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学校:宁波市海曙区雅戈尔实验学校</p><p class="ql-block">班级:303班</p><p class="ql-block">姓名:黄昱芃</p><p class="ql-block">指导老师:崔亿华</p><p class="ql-block">在奇妙无比的昆虫世界中,有一种仿若精灵般的可爱生命,那便是蚕。</p> <p class="ql-block">3月的一天,老师给我们发了一些蚕卵,我既兴奋又好奇。他们是那么的小,那么的黑,一个个密密麻麻地附着在一张纸的角落。老师告诉我们大概一星期蚕宝宝有可能就孵化出来了。我脑海里幻想着蚕宝宝出生的样子,期待那天的到来。也正式开启对蚕宝宝的探秘之旅!</p> <p class="ql-block">大概一个星期左右,我惊喜地发现有几只蚕宝宝诞生了。他们那么小,犹如芝麻般。身体蜷缩着,几乎看不清他们的模样。妈妈告诉我这是蚕宝宝的第一个阶段,他们就像蚂蚁一样小,所以叫他“蚁蚕”。</p> <p class="ql-block">刚出生的蚕宝宝非常脆弱,我不敢用手去抓它们,于是我找来一根柔软的羽毛轻轻地把他们一只只拨到桑叶上。没过多久,他们便摇头晃脑地一点点啃着桑叶,一口一个小洞,吃得非常认真。</p> <p class="ql-block">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开始慢慢地长大,蜕去最初的那层黑皮,换上了一层灰色渐白的衣裳,从最初的三四毫米,长到六七毫米,每天放学之后我都会第一时间去看看我的蚕宝宝,看看它今天有哪些变化。</p> <p class="ql-block">又过了一周,蚕宝宝又长大了不少,每次我去喂食,都要给它们加厚厚的一层桑叶,然而不过几小时又被它们“扫荡一空”,只剩一些叶梗。它们的身体也变得雪白,在盒子里大口大口地吃着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好像下雨似的,真有趣!</p> <p class="ql-block">一个星期之后,它们的身体长到三四厘米,大一点的甚至达到五厘米长度,原来它们已经长成三龄蚕宝宝了。我轻轻的触摸它们,那软软的触感就像柔软的云朵,又像轻抚一团蓬松的棉花,细腻又温暖。我常常拿着放大镜观察它们吃桑叶的情景,有时还能看到盒子底部有蚕宝宝蜕去的皮。</p> <p class="ql-block">今天,我像往常一样放学回到家,去看蚕宝宝。突然,我发现一只蚕宝宝躺在那里不怎么动弹,我用手指轻轻碰一下它,它便缓缓地扭动一下身体,我以为蚕宝宝生病了,急忙叫来妈妈。妈妈走过来看了一眼,说这条四龄蚕大概要蜕皮了。我兴奋地拿来手机打开录像,目不转睛地盯着它看,记录下了蚕宝宝蜕皮的珍贵影像。</p> <p class="ql-block">蚕宝宝长到五龄蚕,它们便不像以往那样贪吃,而是开始变得安静下来。有时候经常高高昂头,不吃不动,我在网上查找了一些资料,原来是它们在为吐丝做准备了,我既兴奋又期待。</p> <p class="ql-block">第二天,我像往常一样准备给它们换桑叶。发现有些蚕宝宝的身体变得透明,更让我吃惊的是在盒子的角落里一只蚕宝宝开始吐丝了,于是我兴奋地找来一个纸杯,小心翼翼地把它从大盒子里挪到小杯子里。它似乎挺满意这个小房间,不一会,就找了一个合适的位置,昂起小小的脑袋,开始吐出一根细细的、透明的丝。这丝就像一根银线越绕越多,逐渐形成了一个松散的框架。</p> <p class="ql-block">过了几天,越来越多的蚕宝宝开始吐丝了。我帮他们在盒子里做了一个个小隔间,它们便置身在自己编织的世界里,虽然速度不快,但却有条不紊。渐渐的,茧变得越来越厚实,越来越紧密,把身体全部包裹在内,最后形成了椭圆形的茧。看着一个个白花花的茧,我高兴得合不拢嘴。</p> <p class="ql-block">过了三天,我把茧一个个从小隔间里取出来,放在一个盒子里,接下来就期待它们破茧成蛾的样子了。</p> <p class="ql-block">大概一个星期之后,蚕蛾终于破茧而出。我仔细地观察它们的样子。它们身体是黄黄的,触角弯弯的,不停地煽动着一对翅膀,吸引异性交尾,雌性蛾子也顺利地产卵了,这一刻,我既开心又难过,因为这是它们生命的最后旅程,心中充满了不舍。</p> <p class="ql-block">回想起养蚕的这段日子,我感到无比的温暖和满足。这段经历对我来说是宝贵的,它让我更加珍惜生命,更加懂得感恩和付出,那些小小的生命在我心中留下了永恒的记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