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安详文化,过幸福人生/第51期安详小课堂

洛阳安详小课堂

<p class="ql-block">风撕开春的最后一页日历</p><p class="ql-block"> 蝉鸣还未爬上枝头</p><p class="ql-block"> 阳光开始变得慷慨</p><p class="ql-block"> 把金色的绸缎铺满田野</p><p class="ql-block"> 麦穗悄悄弯下腰</p><p class="ql-block"> 与泥土私语着丰收的秘密</p><p class="ql-block"> 己巳年农历四月十六,天津路安详小课堂举行第五十一期共建共学。一个人原来可以放下所有的一切,回归内心,找到灵魂里的灿烂星空。</p> 本期学习内容 <p class="ql-block">第51期安详小课堂</p><p class="ql-block"> 咱们学习《郭文斌解读&lt;弟子规&gt;》第51集“室清墙净心亦净”。</p><p class="ql-block">请您反复诵读《弟子规》“余力学文”以下训喻:</p><p class="ql-block">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p><p class="ql-block">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p><p class="ql-block">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p><p class="ql-block">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p><p class="ql-block">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p><p class="ql-block">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p><p class="ql-block">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p><p class="ql-block"> 本集学习内容,重点有两方面:</p><p class="ql-block"> 1.“专注力和持久力”对于读书做事的收获和成功非常重要。其次,习文求学,有疑问当随时做笔记,有机会就要向良师益友请教,务必明白其中真义。</p><p class="ql-block"> 2.学习环境要“清、净、洁、正”,才能神清气爽、学乐融融,同时还要养成还原的习惯,珍重恭敬书籍,训练严谨和处变不惊的素养。</p> 相约小课堂 <p class="ql-block">  “给”有三个层面:第一给别人物质,第二给别人体力,第三给别人智慧。最有价值的“给”是点亮心灯,如果他的心灯没点亮,给他的钱越多,很可能会帮倒忙,他拿出去挥霍,损他的福。</p><p class="ql-block"> 今天周二,在这个充满爱意的日子,小课堂的家人和志愿者老师们再次相聚,沐浴书香,寻找安详。</p> 课前感恩 <p class="ql-block">  小课堂家人们端身正立,肃整衣冠,齐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唱《祖国颂》,满怀热情,爱国爱家,感动与幸福,徜徉在温暖的小课堂中。</p> 共学开启 <p class="ql-block">  本期我们继续学习《弟子规》“余力学文”篇。“方读此,物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告诉我们专注的重要性。郭老师讲,如果一个人兴趣点多,没有持久力做事是无法成功。从能量的角度讲,它是散射的,不能聚焦,不能置心一处。学习做事需要有打深井的决心,朝着一个方向掘进,古人讲因定开慧,学习的意义就是在培养我们“不动心”,人生旅途中,做到见新见异保持不动心,就不会因为诱惑犯错误。</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若做不到了“此未终,彼勿起”,他就会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常走半截路,常做半截事,最终一件事都做不完美。对应到生命成果,都是半成品;对应到生命周期,都是夹生饭。选定一本好书坚定读下来,甚至把它读一辈子就变成意识激光,就成功了。所谓的”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是强调了专一性。</p> <p class="ql-block">  “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讲的是学习方法,告诉我们读书不能急功近利,也不能松松垮垮,而要宽紧辩证。当你的功夫到了,自然一切疑惑就迎刃而解。学习不能一曝十寒,不能一蹴而就,不能搞跨越式发展,只有扎扎实实,脚踏实地才有成效。</p><p class="ql-block"> 老子讲,“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告诉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目标可以定高,视线放宽,但要从当下一步一台阶做起,就是强调了“功夫”在平时的概念。郭老师也讲到:“教育就是方向+习惯+功夫。”</p><p class="ql-block"> “宽为限”意味着大方向,“紧用功”意味着好习惯加生命密度,最后结果是“滞塞通”。</p> <p class="ql-block">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这句话告诉我们,习文求学有疑问,当随时做笔记。一有机会就向良师益友请教,及时解决问题,这是一种好学的精神,不耻下问的精神。</p><p class="ql-block">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告诉我们学习读书的环境一定要整洁。环境对一个人的心灵有投射作用,洁净的环境有益于使我们保持恭敬心,体现出有秩序感。因此房室要清、墙壁要净、几案要洁、笔砚要正。所谓“人能常清静,天地番皆归。”</p><p class="ql-block"> 美好的环境能调动人的学习心情,就像“花好月圆”容易引发人的诗情一样。</p> <p class="ql-block">  文化自信,文化自觉,要从文化敬畏开始。 ”磨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物偏实则是心偏,古人写字在磨墨时,磨姿不对,说明心就偏了;对字不恭敬,心就先病了。磨墨的过程就是练定力、静心、调心。</p><p class="ql-block"> “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有经典的地方就有圣人在,用洁净感来保持对它的一份恭敬。放书的时候一定要有个最合适,最恰当的位置,对我们和孩子就是训练还原处最好的办法。包括我们的衣服,其它物件要养成哪里取用归还原处好习惯,不仅节省时间,更多的是养成生命有秩序感。</p><p class="ql-block"> 当一个人养成事事还原,时时还原的习惯,他就能随时回到原点,最终回到第一故乡。</p> <p class="ql-block">  “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这是古人对一个孩子严谨性、处乱不惊的一种素养的训练。既使有再着急的事情,也要把书本放好,不可乱扔。一本书损伤了,要进行修复,对书的一种珍重感。</p><p class="ql-block"> 这句训喻告诉我们,要爱惜书籍,书籍是智慧的承载者。对书籍怀有敬意,就是对生命怀有敬意。</p> 共读安详 <p class="ql-block">  从书中汲取安详的力量,再将这份力量传递到生活的点滴。我们开始懂得放慢脚步,用心感受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聆听鸟儿的鸣欢;学会以温柔善意对待身边的人,化解矛盾,传递温暖。共读安详文化,让我们不仅收获了内心的宁静,更收获了与他人和谐相处的智慧。</p> 共振能量 <p class="ql-block">课间拍拍操</p><p class="ql-block">对不起!请原谅!</p><p class="ql-block">谢谢你!我爱你!</p> 心灵共振 <p class="ql-block">  安详就是回到我们“自身”,回到当下,回到细节;坦然地活着,健康地活着,唯美地活着,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地活着,喜悦着,快乐着,幸福着,满足着。</p><p class="ql-block"> 这一刻,书本不再是冰冷的铅字,而是流动的清泉,在彼此心间奔涌。我们交换着感悟的星火,任安详的力量在对话中生长、蔓延,直至将每个人的心灵都浸润成一片静谧而丰饶的原野。</p><p class="ql-block"> </p> 共创美好 <p class="ql-block">蓝天行动</p><p class="ql-block">时时节约,日日擦地</p><p class="ql-block">无我利他,全心全意</p><p class="ql-block">擦出蓝天,洁净大地</p><p class="ql-block">同心同愿,世界美丽</p> 学习心得 <p class="ql-block">第一次来到小课堂的张辉老师心得感悟:</p><p class="ql-block"> 1.对所读之书要抱有敬仰感,崇敬感。读书要专一才能深入,就如打深井一样,这样可以把能量都集中到一个点上。</p><p class="ql-block"> 2.读书的环境对于一个人很重要。一个美好清净的环境,可以调动人的学习心情,可以心境互补,环境本身的美好可以投射心灵,使自己一直保持内在和外在世界的相连,最终唤醒内在世界的清净洁正。</p><p class="ql-block"> 祝木白练字越来越好!祝大家常享安详,福寿安康!</p> <p class="ql-block">优秀的志晓老师学习分享:</p><p class="ql-block">今天参加安详小课堂,学习51集《室清墙净心亦静》,我学到了:</p><p class="ql-block">一 :如何读好书?</p><p class="ql-block"> 三到读书法:心到,眼到,口到</p><p class="ql-block">二 :一辈子念叨一句话变成意识极光受益一辈子!读一百本书不如把一本书读一百遍!学精细,学精髓!</p><p class="ql-block">三 教育就是方向,习惯➕ 功夫!这也是把一件事做好的秘诀!庖丁解牛,卖油翁,铁杵成针,水滴石穿,没有谁是投机取巧成功的!</p><p class="ql-block"> 谢谢大家,我爱大家!</p> <p class="ql-block">睿智的玉晓老师今日学习收获:</p><p class="ql-block"> 过去两年内,与外孙女共同沉浸于安详文化与木白书国学书法的学习之中。怀着“总想把最好的都给孩子”的急切心情,但凡遇见优质学习资源便悉数引入,却忽略了孩子的吸收节奏,反而陷入贪多求全的困境。</p><p class="ql-block"> 今日重读《弟子规》中“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方如醍醐灌顶。原来真正的教育之道,在于专注深耕而非广撒薄收。与其囫囵吞枣,不如将经典反复研读,让智慧真正沉淀为成长的养分。未来的学习规划里,将以《弟子规》《了凡四训》为根基,陪伴孩子在经典中深挖厚植,打造坚实的文化根系。</p><p class="ql-block"> 尤为触动的是“读看毕,还原处”这一训喻。看似简单的物品归位习惯,实则蕴含着秩序与责任的深刻内涵。无论是塑造孩子的自律品格,还是构建家庭的和谐氛围,乃至维持单位的高效运转,这种“物有定位”的思维都至关重要。往后会将此作为家庭教育的重点,以小见大培养孩子的秩序感与责任感。</p> <p class="ql-block">尊敬的王老师:</p><p class="ql-block"> 您以“真学、真做、真行”的躬耕之态,诠释着安详文化的深邃内核,实为令人敬仰的表率。跟随安详文化的日子,恰似手握一把开启幸福之门的密钥——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心灵的蜕变之旅。如今能敏锐觉察内心的起心动念,学会在念头初生时及时转念,即便面对不如意之事,能够及时转换。这份心境的蜕变,让生命状态持续焕新,能量层级稳步攀升,如今已达750级“都一样”境界。您知行合一的精神,是我们前行路上最明亮的灯塔,指引着大家在修心之路上笃定前行。</p> <p class="ql-block">智慧的红霞老师学习收获:</p><p class="ql-block">今天学习郭文斌精讲弟子规第51集《室清墙净心亦净》</p><p class="ql-block">我学到了:</p><p class="ql-block">1 学习的方法:要有专一性</p><p class="ql-block"> 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p><p class="ql-block">读《道德经》,《论语》《弟子规》即是与圣贤为伍。有经典的地方就有圣人在,一句良言受益一生!</p><p class="ql-block">2 好学的态度:</p><p class="ql-block"> 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p><p class="ql-block"> 心里有疑问,赶快记下来,遇到长者,贤者赶快去问,这是好学的态度。</p><p class="ql-block">3读书的环境</p><p class="ql-block"> 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p><p class="ql-block"> 环境对人有诱导,引导性,对一个人的心灵有反投射作用,洁净的环境让人有敬畏心,让人安详。</p><p class="ql-block"> 祝木白练字越来越好!祝大家常享安详,福寿安康!</p> <p class="ql-block">大爱的晓莉老师学习收获:</p><p class="ql-block">今天学习《郭文斌解读&lt;弟子规>》第51集《室清墙净心亦净》---心得感悟</p><p class="ql-block"> 1.读书的方法:定、静、安、虑、得</p><p class="ql-block"> 2.“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老师讲到读书要专一,专注。读一本书读一辈子,就变成了写书的人了。学习的意义就是培养“不动心”。运用到做事上,就是专注做好一件事,全心全意去做,一定能做好。而我们现在往往陷在做事急于求成,急于要结果,急于让孩子今天学了,明天就会,总想抓住的太多,心神分的太散,耗费了大量时间精力,结果不如人意。“行由不得,反求诸己。”需要修内省的功力,才能提升自我觉知的能力,把握好人生的大方向。</p><p class="ql-block"> 祝木白练字越来越好!祝大家常享安详,福寿安康!</p> 大家长引领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课程总结提练,王老师都似一位智慧的引路人,将晦涩的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人生哲理,字字珠玑,眼神中满是对我们成长的殷切期盼。那温柔的话语,如同潺潺溪流,淌进我们心间,智慧的种子在我们心底悄然生根。</p><p class="ql-block"> 王老师的大爱,是润物细无声的奉献。她用鼓励的眼神、暖心的话语,给予我们无尽的勇气和力量,让我们在学习的道路上不惧风雨,勇往直前。</p><p class="ql-block"> 感恩王老师,以智慧为灯,照亮我们寻找幸福,寻找安详之路;以爱为帆,助力我们成长乘风破浪。她的引领,如同一束光,让我们在文化与品德的成长之路上,行稳致远,熠熠生辉。</p> 力行提示 <p class="ql-block">本期践行提示:</p><p class="ql-block"> 1.专注读诵一部或一段经典,体会圣贤真意,如遇疑问则札记求教。</p><p class="ql-block"> 2.整理书柜或学习桌,让居室净美舒适,培养“还原”的习惯!看看自己收拾后井然有序的环境能保持几天。</p> <p class="ql-block">  主讲人:郭文斌老师,1966年生,宁夏西吉县人,宁夏自治区文化文史和学习委员会副主任,宁夏作协主席,宁夏文联兼职副主席,银川市文联主席,《黄河文学》主编等。著有畅销书《寻找安详》等。长篇《农历》获“第八届茅盾文学奖”提名奖。短篇《吉祥如意》获得“鲁迅文学奖”;散文《永远的堡子》获“冰心散文奖”。部分作品被翻译成外文。</p> 小课堂地址 <p class="ql-block">谢谢您!我爱您!</p><p class="ql-block">天津路寻找安详公益小课堂</p><p class="ql-block">学习时间:</p><p class="ql-block">每周二上午9:00~11:00</p><p class="ql-block">学习地址:</p><p class="ql-block">凤凰大厦607房间—鹤鸣书房</p><p class="ql-block">联系人王老师:13592099203</p><p class="ql-block">审稿:洛阳安详志愿者团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