然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题云崖寺石窟</p><p class="ql-block">云崖古刹隐山陉,石窟嵯峨接杳冥。</p><p class="ql-block">妙相千龛禅作悟,松涛万壑梵为听。</p><p class="ql-block">光明遍照莲花偈,智见独存贝叶经。</p><p class="ql-block">斧凿千年痕似语,菩提月照一灯青。</p> <p class="ql-block">庄浪梯田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这里的梯田层层叠叠,一望无际,被誉为“大地的指纹”。</p><p class="ql-block">1998年,庄浪干部群众兴修梯田的伟大壮举被《人民日报》头版头条报道后,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同年庄浪县被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梯田化模范县”。</p> <p class="ql-block">位于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从六十年代起,酷暑严寒吓不倒、贫穷饥饿压不垮的40万庄浪人民自强不息,艰苦创业,征山不止,治水不休,坚持不懈地开展了以兴修水平梯田为中心,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的生态环境建设,苦战30多个春秋,终于建成了占全县总耕地面积90%以上的百万亩水平梯田,以倚天巨笔写下了庄浪历史上最为壮丽的一页。</p> <p class="ql-block">庄浪人留下了一串令世界惊叹的数字:修梯田付出了价值4.75亿元的劳动量,移动土方量2.96亿立方米,若堆成一米见方的土墙可绕地球六圈半。梯田化县的建成,奠定了庄浪农业产业化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把旅游业培育成西部经济支柱产业政策的实施,为庄浪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机遇。</p> <p class="ql-block">如今,走遍庄山浪水,放眼碧野蓝天,被誉为“梯田王国”的庄浪大地,望山山翠,看地地平,层层梯田如雕如塑,如诗如画,其“山顶沙棘戴帽,山间梯田缠腰,埂坝牧草锁边,沟底穿鞋”的生态梯田综合治理模式,使得慕名前来考察的日本、以色列农业专家情不自禁地称赞:“这是庄浪人民在黄土高原上精心描绘的一幅景色迷人的风景画,简直是世界奇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