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11.到达霍尔果斯市 进入哈萨克斯坦</b><br> 因克拉玛依住宿条件太差,我们放弃了给自己放一天假的计划,在国庆节当天,行驶将近600公里,赶到了霍尔果斯这个漂亮的边境城市。霍尔果斯,旧称尼堪卡,是较早的中俄贸易通道,新中国成立后,尼堪卡正式改称为霍尔果斯口岸,成为中苏贸易在我国西部最大的口岸,苏联解体后,成为了中国和哈萨克斯坦贸易口岸,2021年以来,从这里通关的中欧班列大量增加。<br> 霍尔果斯还是312国道和G30连霍高速公路的终点,终点位置就在口岸大门外,专门设立了两处供游客拍照留念的大型“奖状”式的道具,上面记载了你走过连霍高速和312国道的里程、时间等,确实挺好的,又是免费使用,所以拍照的人也比较多,有时候需要排队等候,这样难得来一次的地方,等一会儿也要拍张纪念照。<br> 因担心住宿条件像克拉玛依一样的情况再次出现,我们到了预订的“天华大酒店”后,先上楼去看了一下房间,如果不行就马上换宾馆,服务员热情的带着我们,乘快捷平稳的电梯到达5楼,走在宽敞明亮的楼道,听着轻柔的音乐,脚下是松软平坦的浅色地毯,两边墙上挂着精美的壁画,十分温馨,走进房间,干净整洁,清香宜人,各种设施齐全,让人非常满意,特别是这个酒店对面就是小吃街,而且距离霍尔果斯口岸也非常近,步行十几分钟就可以到达,这样的酒店值得我们多住一天。<br> 到小吃街补充了能量,回到房间舒舒服服的休息了一晚,第二天,精精神神的去了边境口岸,因为出来的时候都有准备,人人都带了护照,所以顺利的办好了过关手续,走出国门,进入了哈萨克斯坦境内。口岸是进出国门的通道,也是国家的“门面”,看着咱们国家这边的海关大厦、交易大厅、展馆等各种大楼,一栋栋非常有气派的建筑,而且人员往来也是进出不断,十分繁忙,哈萨克斯坦那边,一个不太大的广场,周边有两座低矮的交易厅,人员很少,极为冷清,偶尔有几个游人出入,也是中国人,倒是那个标志性的“雄鹰雕像”前,不断有人前来拍照,最吸引人的要数国门旁边的两个“免税店”了,里面的游客熙熙攘攘,络绎不绝,原来,这里的香烟、红酒、巧克力、糖果、小食品,不仅品种很多,而且价格非常便宜,尤其是中国的“中华”牌香烟,国内卖450元一条,这里仅卖160元,新品种“中华5000”,在这里也是160元一条,德国产的那种品牌烟(叫不上名字)一条仅售90元,巧克力的价格也是国内市场的三分之一,我本人是个伪烟民,平时也不怎么抽烟,儿子也戒了烟,但我女婿经常在外面打拼,烟很难戒掉,我想给女婿带上两条,我也留下一条,回去以后与朋友们相聚时带上,也算是不常见的货,三弟本身就是复吸的烟民,自然也会买些的,我们按照最高允许携带的标准,每人两条,总共买了8条“中华5000”,还偷偷多带了两条德国烟,虽然有点超指标了,但回去让同行的游客帮忙带过去,也是可以顺利过关的,再说口岸也是抽查,像我们这样的老年游客,饱经沧桑的脸上都刻着“好公民”的标识,一般也不会有人专门检查我们的。<br> 买到了满意的香烟、小食品等,又游览了哈萨克斯坦境内的广场,拍了照,顺利回到国内,心中挺高兴,就到小吃街,点了当地特色小吃“霍尔果斯汤粉”热热乎乎吃的也挺舒服,饭后,我随手打开了一盒新购买的“中华5000”香烟,想提前品尝品尝这个新产品的口感,随着包装盒的拆开,首先露出的是烟的过滤嘴,那一刻,我们都傻眼了,这种烟的过滤嘴不是中华烟的标准颜色:浅黄色,而是深紫色,我们当时也不了解这个品牌在国内也是这个颜色,只是感觉跟工作人员的“制服”是一个道理,正规部队应该统一标配,杂牌部队才是五花八门的,我们断定:这烟肯定是假的。总共1280元的香烟,80盒,全是假货,这实在让人懊恼,更让人无可奈何的是,口岸大厅有明文规定:在中国境内的商店购买的物品,如发现假冒伪劣产品,可以直接向海关投诉,但在哈萨克斯坦境内所购产品,如出现质量或欺诈问题,要去哈方投诉,我们在购买的时候还要靠翻译沟通,如果去投诉,肯定不会有人接待我们的,何况到那个部门去投诉也不知道,这让我们感到烦恼而又无计可施,连午觉都翻来覆去的睡不着……<br><b>12.三弟果断退换香烟 二次出境处理圆满</b><br> 回到宾馆,我为“假烟”的事,在房间里走来走去,三弟过来敲门,他也为此事琢磨来琢磨去,毅然决定,再一次出境,去找商家交涉,能退则退,不能退就换成正常牌子的中华烟,现在返回去还比较及时,一旦过了当天,服务员有可能更换,而且时间一长,人家有可能不认账,我们也是毫无办法的,我一听很有道理,佩服三弟变被动为主动的果断决策,我俩让老婆在房间休息,然后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口岸,再度出境。<br> 一天两次出境,又带了这么多的香烟,真担心海关不放行,三弟进入大厅之后,先找到工作人员,拿出香烟说明情况,申请再次出关,工作人员还真不错,通过一系列的身份核对、护照查验,最终准予放行,过了口岸,坐上区内摆渡车,直奔国门而去,下车后一路小跑到了这家店,还好,店家没有装作不认识我们,当我俩说明来意后,店家告诉我们:没有拆包装的,可以换,但不可以退,拆了包装的,不退不换,我们去的时候也有思想准备,退货的可能性不大,换成那种“正规的”硬盒中华也就知足了,这一次可不敢大意了,当场拆开验证,查看内外包装、过滤嘴的颜色、印刷清晰度,店内服务员还打开一盒让我们品尝了一下,直到感觉还可以,才换掉了那七条“中华5000”,带着“真正”中华牌香烟,进入国内,返回宾馆。<br> 若无三弟及时采取的补救措施,对这次的“假烟”事件,只能郁闷在心里,憋屈自己,回去之后让亲朋好友边抽烟边数落一番,没有想到三弟有胆有识,处理的如此圆满,以至于回到家之后,竟然没有人说我们购买的“中华烟”有什么问题。但让人哭笑不得是,回来后才听人说,国内正牌的“中华5000”香烟,就是那种包装,过滤嘴也是那种深紫色的,而且是500元一条,让我们哥俩咧嘴瞪眼的好长都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怪不得更换时那么的容易就办成了。<br><b>13.沿途景色美无限 突遇风暴心胆寒</b><br> 10月3日早晨,我们自认为多休息了两个小时,直到上午九点半,才走出宾馆去吃早餐,还担心都已经快上午10点了,会不会已经停止供应早餐了,走在大街上,发现到处是静悄悄的,没有喧闹的人群,也没有匆匆忙忙的上班人员,一家挂有“早点”牌子的小店,客人寥寥无几,厨师和服务人员也似乎刚上班不久,正在准备碗筷、小菜等,经询问饭店老板才了解到,原来霍尔果斯天亮的晚,九点多太阳才开始露脸,上午10点相当于内地早上的七、八点钟,我们所谓的“多休息了两个小时”,其实已经属于早早起床了,感觉挺有趣的,同一个“北京时间”还有时差,让我们第一次见到上午10点的“早晨”。<br> 离开霍尔果斯,前往石河子市,全程500多公里,途径“赛里木湖”景区,计划进去看看再走,但我们忘记了正是国庆假日“黄金周”,进景区的小车排起的长队,足有三公里以上,只能一米一米的往前挪,坚持挪到景区入口,又不能向前走了,工作人员说:里面的车满了,只能等里面出一辆,外面才能进一辆,估计要等两到三个小时。原来,排队进入园区的车辆,大都是在里面预订了住宿的,他们不用赶时间,而我们可耗不起,没有在这里入住的计划,只好在公园门口的掉头处,把方向打了一圈,回到公路上,继续前行。<br> 赛里木湖的环湖公路,本身就是一个景观,这段沿湖公路一侧是蓝色的湖水,另一侧是洁白的雪山,一条阳光下的银色公路,像丝带一样飘系在蓝天白云和烟波浩渺的湖水之间,车行其中只觉得没有在地面上,而是飘行在美丽的山水之间。十几分钟之后,一片乌云压了过来,瓦蓝的湖面渐渐变成了深深的墨蓝色,高高的雪山头顶也戴上了一顶黑灰色的毡帽,风吹云动时,阳光从云彩的缝隙中拼命挤出来,好像一盏盏舞台上的追光灯,投射在湖面,投射在山顶,使山水变幻的更加绚丽多彩,美的让人惊讶。<br> 不久,黑云越聚越多,看样子要下雨了,我们庆幸没有等着进入赛里木湖景区,不然,一定会被大雨“洗礼”的,正当我们洋洋得意时,突然前方毫无征兆的出现了一片立体的沙尘暴,像城墙一样的高耸,迎面扑来,根本没有任何应对的机会,“呼啦”一下,就将我们的车吞噬于沙尘之中,车窗外,几米的距离便什么也看不到了,只有沙粒撒向挡风玻璃的“唰唰”声,车子也随之剧烈晃动起来,或急或慢,或左或右,几乎失去控制,前后有没有车辆根本看不清楚,这种情况下,紧急停车是不可能的,不要说我这个二把刀紧张,就连经验丰富的三弟都不敢眨眼的紧盯着前方,连连说:“稳住方向!降低车速!稳住方向!降低车速”两个女人又一次吓的双手捂脸,眼睛都不敢睁开,这突如其来的的强风暴,让人心惊肉跳,车速降到了不足10公里,我还是紧张的不敢往前开,好容易等到风暴减弱,赶紧找了一个安全的地方停车,换上三弟驾驶,我坐到了副驾驶的位置上,心还在紧张的“砰砰”直跳,这又是一个让我难忘的沙尘暴中驾驶经历。<br><b>14.防走夜路缩减行程 提前出疆变更路线</b><br> 经过沙尘暴的袭击,加上出来已经快二十天了,身体和心理都不太好的弟妹已经产生了疲劳感,对继续旅游出现了抵触情绪,有些闷闷不乐,如果按原计划去南疆,估计最少还需要半个月的时间,路上还会有很多不可预测的情况出现,经与弟妹协商,她表达了想回家的愿望,因此我们决定改变行程,不再去环游南疆,沿途去看看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胡杨林,然后返回邯郸,这样虽然有些遗憾,但总能照顾到弟妹,为了整体行程的愉快和顺利,只能做出这样的选择。<br> 在返程的途中,我们也认真规划了一下路线,宁可在路上多停留两三天,也要避免跑夜车,基于这个原则,从石河子出发,全天仅安排了420多公里行程,赶到鄯善县住下,不再往前赶路,弟妹当时没有方向感,只感觉依然在“向前”走,没有往家走,出现情绪烦躁的现象,跟三弟吵吵着要回家,三弟怎么解释也不行,有时只能自己流泪,在鄯善住下的当晚,我们再次商量着改变计划,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和胡杨林都不去了,从鄯善出疆,直奔甘肃的瓜州,从瓜州到平凉,再到山西的临汾,四天回到邯郸。<br> 10月5日,我们从鄯善县的火车站小镇出发,将近700公里前往瓜州,由于气氛不佳,一路上没有了开心的说笑声,只有窗外急速闪过的草原、沙漠。有一段路上不断出现“注意横风”的提示,这在内地是比较少见的,就在我跟三弟讨论着这个“横风”究竟是个什么厉害角色时,忽然,车子就像被谁从侧面猛烈的推了一下,车头“忽”的就偏离了正常行驶的方向,三弟说了一句“横风!”马上就从副驾驶位置上坐直了身子,瞪大眼睛看着窗外,我也不由自主的降低了车速,好在后面没有紧跟着的车辆,车子晃了一下,方向也就稳住了,但还是有些像船一样一摇一晃的前行,我抓方向盘本来就有点僵硬,此时更不敢放松了,走了一段距离后,渐渐的有些适应了,也就没有那么紧张了,觉得横风比沙尘暴好对付多了,说实话,在实习期间就连续经历了山路、弯道、坡道、沙尘暴、横风等恶劣路况的考验,这个机会也是很难得的。<br> 到达瓜州,进入了甘肃省,终于走出了新疆,这趟新疆游也就结束了,仅仅走了北疆,确实是令人遗憾。因为弟妹的身体,只能草草结束。弟妹好像也看出了城市建筑、人们衣着打扮等风格没有那么浓厚的“疆味”了,情绪好了很多,到了服务区,她还下车去挑选了哈密瓜,看那挑瓜的熟练动作,还真像一个行家,连卖瓜的老板都伸出大拇指,夸她挑的哈密瓜肯定不错,打开之后,果然黄橙橙的又香又甜,口感极佳,三弟感叹的说:她如果能每天都是这个状态,那我该多有福气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