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昨天是护士节,我翻出一篇旧作,对白衣天使表示崇高敬意!</p><p class="ql-block"> 在南昌大学一附院象湖分院的CT4室门前,排队的人群中,我是第143号,却幸运地站在了队伍的最前头。忽然,一位约莫四十多岁的女子从后方匆匆赶来,焦急地说道:“我爸爸实在憋不住尿了,哪位好心人能让我爸爸先做检查?拜托了!”话音未落,CT室里走出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小伙子,可能是位助手,正准备收取预约单。我好奇地问她:“你爸爸是几号?”她答道:“147号。”年岁渐长,身体的不适愈发明显,想必她父亲早已被尿意折磨得苦不堪言,却仍强忍着。我深有体会,于是毫不犹豫地说:“让你爸爸过来吧!”她感激地连声道谢:“谢谢,谢谢!”白大褂小伙子又向我确认了一遍:“老人家,您真的同意让他先做?”我笑着点头,语气坚定:“当然确认!”随后,我让她的父亲先行,自己则退到了他的位置上。</p><p class="ql-block"> 做完CT后,我看见那父女俩坐在门外的长椅上交谈。他们同样需要进行CT增强检查,手背上还留着注射药物的针管,等待合适的时间拔针。当他们看到我时,父女俩异口同声地向我表达谢意,让我有些不好意思,连连回应:“应该的,应该的!”这种小小的善举微不足道,与医护人员日复一日的辛勤付出相比,更是不值一提。</p> <p class="ql-block"> 南昌大学一附院象湖分院的建筑令人赞叹,洁净、舒适、安静的就医环境,信息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以及先进的医疗设备,无不彰显着现代化医疗的魅力。这里的医护人员以关怀和呵护温暖着每一位患者,让人倍感信赖。我虽在此住院,举目无亲,却处处感受到亲人般的关怀。在南京、扬州等地疫情肆虐的当下,医院实施了最严格的防疫管理措施。医生和护士们戴着严密的口罩,虽然无法辨认他们的面容,但我能从他们的眼神中感受到医者仁心的光芒。作为一名曾经的医生,我与他们之间有着天然的亲切感。</p><p class="ql-block"> 消化内科的医生和护士们年轻而美丽,或许是口罩为他们增添了一丝神秘,尤其是那些护士小姐姐,身着洁白的衣裳,步履轻盈,笑容可掬,温柔地问候着每一位患者,宛如天使降临人间,让人赏心悦目。可惜的是,我竟一个也叫不出她们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 有一次,我夸赞一位为我打针的护士:“你的脾气真好!”她却笑着摇摇头:“我在家可娇气得很呢。”是啊,医护人员也是普通人,他们生活在烟火人间,有着自己的烦恼与忧愁。然而,为了给患者展现最美好的一面,他们将所有的不快深埋心底,用微笑和耐心迎接每一位患者。</p> <p class="ql-block"> 前天傍晚,我在打点滴时突然感到不适,心跳加速,浑身冒汗,呼吸急促。一位护士闻讯赶来,迅速为我测量血糖,轻声说道:“血糖四点四,有点低,您别紧张,我会处理好的。”她果断暂停了氯化钾和氯化钠的点滴,提前为我输注葡萄糖,还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一根棒棒糖,剥开包装纸递给我,温柔地说:“吃了棒棒糖就会好些,您快吃吧!”她的声音轻柔,神态亲切,就像母亲对待孩子一般。</p> <p class="ql-block"> 她们的工作忙碌而紧张,如同战场上的战士一般。除了精心护理病人,还要负责楼层大门的开关,严格控制人员进出。今天出院前,我特意从医院商场买了十根红彤彤的棒棒糖,交给了其中一位护士,说道:“前天,你们的一位同事给了我一根棒棒糖,这件事让我非常感动,可惜我不知道她是谁。这十根棒棒糖就是我的感谢信,请你转交给她,或许还有其他病人也需要棒棒糖。”她眼中带着笑意,朝我点了点头:“谢谢!我一定转告。”那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天使的微笑,温暖而动人。</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写于2021年8月5日夜)</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