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扣诗歌大门 倾听诗语回响】——掌政中学诗歌朗诵比赛​

Sunshine

<h3>  五千年的文明长河,流淌着诗词的璀璨星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华夏大地,回荡着平仄交织的动人旋律。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纯真质朴,到“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奔放;从“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的深沉家国情怀,到“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然诗意栖居——诗词,无疑是华夏文明的珍贵基因,是我们灵魂深处永恒的情感共鸣。<br>  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充分展现学生的文化自信,5月13日下午,掌政中学于兴庆区体育馆成功举办了“轻扣诗歌大门 倾听诗语回响”经典诵读大赛。本次大赛的参赛对象主要为小学五年级以及中学七、八年级的学生。<br>  赛前,各班语文教师与班主任齐心协力,积极组织学生进行精心的准备与紧张的排练。大家热情高涨,全身心投入到对经典诗词的研读与演绎中。比赛过程中,各班学生以精彩纷呈、形式多样的表演,生动演绎了古今经典诗词。他们的诵读或激昂澎湃,如汹涌的浪潮,展现出磅礴的气势;或深情款款,似潺潺的溪流,传递出细腻的情感,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h3> <h3> 五(1)班带来的《不朽》,以炽热的文字生动诉说着英雄们坚定的信仰,借深沉浓烈的情感向永恒的英雄灵魂致以崇高敬意。两位同学的诵读仿佛有穿越时空的魔力,带领大家触摸历史的温度,真切感受那跨越时空、永不磨灭的精神力量 。</h3> <h3> 五(2)班的《点燃明天》,从南湖红船的初心启航、长征路上飘扬的旗帜等独特角度出发,展现了那些历经岁月洗礼仍鲜艳夺目的色彩,以及跨越时空始终不变的强大力量。同学们以诗为火炬,成功点燃了历史与未来的共鸣,让现场的每一位听众都心潮澎湃。</h3> <h3>  五(3)班朗诵的《我骄傲,我是中国人》,紧紧围绕中华民族独特的民族标识、中华儿女特有的精神特质,深刻凸显出身为中国人的无比自豪之情,尽情展现了中华儿女奋勇向前的强大力量与无上荣光 ,激发了同学们内心深处的民族自豪感。</h3> <h3>  七(1)班的《中华颂》,引领大家在华夏千年的悠久文明中追溯根脉,于壮丽山河间抒发对祖国的无限热爱。节目中不仅涵盖了盘古开天等古老的创世传说,还融入了长江黄河等雄伟的自然元素,大气磅礴,让同学们对中华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有了更深刻的感悟。</h3> <h3>  七(2)班带来的《诗颂风华》,以诗为舟,聚焦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征程。在字里行间生动呈现出南湖红船、镰刀铁锤等具有标志性的元素,深刻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携手共进、双向奔赴的动人历程,成功点燃了同学们的青春热血,热情歌颂了中国共产党百年的传奇风华 ,引发了现场观众的强烈共鸣。</h3> <h3> 七(3)班的《青春中国》,借奔腾的黄河水、巍峨的昆仑山、北国纷飞的白雪、南国葱郁的椰林等祖国各地极具代表性的壮丽风景,生动体现出祖国朝气蓬勃、永远年轻的独特特质,尽情表达了对祖国母亲的深情赞美,让大家深切感受到祖国的伟大与美好。</h3> <h3>  七(4)班朗诵的《黄河颂》,以五月烂漫的鲜花、志士殷红的鲜血起笔,自然引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同学们用激昂的声音赞颂了黄河不屈不挠的雄伟气势,深情展现了黄河见证的民族辉煌与沧桑变迁,凸显了黄河作为民族屏障的重要作用,让听众深刻领略到黄河蕴含的伟大民族精神。</h3> <h3>  七(5)班的《以风雪沧桑 鉴中华之光》,巧妙借助形象的比喻,深刻体现出我国在前进道路上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与挑战,同时着重强调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科学理论的引领下,我们定能穿越重重险滩,迈向光明美好的未来 ,激励着同学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h3> <h3>  八(1)班的“诗魂铸风骨”,围绕五千年文明长河中熠熠生辉的诗歌展开,带领观众一同聆听诗歌中激荡人心的声音,深切感受文字间不朽的风骨,开启了一场震撼心灵的精神之旅,让大家领悟到诗歌的独特魅力和深厚内涵。</h3> <h3>  八(2)班带来的《最美诗经》,跨越三千年的漫长时光,完美展现了华夏文明诗歌源头——《诗经》的独特魅力。从婉转缠绵的情韵,到慷慨激昂的豪情,同学们的诵读回溯了诗歌的历史长河,让古老的《诗经》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h3> <h3>  八(3)班的《诵诗韵华章,品诗意情深》,通过丰富多样的情感表达,如风华正茂的意气风发、深情作别的依依不舍、豪迈壮志的激情澎湃等,充分展现了泱泱华夏诗词历经千年依然闪耀的独特光芒,让观众沉浸在诗词的美妙世界中。</h3> <h3>  八(4)班的《诗词里的中国》,巧妙串联起唐诗宋词名家的经典之作,以及现代诗人饱含深情的情感表达。借助丰富多元的意象,在短短七分钟内带领观众穿越千年历史,让经典诗词在新时代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令人回味无穷。</h3> <h3>  比赛接近尾声时,海贵校长从三个关键方面做了全面而深刻的总结发言。他首先肯定了同学们在诵读中展现出的对革命先辈的崇高敬意,以及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定决心,赞扬大家借深情的诵读传递出信仰、奋斗等炽热情感,让革命精神在校园中得以传承和弘扬;他强调经典诗词具有强大的精神引领作用,指出本次朗诵比赛不仅仅是语言表达能力的较量,更是对党的光辉历程的生动诠释,呼吁同学们将诵读中的感悟切实转化为实际行动,让经典文化真正融入日常生活,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和精神境界;他表明虽然本次比赛已经落下帷幕,但同学们追求知识、传承文化的奋斗脚步永远不能停歇。学校也将持续搭建红色育人平台,期望同学们多读书、读好书,从经典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树立远大志向,培养高尚品德,勇于担当时代赋予的重任,肯于吃苦,在强国建设的伟大征程中绽放出属于自己的青春光彩。</h3> <h3>  此次经典诵读大赛,为学生们搭建了一个展示自我、展现才华的优质平台,让经典诗词重新焕发出蓬勃生机与活力。同时,也有力地助力学生们更加亲近中华经典,深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脉络,让中华经典文化在校园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h3> <h3>编辑:王翠红<br>初审:海贵 李宁 杨光 任书锦<br>终审:吴忠 杨露</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