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书中阐述到现代硬笔书法的历史比软笔的书法要要早很多。广义上说,硬笔书法是从<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甲骨文时期</span>开始算起的。</p><p class="ql-block">一、“古代硬笔书法”</p><p class="ql-block">1.我们的祖先用石块、骨刺等尖锐物在龟甲兽骨上刻,无不显示着先民对求美求新的光芒。</p><p class="ql-block">2.敦煌文献中保存下来的两万多页的硬笔写本包括地契、经卷、书信等。其字体的结构停匀,笔画粗细划一,给人感觉是用竹、木、骨、角等材料削笔蘸墨而成。</p><p class="ql-block">二、“现代硬笔书法发展简史”</p><p class="ql-block">任何一门艺术的产生都跟创造它的工具有关。硬笔书法是伴随钢笔的发明传入中国的。世界上第一支钢笔是由荷兰人于1656年发明的。</p><p class="ql-block">那中国是怎么开始硬笔书法的呢?</p><p class="ql-block">在旧中国清政府的闭关锁国政策以及重农业轻科的国体特点,加入了西方列强的工业产品。开始思索“师夷长技以制夷”。对于习惯使用毛笔的中国人,看到钢笔书写时的便捷,打开了国人的眼界。随后,铅笔、圆珠笔等硬笔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陆续传入中国,渗透到各个阶层。</p><p class="ql-block">1935年,陈公哲书写并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印刷的《一笔行书钢笔千字文》是目前可知的第一本钢笔字帖,此帖以蘸水笔写就,格式采用传统的竖写式(由此也可看出硬笔书法此时还没有找到自己的表现形式,还只能模仿毛笔)</p><p class="ql-block">但由于是第一本硬笔字帖,其开山之作的作用与影响不可低估,催生了各大硬笔书法名家出书。</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1949年新中国建立</span>,政通人和,百废俱兴,钢笔书法成了社会时尚。尤其是周恩来总理在1958年1月的全国政协会议上所做的报告中明确地指出“书法是一种艺术”使得书法家们在这种良好的社会环境中增加创作热情。</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 25, 25);">“文化大革命”书法作为四旧也受到了批判。但是在当时通信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很重要的方式,在这些信札中,书法名家和普通大众各显其能,用硬笔书法传递着人与人之间弥足珍贵的温情,也成为硬笔书法发展史上的一段非常独特的记忆。</span></p><p class="ql-block">“文革”结束后,国家迈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方方面面逐渐与发达国家先进科学的事物接轨。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庞中华老师从一名地质工作人员变成了家喻户晓的硬笔书法家,出版了《谈谈学写钢笔字》一书,后又开展讲座,成立“中华钢笔书法中心”,后又成立“中华书法学院”,经他带头倡导和呼吁,加上其他书法家的协助参与,神州大地顿时掀起了一浪又一浪的持续二十年的硬笔书法热潮。</p><p class="ql-block">任何事物都有兴衰,硬笔书法在当今社会电脑被大面积普及使用,“无纸化办公”成为时代的潮流,也受到了极大的甚至是致命的考验和挑战。</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