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牛背上的时光</span></p><p class="ql-block"> □ 瑞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5月13日上午,外甥永康在老家外公屋里看望外公。他说,外公状态还好,也说到了外公的其他方面的表现。今年,父亲96岁。父亲尽管躺在床上生活,但表现依然坚强。不管怎样坚强,但岁月不饶人,父亲的背部也已经缩水了,瘦小了。于是,我又想起了小时候,坐在牛背上,紧抱住父亲那壮实的身躯,零距离贴着父亲的背部,随着父亲去参加生产劳动的难忘情景。</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六十年代末,当我还在小学低年级读书的时候,父亲经常拉着牛车在自留地劳作。记忆中,我常常坐在牛背上跟父亲一起去田里。牛背上的童年带给我有趣、充实的回忆。</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一坐上牛背,父亲为了防止瘦小的我萌生睡意摔下来,总是会一路和我说笑。在上坡或者下坡时,父亲就会用他那双大手将我紧紧搂住,直到牛车走在平坦的路面时才松手。父亲常常说到牛,他说,牛是村民的朋友,劳苦功高,人类要关爱它。在喂食方面,晚上可以给点新鲜嫩绿的草,或用温水煮红薯……</p> <p class="ql-block"> 记得每次去自留地,都要经过一条十多米的田间路,一旦下过雨,这条路就泥水坑洼,十分难行。牛车经过泥泞路时,父亲总是先从牛背上把我抱下来,等他把车拉过去停放好,才返回来抱我过去,重新坐在牛背上。有时,父亲相信自己的判断力,干脆直接拉着牛车过田间路。只见他调控着牛的步子,使力踩紧车头,让牛自然平稳前行,直至安然经过。每当这样,我都心花怒放。有一次,去地里翻地、耙地,走出大约一公里时,天空突然乌云翻滚,电闪雷鸣,豆大的雨滴一轮接着一轮往下砸。父亲急忙停下牛车,赶紧一手牵着我,一手牵着牛,寻到附近一块低洼处蹲下,耐心地等到雨点停了乌云散去,才重新出发。</p><p class="ql-block"> 牛背上,不仅听父亲讲故事,他还教给我很多常识。他喜欢跟我说村里村外的地名,及发生在那个地方的故事。岭岗、白石岭、凤田、大冲坡、长应田、火烧公室、芒果园、毒屯、沟子头……这些地名我大多是在牛背上听到的。有时,父亲会把某个地名写在一张纸上,念给我听,教我认字。讲到岭岗时,父亲说他小时候去那里摘过竹笋、粽子藤、山果,还砍柴火,说岭岗是福山,资源丰富,是村民生活的宝藏之地。</p><p class="ql-block"> 在牛背上还经常听父亲唱山歌。父亲唱出来的山歌,调子婉转、缓慢、低沉,甚至伤感至深,《小孩挑箩》《夜空星子闪闪》《母亲起早做饭》等歌曲都是父亲常唱的。听多了,后来我也学会了很多山歌,闲下来就会哼几嗓子……</p><p class="ql-block"> 牛背上的童年是愉悦的童年,牛背上的课堂是我的第二课堂,现在回忆起来,觉得那是自己人生中重要的、难以忘怀的黄金时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2025年5月13日 星期二 四月十六 于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秀中社区)</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