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兰:一场与美好不期而遇的秋之旅(16-17)

20

<p class="ql-block">行程第十六天:基督城到惠灵顿</p><p class="ql-block"> 下午 2 点要从基督城飞惠灵顿,所以今天上午自由活动。大家在酒店附近的超市采购了一些手办,早早的回到酒店吃过午饭就去了机场。从基督城机场起飞,短短 30 分钟,飞机便稳稳降落在惠灵顿。穿越库克海峡的速度令人惊叹,也让我对这座被誉为 “最酷小首都” 的城市满怀憧憬。</p><p class="ql-block">落地伊始,租车小插曲却打乱节奏 —— 预订的 8 座起亚 SUV 被错换成 6 座,众人在机场停车场手忙脚乱,行李与人员怎么都难以安置。好在小赵妹妹迅速与租车公司沟通,几经波折换回正确车型,我们才得以安心前往阿波罗汽车酒店。酒店地处市区,与东方海湾仅几步之遥,为后续行程铺就便利之路。</p><p class="ql-block">行程第十七天:惠灵顿一日游</p><p class="ql-block">清晨,阳光如金色丝线般温柔地唤醒满怀期待的我们,惠灵顿一日游正式启程。漫步东方海湾,晨光倾洒在波光粼粼的海面,帆船与游轮静静停泊,宛如一幅静谧的水彩画。小红书上的网红跳水塑像近在眼前,挂满情人锁的情人桥在阳光下闪烁着浪漫的光芒,每一把锁都诉说着一段甜蜜的爱情故事。都说惠灵顿是 “风城”,可此刻轻柔的海风拂面,带来丝丝惬意,全无狂风呼啸的踪影,我们穿梭其中,用镜头定格每一帧美好瞬间。</p><p class="ql-block">离开海湾后,我们走进新西兰国家博物馆(Te Papa)。馆内,毛利人古朴的器具与工艺品,无声地勾勒出古老文明的轮廓;早期欧洲探险家的航海日志、移民生活的场景复原,交织成新西兰多元融合的历史长卷。一面斑驳的纪念墙尤为震撼 —— 它记录着二战时期,733 名波兰逃难儿童在此获得庇护与照料的往事,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是跨越国界的善意与温暖,无声诉说着人性的光辉。</p><p class="ql-block">我们还打卡了复古火车站,漫步维多利亚大学开放式校区,感受浓厚的学术氛围。最后来到标志性的蜂巢造型惠灵顿旧行政厅大楼。这座由苏格兰建筑师设计、建于 1969 - 1979 年的建筑,是新西兰议会建筑群的政府大楼,独特的圆形外观极具辨识度。毗邻的旧圣保罗大教堂建于 1864 年,以新西兰本土木材为材,哥特复兴式尖顶与蜂巢大楼相映成趣,一古一今,尽显城市独特魅力。</p><p class="ql-block">午后,我们登上惠灵顿观光缆车。12 元的往返票价超值,复古车厢缓缓攀升,城市与海湾的景致如画卷般渐次展开。抵达山顶,惠灵顿港湛蓝无垠,东方海湾白帆点点,兰桥公司的轮船在码头穿梭如织,蜂巢大楼与圣保罗大教堂镶嵌在鳞次栉比的建筑群中,远处群山与天际线缠绵交融。缆车博物馆珍藏着两辆 1900 年代的扶手车,诉说着百年轨道传奇;天文观察站延伸着人类对宇宙的遐想;纪念品店里毛利风格的木雕、骨雕工艺品,精致得令人挪不开眼。凭栏而立,咸涩的海风裹挟着阳光轻抚面庞,城市喧嚣与山海壮阔在此刻达成完美平衡。</p><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东方海湾华灯璀璨,热闹非凡。我们穿过繁华的 CBD 返回酒店。这一天,从历史探索到美景沉醉,每一幕都化作珍贵的记忆,深深烙印在心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