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尔茨堡:米拉贝尔花园、莫扎特出生地与城堡大教堂之旅》

快乐的海盗

<p class="ql-block">穿过莫扎特音乐学院,就会来到了米拉贝尔花园。这里的空气里仿佛都弥漫着音乐的气息,让人不禁想起那位天才音乐家莫扎特。</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走进米拉贝尔花园,映入眼帘的是一个开阔的庭院景观。中央有一处喷泉,周围布置着精心修剪过的花坛和草坪,还有一些雕塑作品点缀其间。人们在这里散步或参观,享受着这片美丽园林带来的宁静与美好。</p> <p class="ql-block">米拉贝尔宫殿和花园始建于1606年, 是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为其情人莎乐美而建造,在迪特里希去世后由后继者更名为米拉贝尔宫殿(Mirabell Palace)。</p> <p class="ql-block">米拉贝尔花园是最受游客喜爱的拍照地,这里集聚了罗马雕塑、喷泉、花园、 迷宫的巴洛克式花园。</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花园中央有一座大型喷泉,不断向上喷射水柱使四周许多古希腊神话人物雕像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另外,米拉贝尔花园出名还有根据音乐剧《音乐之声》(Sound of Music)改编拍摄成电影中,修女玛丽亚带着孩子们欢唱“Do-Re-Mi”的地方。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网上搜图</p> <p class="ql-block">这是米拉贝尔花园里的飞马喷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米拉贝尔花园花园内景观丰富,飞马喷泉是其中颇具特色的景致。</p><p class="ql-block"> 在希腊神话中,飞马珀伽索斯象征着灵感与自由 。这座喷泉中的飞马雕塑栩栩如生,矗立在水池中央的岩石之上,周围碧水环绕,搭配花园内的绿树繁花、古典建筑,营造出浪漫而富有艺术气息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在米拉贝尔花园的一侧,我来到了侏儒公园。这里有一座石桥,两侧各有一尊狮子雕像守护着入口。背景是一片郁郁葱葱的树木与行人穿梭其间的小径,给人一种宁静祥和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米拉贝尔花园的侏儒公园,那些造型夸张的侏儒雕像背后有着特别传说。一种说法是,这些侏儒雕像的原型是当时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和他的情妇莎乐美·阿尔特所生的孩子们 。17世纪初,萨尔茨堡大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为情人莎乐美建造了米拉贝尔花园 。大主教与莎乐美育有多个子女,这些侏儒雕像可能是人们以一种夸张、艺术化的方式,来映射这一情况,甚至带有对主教私人生活的某种调侃或讽刺意味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米拉贝尔花园是世界十大最美花园之一, 旁边是米拉贝尔宫。电影《音乐之声》曾在此取景拍摄。这座半开的铸铁雕花大门门前是影迷的经典打卡地。</p> <p class="ql-block">音乐之声拍摄地也是我此行的目的地之一。</p><p class="ql-block">留影一张</p> <p class="ql-block">看远方最高处,即是萨尔茨城堡</p> <p class="ql-block">看到那么多的雕塑造型很好,不过都在变黑。</p><p class="ql-block">网上查原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雕像变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p><p class="ql-block"> 自然因素</p><p class="ql-block"> 风化侵蚀:长期经受风吹雨打、日晒雨淋,比如雨水冲刷会溶解部分石材成分,风携带沙尘摩擦雕像表面 ,致使其表面粗糙、受损,逐渐改变外观颜色。像花园里暴露在外的大理石雕像,在水和二氧化碳作用下,碳酸钙成分会发生化学反应,慢慢被侵蚀。</p><p class="ql-block"> 温度变化:昼夜和季节的温度波动,使雕像石材热胀冷缩,反复的伸缩会让石材内部结构出现细微裂缝,加速老化,影响颜色。比如冬季低温收缩、夏季高温膨胀,频繁交替下石材更容易变黑、变旧 。</p><p class="ql-block"> 生物作用:苔藓、地衣等微生物在雕像表面生长,它们分泌的酸性物质会腐蚀石材,其自身颜色也会附着在雕像上。鸟类粪便落在雕像上,其中的酸性成分也会对石材产生腐蚀作用 。</p><p class="ql-block"> 人为因素</p><p class="ql-block"> 环境污染:萨尔茨堡虽环境优美,但现代工业、交通等仍会产生污染物。如空气中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酸性气体,与雨水结合形成酸雨,腐蚀雕像。汽车尾气、工业废气中的灰尘颗粒附着在雕像表面,久而久之使其颜色变黑 。</p><p class="ql-block"> 游客影响:大量游客参观,人体接触会留下油脂、汗液等,其中的盐分和化学物质会侵蚀雕像。游客不文明行为如乱涂乱画、触摸等,也会损害雕像表面,加速其老化变黑 。</p><p class="ql-block"> 材质与工艺因素</p><p class="ql-block"> 材质特性:雕像所用石材或金属材质本身特性,决定了其耐久性和抗污性。如某些石灰岩材质的雕像,易受环境因素影响,比花岗岩材质更易变黑 。</p><p class="ql-block"> 工艺局限:当初制作雕像时的工艺水平,若表面处理工艺不佳,保护涂层不够耐用,就难以抵御外界侵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岁月悠悠,往昔的模样已被时光悄然改写,那些雕像再也难觅最初的风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步行道和街道隔离带上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萨尔茨河环绕新城区和老城区的过河小桥叫巴克小桥,大约三米宽。现在不少人称它为情人桥,桥的两侧栏杆都掛满了红色同心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桥下悠闲度假的人</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来到了莫扎特出生地。这里是音乐天才莫扎特的故乡,也是“指挥帝王”卡拉扬的故乡。站在这个充满历史气息的地方,我不禁感叹这两位伟大音乐家为世界音乐文化所做出的巨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莫扎特出生地是奥地利萨尔茨堡市粮食胡同9号。1756年1月27日,沃尔夫冈·阿玛多伊斯·莫扎特在此诞生 。莫扎特一家从1747年至1773年居住在这栋楼的三楼 。如今,这里是奥地利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也是莫扎特粉丝必打卡的景点 。萨尔茨堡位于奥地利北部,被阿尔卑斯山脉环抱 ,以保存完好的中世纪建筑和丰富文化遗产闻名,是莫扎特音乐才华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卡拉扬1908年4月5日卡拉扬在这里出生。奥地利的音乐家、指挥家,世界级的艺术大师,多次获得大奖,被誉为“交响乐之父"。卡拉扬曾到中国访问并指挥过中央乐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卡拉扬出生于一个富裕的家庭,的父亲是一名医生,也是一位单簧管乐手。卡拉扬从小就受到了音乐的熏陶。4岁开始学习钢琴,8岁起在萨尔茨堡的莫扎特音乐学院学习。卡拉扬在指挥舞台上活跃的70多年,带领过世界上众多顶尖的乐团。</p> <p class="ql-block">莫扎特广场</p> <p class="ql-block">萨尔茨堡的名字与音乐息息相连,这里不仅是莫扎特的故乡,也是卡拉扬的出生地。这座城市以其丰富的音乐文化而闻名于世,让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无处不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莫扎特广场</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莫扎特出生地,我们来到了萨尔茨堡城堡大教堂。这是一座17世纪初的巴洛克建筑,其穹顶壁画以繁复的金色线条勾勒出宗教史诗,阳光穿透云层,从彩绘玻璃中洒落,为壁画镀上一层流动的光晕。据说莫扎特曾在此受洗并担任琴师,这里见证了他音乐生涯的起点。</p> <p class="ql-block">从大教堂出来再穿过一条狭窄的门廊,便是卡皮特广场,这里有一个大金球,球上还站着一个假人,。有人说是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伽利略,也有人说是卡拉扬。</p><p class="ql-block"> 如此现代化的设计风格与这一片古典的巴洛克建筑摆在一起,感觉如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看到小金球。就离城堡入口处不远了。</p><p class="ql-block">电梯就在前方。</p><p class="ql-block">接下来的就是萨尔茨城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 4 28</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