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筑梦校园,见习点亮未来——襄阳职业技术学院小学教育专业2024级在襄阳市恒大名都小学见习纪实

XXX

<p class="ql-block">  时光轻叩盛夏的门扉,我们即将以见习教师的身份,踏入襄阳恒大名都小学的校园。阳光掠过教学楼的轮廓,走廊里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教室里整齐的桌椅仿佛在诉说着求知的故事。这一刻,期待与责任在心底悄然萌芽,我们全体见习生将在这里开启一段与童真相伴、与成长同行的难忘旅程。</p> <p class="ql-block">  这是襄阳恒大名都小学的大门,透着沉稳与庄重。铁艺大门线条利落,与周边建筑风格相衬。一旁的保安室,守护着校园安全。围栏内,教学楼矗立,窗明几净。这里,是知识的港湾,承载着学子的梦想,开启他们求知的旅程。</p> <p class="ql-block">  这是襄阳恒大名都小学的标志性建筑,是一座造型独特的金属雕塑。它以多面几何形态呈现,上方镶嵌着“与世界一起奔跑”字样,在阳光下闪耀。矗立在绿意盎然的草坪中,周围树木环绕,与背后的高楼相映成趣,既彰显着学校的开阔视野,又寓意着学子们走向世界的美好愿景。</p> <p class="ql-block">  5月12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襄城区 2025 年全国防灾减灾日宣传周启动仪式在恒大名都小学举行。舞台上,学生们身姿挺拔,正以精彩表演传递防灾知识;领导们神情专注,传递着对安全的重视。台下学生们身着整齐的校服,眼神满是认真。防灾减灾意义重大,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增强师生安全意识,提升应对灾害能力,为校园安全编织一张牢固的防护网。</p> <p class="ql-block">  图中是学生们在进行防灾减灾演练的场景。他们护住头部,有序行动。防灾减灾演练意义重大,能让学生们熟悉应急避险流程,在危险来临时保持冷静,提升自我保护能力,为生命安全构筑起坚实防线。</p> <p class="ql-block">  校园建筑规整,楼层间布置丰富。一处有作品展示区,张贴着学生的成果,彰显才华;另一处可见“爱拼才会赢”的字样,传递拼搏精神。整体氛围既具文化气息,又激励着学子勇于进取,展现出积极向上的校园风貌。</p> <p class="ql-block">  “与世界一起奔跑的‘yue’文化”彰显独特教育理念,涵盖阅、跃、悦,激励学生读书、运动、寻乐。办学目标聚焦温度、责任与个性发展。校园环境绿树成荫,电子屏强调安全应急,整体营造出积极向上、注重多元发展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襄阳市恒大名都小学,秉持鲜明教育理念。教育方针锚定立德树人,为社会主义建设培育人才。德育内容丰富多元,从理想信念到心理健康全面覆盖,六大实施途径助力落地。</p><p class="ql-block"> 教师风采墙展现师者风貌,他们以“四有”为标准,用知识、热情与真情塑造学生。校训“胜不骄 败不馁”,校风“爱拼才会赢”,教风与学风激励着师生不断超越。这里,是师生成长的活力摇篮。</p> <p class="ql-block">  学校一楼楼梯拐角处,有一个雷锋小站,墙上“勿以善小而不为 雷锋行动在践行”传递着雷锋精神内涵,照片记录雷锋事迹。“雷锋小站”凝聚着奉献力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激励人们从小善做起,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持续绽放光芒。</p> <p class="ql-block">  班级里的图书角,满是阅读的温馨氛围。粉色书架与木质书架,分别陈列着书籍。墙上“图书角”“我阅读我快乐”等装饰,传递着阅读的乐趣。这里是知识的小天地,同学们能在此遨游书海,从书页间汲取成长的养分。</p> <p class="ql-block">  一幅幅“畅想2035”手抄报,满是童真与憧憬。孩子们用画笔与文字,勾勒出2035年祖国的强盛模样:科技腾飞,城市繁华,生活富足。也描绘出自己的未来角色,或投身科研,或服务社会。这是孩子们对未来的美好期许,更是他们逐梦前行的动力源泉。</p> <p class="ql-block">  阳光洒落校园,课间操活动热闹开启。绿茵场上,学生们步伐整齐,活力四射;广场空地,排球在空中欢快跳跃,同学们身姿矫健;彩色步道旁,队伍有序,孩子们或等待或奔跑。这不仅是课间的放松,更是青春活力的尽情释放,彰显着校园蓬勃生机。</p> <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的见习生,专注于修改二年级语文作业,红笔在书页间游走。从字词正误到语句表达,认真批注。作业上满是修改痕迹,见证着学生知识的巩固与成长。见习生在这过程中,积累经验,也为学生学习之路添砖加瓦,助力他们在语文知识海洋遨游。</p> <p class="ql-block">  目前见习已过半,在见习中我们以随堂听课为主任务,亲自目睹了教师以生动案例串联知识点,课堂提问环环相扣,学生踊跃举手、小组讨论热烈。教师既关注重难点讲解,又注重引导思维发散,板书条理清晰,多媒体辅助恰到好处。我们深刻体会到教学设计需贴合学情,课堂把控要张弛有度,为师者不仅要“授业”,更要“解惑”与“启智”。此次观察为自身实践提供了鲜活范本,使我们更加确定自己教书育人的决心,未来将持续提升教学能力,以爱与责任为笔,用心书写教育篇章,努力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良师益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