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阶段是儿童身体发育和技能发展极为迅速的时期,也是形成安全感和乐观态度的重要阶段。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他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 <i>心理健康知识</i></p> <p class="ql-block"><b>孩子可能出现的异常表现</b></p> <p class="ql-block"><b>情绪方面</b></p><p class="ql-block">烦躁、郁闷、焦虑、容易生气、爱哭闹等。</p><p class="ql-block"><b>行为方面</b></p><p class="ql-block">比平常更黏人、发呆不动、沉默少语、精神不集中、吃手、暴力倾向等。 </p><p class="ql-block"><b>生理方面</b></p><p class="ql-block">厌食、早醒、难以入睡、尿频、尿床、全身不适等。</p> <p class="ql-block"><b>幼儿常见心理变化</b></p> <p class="ql-block"><b>1.好动</b></p><p class="ql-block"> 主要表现在幼儿的注意力不能集中、情绪起伏大、自我控制的能力差等等的几个方面。具体的来说则表现为喜欢跑动、爬上爬下、或是离位走动、叫喊和讲话,引逗旁人的注意。</p><p class="ql-block"><b>2.焦虑</b></p><p class="ql-block"> 具体表现在幼儿缺乏自信、无端哭闹、食欲低落、过于敏感。具有这一状态的儿童对于陌生的环境表现为反应敏感,有担心害怕,甚至是惶恐不安的现象。常常表现为哭闹不停,担心被人嘲笑,对于尚未发生的事情有过分的关注,同时伴随有无根据的烦恼,对于日常微不足道的小事都表现得过分的焦躁。</p><p class="ql-block"><b>3.不良人际关系</b></p><p class="ql-block"> 人际关系主要集中在幼儿与父母、教师及同伴间的关系。在不良的人际关系中,幼儿与他人的互动总是表现为相互排斥、猜疑、攀比、攻击或独处,这样容易使幼儿产生粗暴妄为、任性霸道或不合群、怯懦孤独等行为和心理的问题。</p> <p class="ql-block">家庭心理教育误区</p> <p class="ql-block"><b>01 过分关心 孩子</b></p><p class="ql-block"> 过分关心容易导致孩子过度地自我为中心从而变得自私自利</p> <p class="ql-block">02 勉强 孩子做不能胜任 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p> <p class="ql-block">03 对孩子 太严厉 、渴求 甚至打骂 </p><p class="ql-block"> 打骂会使孩子形成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甚至导致反抗、残暴、说谎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p> <p class="ql-block">04 欺骗和无谓地恐吓 孩子 </p><p class="ql-block"> 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p> <p class="ql-block">05 对孩子 喜怒无常 </p><p class="ql-block"> 家长喜怒无常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p> <p class="ql-block">06 代替 孩子解决所有困难</p><p class="ql-block"> 要帮助孩子去分析他所处的环境,帮助孩子解决困难,而不是代替他们解决困难,应教会孩子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p> <p class="ql-block"><b> 家长可以这样做 </b></p> <p class="ql-block"><b> 01.倾听孩子,放下身段 </b></p> <p class="ql-block"> 成人总喜欢在孩子面前保持威严,用指责或命令式的语气来对待孩子,这常常让孩子难以接受。在面对孩子时真正放下身段,从内心尊重孩子,不要再用命令的口气跟孩子说话,将孩子当作成人一样给予尊重。</p> <p class="ql-block"><b> 02.修正期望,尊重孩子</b></p> <p class="ql-block"> 不要过分地苛责孩子,更不要用大人的标准来要求孩子,学会接受孩子的不足。同时,不要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孩子也需要被尊重。</p> <p class="ql-block"><b> 03.引导孩子,合理释放情绪 </b></p> <p class="ql-block"> 孩子的消极情绪家长不要去否认、压制、贬低、怀疑,而是要帮助孩子去接受、识别,然后再教给他们处理办法。如果孩子出现了负面情绪,我们可以先让他自己冷静下来,等孩子平静后,再回过头来跟他聊聊刚才的感受。</p> <p class="ql-block"><b> 04.创造机会,鼓励交往</b></p> <p class="ql-block"> 为孩子创造条件和机会,鼓励他们参加体育活动和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释放消极的情绪,培养自信心,发展兴趣爱好,提升交往能力,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塑造健全完美的人格。</p> <p class="ql-block"><b> 绘本推荐 </b></p><p class="ql-block"><b>我很善良</b></p> <p class="ql-block"> 父母可以在每天的生活细节中教会你的孩子与人为善。一个孩子如果能感受到善良和爱心,他就会意识到自己的价值,他就会将自己的善良和爱心延伸和传递下去,爱身边的人,爱小动物,爱小花小草。</p><p class="ql-block"> 最为重要的是,那些与人为善的孩子不仅能认同与喜爱自己,他们同时还会为自己创造一种良性的心理环境,这样他们更愿意和周围的人友善地相处,更加自如快乐地生活和成长。</p> <p class="ql-block"><b>做勇敢的自己</b></p><p class="ql-block"> 勇敢不是无所畏惧,而是明知害怕,还要勇往直前,即便开始的那一步最困难,也要鼓起勇气。能让一个害怕的人勇往直前,便是你的心中有爱,有爱便无惧了。害怕的小兔子心中正因为藏着友谊之爱,才最终让自己学会了勇敢。外面的世界,虽然是未知的,但是只有走出去,才能打开看世界的眼睛,最终它会打开你内心世界的大门。不管旁人如何看你,哪怕有流言蜚语,孩子,这一辈子,你只需要做勇敢的自己,拿出你的勇气过好你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b>把坏脾气收起来</b></p><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本可爱的书,不仅有趣,还十分具有教育意义。画得非常漂亮,采用大量明亮的红色、蓝色、黄色等,极具视觉冲击力,呈现了惟妙惟肖的小老虎,以及他发脾气时的愤怒情绪。书中的小老虎的脾气很大!如果事情没按他的想法来,他就大哭,但是这次,当妈妈说“把你的坏脾气收起来,否则……”的时候,小老虎不得不有所改变了。他应该把坏脾气收到哪里去呢?在给宝宝读这本书时,会让他看到发脾气的样子,也知道了小老虎是怎么控制自己脾气的,找到疏导自己坏情绪的办法,不哭不闹,不乱发脾气,有话好好说,才可以达到自己的诉求。</p><p class="ql-block"> 作为家长,我们可以借用书中推荐的小游戏,让孩子学会情绪管理的咒语"妈妈,我真的很生气",还可以在孩子察觉、认识情绪后,通过奖励计划调整孩子愤怒的情绪和行为,帮助孩子实现自我管理,提升情商。</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