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凝心聚力抓备考,砥砺前行提质量,为进一步强化毕业年级(学科)教学管理,优化复习策略,推动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经研究决定在北辛中学学院路校区召开2025年滕州市初中化学后期复习研讨会。</p> <p class="ql-block"> 研讨会由教育事业发展研究中心化学教研员郭薇老师主持,本次研讨会分为四个议程。</p> 一、锚定考点精耕细作
多维突破迎战中考 <p class="ql-block"> 首先是北辛中学吕晶老师从4个方面进行分享:夯实基础,构建网络;突破难点,强调能力;提升解题、得分能力;回归基础,强化能力。</p> <p class="ql-block">关于基础巩固,吕晶老师指出教材是中考命题的源头活水。秉持“以本为本”原则,引导学生降低重心,细致回顾化学基本概念、原理、方程式等基础知识,深入剖析课本核心内容,梳理内在逻辑,将课本知识内化为坚实的知识体系,从而灵活应对中考多样化的考查。</p> <p class="ql-block">在重难点方面,吕老师强调真题与模拟训练是提升学生应试能力的关键。训练中,着重规范学生化学用语书写,建立错题本并定期复习。教师精心收集各地中考典型题,分类汇总,运用“思维导图分析法”讲解,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知识网络。同时,通过限时训练,让学生适应考试节奏,合理分配时间。</p> <p class="ql-block">错题是珍贵的复习资源。指导学生建立完善的错题记录体系,标注错因与正解。定期组织复习错题集,针对易错题开展变式训练与同类拓展,如“含杂质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相关计算,让学生举一反三,以最小复习成本收获最大提分效益。</p> <p class="ql-block">培养学生“慢审题、细标注”习惯,圈画关键词,规避陷阱。针对图像题、流程图题,着重训练信息提取与分析能力。规范答题要求,确保化学用语书写规范、简答题条理清晰、计算题步骤完整,提升答题质量。</p> 二、凝心聚力 静待花开—_
2025中考备考策略 <p class="ql-block">来自滕州市尚贤中学的侯钦华老师,从复习策略,复习重难点和学生能力培养三个方面进行阐述。</p> <p class="ql-block">在复习策略方面对复习时间和考试安排进行了介绍,对于如何高效复习也结合自己学校的经验进行了分享,他们自己编制的复习导学案无论在题目设计还是题目新颖度上都结合学生真正的需要进行设计。</p> <p class="ql-block">针对复习的重难点,采用分层设计,在一轮复习中,他们采用全员编制的复习导学案,再结合中考复习丛书配套使用同步进行,在二轮复习中利用中考复习丛书中的专题复习进行定向训练。并且他们对复习结果进行了量化统计,取得不错的成绩。</p> <p class="ql-block">在学生能力培养方面,以具体的例子向大家阐述,针对二氧化碳和碱的反应,氧气的实验室制取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等相关实验操作题进行了讲解,还有中考复习中初中缺少的流程题也进行了补充。最后侯老师也向其他老师分享了自己的职业信念——做学生喜欢型的老师。</p> <p class="ql-block">现在是中考最后的冲刺阶段,我们就是学生的依靠,就是学生的主心骨,给出学生充足的信心,让学生感到自己就是最棒的,克服心理恐惧,中考势在必得!</p> 三、心“化”暖阳,照亮中考备考路——省统考背景下的化学攻略 <p class="ql-block">东沙河街道六合学校的孙霞老师,从省考背景下出发,以省考变革、复习现状、精准策略和冲刺规划四个专题进行分享。</p> <p class="ql-block">中考化学考情发生变化,新要求与趋势带来挑战与机遇。这些外部环境的转变,深刻影响教学方向,促使教师重新审视教学策略。</p> <p class="ql-block">当前复习存在四大核心痛点:</p><p class="ql-block"> 基础知识不扎实:学生对基础化学知识掌握不牢固,影响知识体系构建。</p><p class="ql-block"> 知识体系碎片化:所学化学知识零散,未形成系统、连贯的知识网络。</p><p class="ql-block">解题思维局限:学生解题时思维不够灵活,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题目。</p><p class="ql-block"> 学习动力不足:缺乏内在学习驱动力,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欠佳 。这些问题制约复习效果和学生成绩提升。</p> <p class="ql-block">针对复习痛点,提出 “精准策略:思维突破方案” 。从知识巩固入手,采用创新教学方法,拓展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内驱力,多维度提升教学质量与学生成绩。</p> <p class="ql-block">中考临近,仅有策略不够,需制定详尽合理的冲刺计划。聚焦 “冲刺规划:30 天决胜路径”,明确最后 30 天的备考安排,将策略落地实施,助力学生实现成绩飞跃,决胜中考。</p> 四、备考指导 <p class="ql-block"> 最后,郭老师做总结性发言,指出今年考试的情况以及接下来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对于考试命题,更侧重于基于情境提高问题质量,教学过程中注意一些经典性的教学情景。活动虽已结束,但它不是终点,而是新起点。愿我们带着交流硕果回归课堂,以教育先辈为灯塔,在平凡岗位坚守。让我们精心备好每节课,耐心陪伴每个学生,在中考这场 “大考” 中,带领孩子们书写精彩化学篇章,也为自己的教育生涯增添璀璨注脚。</p> <p class="ql-block"> “风物长宜放眼量,时光不负育人心。”此次活动重实际,找措施,明晰不足、研究学情、注重能力、提高实效,帮助所有老师们明晰了以往教学中的症结,为老师们以后的备考教学工作更好地开展有着积极地推进作用。</p> <p class="ql-block">撰稿:徐 冉</p><p class="ql-block">图片:徐 冉 </p><p class="ql-block">审核:郭 薇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