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羽心理剧社:学习倾听和共情,做一回小小咨询师

灵波微步

<p class="ql-block"> “如果你妈妈有个闺蜜是心理咨询师,当你有烦恼的时候,可不可以找妈妈的闺蜜做心理咨询?”孙老师问心羽心理剧社的同学们,“会,是因为什么?不会,又是因为什么?”5月13日下午,本学期第6次社团活动,心羽心理剧社学习和实践《心理咨询中的常用谈话技术以及心理咨询的伦理守则》。</p><p class="ql-block"> 一段热身活动《十巧操》后,孙亚灵老师首先介绍了学校心理辅导中心日常咨询的流程,填写咨询预约单——投进学校心理信箱——按照约定的时间来到心理辅导中心找老师咨询,或者老师在的时候直接推门咨询。</p><p class="ql-block"> 咨询的时候为什么要放一盒抽纸? 两把椅子为啥要呈90角摆放?做咨询之前要做好哪些准备?怎么拉近与来访者的距离?怎么和来访者展开一段温暖而又贴心的谈话?</p><p class="ql-block"> 孙老师讲述了倾听、共情、积极关注、澄清、内容反应、情感反应以及参与性概括等基本技术,为了让大家明白,孙老师举了大量案例说明,还特意叫一个同学来配合坐上来进行示范。</p><p class="ql-block"> 在讲述了咨询中的保密、价值中立、知情自愿、避免多重关系、助人自助等基本原则后,孙老师又讲述了保密例外的情况:“来访者有伤害自身或伤害他人的严重危险,未成年人等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受到性侵或虐待,法律规定需要披露的其他情况等,遇到心理危机情况,必须以生命为上为原则,突破保密原则”,同时她也回答了上课前抛出的问题:“如果只是日常生活中倾诉一下烦恼,可以找妈妈的闺蜜咨询师,如果是正式的心理咨询,则需要考虑多种关系的干扰。”</p><p class="ql-block"> 讲解完碰到身边出现心理危机如何应对之后,孙老师选取心理学家亚瑟阿伦的36个问题,让大家两两结合模拟练习,训练倾听和共情的技术。</p><p class="ql-block"> 生命的故事再卑微也值得尊重,助人的生涯再平凡也值得追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个小时的社团活动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接近尾声,孙老师鼓励大家利用学习到的心理知识,自助助人,做一个心理健康的人,给周围的人带来帮助,也给自己带来更多收获和快乐。</p> <p class="ql-block">热身活动《十巧操》</p> <p class="ql-block">讲述倾听和共情技巧</p> <p class="ql-block">练习倾听和共情能力</p> <p class="ql-block">上台示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