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采风】(122)《5·12走进气象局 聆听气象与生命的共鸣》

飘红

<p class="ql-block"><b>题记:当防灾减灾的钟声与气象万千的智慧相遇,一场跨越自然与科技的对话,在岁月里镌刻下守护生命的永恒印记。</b></p> 🪷🪷🪷🪷🪷🪷🪷 <p class="ql-block"><b>在5月12日这个特殊的日子,全国防灾减灾日的钟声敲响,我和江城驿站的部分美友们有幸走进了湖北省气象局,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参观之旅。</b></p> <p class="ql-block"><b>当踏入湖北省气象局的那一刻,一种庄严而神秘的氛围扑面而来。展厅里,一幅幅图片、一段段视频,无声却有力地诉说着气象科学的发展历程与重大意义。选择在5月12日这一天开展此次参观活动,有着深刻的意义。它时刻提醒着我们,要永远铭记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那惨痛的教训,那场灾难带走了无数生命,摧毁了无数家园,让我们深刻认识到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气象与气候变化息息相关,而这一切都紧密围绕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防灾减灾作为人类与大自然博弈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关乎着每一个人的生命安全和社会的稳定发展。</b></p> <p class="ql-block"><b>在参观过程中,最令我惊叹的是我国气象事业的飞速发展。从过去简单的人工观测和经验预测,到如今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应用,天气预报的准确率已能达到百分之九十以上。这一巨大跨越,不仅是科技进步的体现,更是无数气象工作者辛勤付出的成果。通过工作人员的讲解,我了解到气象科学在民生、工业、农业、国防等领域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民生方面,精准的天气预报让人们能够提前做好出行、生活安排;在农业领域,气象信息指导着农民适时播种、收割,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在工业生产中,气象条件影响着生产安全和效率;而在国防建设上,气象数据更是战略决策的重要依据。</b></p> <p class="ql-block"><b>同时,我也深切体会到了气象工作人员背后的艰辛。他们日夜坚守岗位,无论严寒酷暑,都要确保气象数据的准确收集与及时传输。那些在偏远地区观测站工作的人员,远离家人,默默奉献,为气象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他们的付出,让我对气象工作者充满了敬意。</b></p> <p class="ql-block"><b>参观结束后,我们围坐在会议室里,一场热烈的讨论随即展开。美友们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每个人的话语中都饱含着对此次参观的震撼与感悟。作为大多首次深入接触气象行业的退休人员,大家纷纷感叹气象工作在防灾减灾中的“定海神针”作用——原来一次精准的暴雨预警,能挽救无数生命财产;一份及时的寒潮预报,能守护万千农户的希望。更让我们心潮澎湃的,是对我国气象科技实力的自豪。从依赖国外数据到自主研发卫星监测系统,从人工观测到AI智能分析,中国气象事业的每一步跨越,都印证着“科技为民”的初心。有人激动地说:“亲眼看到这些,才知道咱们国家在与自然博弈中,已经有了这么坚实的底气!”</b></p> <p class="ql-block"><b>此次参观活动,能够顺利开展,离不开曾经在气象局工作的美友鹿鸣老师的努力。他为我们争取到了这样难得的机会,让我们这些退休人员在晚年还能不断学习新知识,拓宽视野,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不仅提供了这高大上的活动,还自已出钱为三十多人提供午餐,这份情谊让我倍感温暖和感激。此外,也要感谢江城驿站的大强、草色两位主持人,是他们搭建了这个丰富多彩的文化交流平台,让我们有机会参与到各种有意义的活动中,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共同享受文化与知识带来的乐趣。</b></p> <p class="ql-block">这是陆铭老师主持统稿《新中国气象事业70周年纪念》湖北卷的书籍</p> <p class="ql-block"><b>这次参观湖北省气象局的经历,不仅让我对气象科学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让我深刻认识到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性。在未来的生活中,我会更加关注气象信息,积极学习防灾减灾知识,并将这些知识传递给身边的人,为构建安全和谐的社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相信,在众多气象工作者的努力下,我国的气象事业必将不断发展,为人民的幸福生活和国家的繁荣昌盛保驾护航。</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