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历代帝王庙始建于明朝嘉靖九年(1530年)。</p><p class="ql-block"> 它是明清两朝祭祀三皇五帝、历代帝王和文臣武将的皇家庙宇,1996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 历代帝王庙始终以三皇五帝为祭祀中心,体现了三皇五帝崇高的祖先地位;庙中入祀人物不断增多,到清乾隆时期,在景德崇圣大殿内供奉三皇五帝和历代开国帝王、守业帝王188人的牌位,在东、西配殿供奉历代文臣武将79人的牌位。</p><p class="ql-block"> 历代帝王庙占地21500平方米,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整体布局气势恢宏,显示了皇家庙宇的尊贵和气派,为中国古建筑精品。</p> <p class="ql-block"> 历代帝王庙,坐北朝南,规模宏大,寺内建筑布局分为中东西三路,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琉璃影壁、木牌楼(已拆)、大门、钟楼、景德门、景德崇圣殿等建筑,两侧建有配殿。景德崇圣殿是历代帝王庙的主体建筑,其规格仅次于故宫太和殿。</p> <p class="ql-block"> 历代帝王庙是中国现存唯一一座专门祭祀历代帝王的庙宇。它不仅反映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而且也体现了中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一脉相承的历史特点。此外,对于研究古代建筑、封建典章制度具有较高的文物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 历代帝王庙,是明清两代用于祭祀历代帝王和功臣的地方,自明太祖朱元璋开始修建,至乾隆时期最终确定祭祀的帝王为188位。</p> <p class="ql-block"> 朱元璋时期,最初的祭祀名单只有16位:</p><p class="ql-block">伏羲、神农、黄帝、少昊、高辛、唐尧、虞舜、夏禹、商汤、周武王、汉高祖、光武帝、隋文帝、唐太宗、宋太祖、元世祖</p><p class="ql-block"> 至洪武二十一年,公元1388年,朱元璋将隋文帝从祭祀之列撤出。</p> <p class="ql-block">康熙大帝的智慧与襟怀</p><p class="ql-block">非同寻常,不愧明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