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源滨与太极洞

夷水古风(贺孝贵)

胡源滨,字海楼,号贝易山人,恩施市三岔乡人,清光绪年间恩科进士,曾任翰林院孔目(清代翰林院设孔目二人,满汉各一人,文书事务类官员)。卸任返乡后,热衷于地方社会活动,创立乡贤局,著《乡贤局全书·人生必读》6卷,刊行乡里,并以此为教材讲学授课。<br> 光绪辛丑年(1901年)重阳节,胡源滨与友人游览时,发现穿孔山石洞,被其景色所迷,筹资于当年动工在洞后建留仙阁,洞前建文昌楼,洞上建会仙桥,洞下建读报亭,亭外建洗心泉,癸卯年(1903年)竣工,命名太极洞。<br> 太极洞位于今三岔乡三元村设塘坪组,原建筑大多不存,恩施市文物管理所进行地面文物普查时,仅见:在一道山坳前的石灰岩壁离地面8米的地方,凿一高80厘米、宽120厘米的平面,从左至右镌刻“太极洞”3个大字,每字30厘米见方。沿山坳前行10多米,有一天然形成的石灰岩溶洞,即为太极洞,洞宽30米,深15米,呈椭圆形,洞底有一穿洞。洞中有残存的石门,高2.7米,宽1.6米,门框上刻对联一副,上联:“乡人好之同归于善”;下联:“贤者乐以且住为家”;横批:“别有天地”。<div>  洞门两侧分别立有石碑,保存完好,有刻于清光绪29年和32年的石碑4块,记载建设太极洞的经过、捐资者姓氏及数额、《乡贤总局公议章程》等。落款均为“恩进士翰林院孔目海楼胡源滨”。(原载2005年3月16日《恩施晚报》)</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