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两天记录了孙女手掌结茧的事。</p><p class="ql-block">“五一”期间,我询问了几个孩子和十几个家长,他们都对练出老茧的行为不可思议。在他们的想象里,柔柔弱弱的孩子,根本不可能会喜欢那么高强度的运动,更不会容忍手上结出老茧。</p> <p class="ql-block">我有意查了些资料,想知道什么情况下会使孩子不惧苦、不怕累?什么东西能够支撑一个女孩子乐于展示老茧?原来都是多巴胺、内啡肽、催产素、血清素四种激素加速分泌的结果。</p><p class="ql-block">记住,不是仅仅是体内有这些种激素,而是有一些方式,可以加速分泌。</p><p class="ql-block">那么应该怎么样让它们起上作用呢?</p> <p class="ql-block">生成多巴胺,需要即时奖赏。电子游戏的过关斩将、赢过对手、即时加分,便是即时奖的一种。要求我们时刻关注孩子学习与成长,临门一脚时要有家长鼓励,得了好成绩要给予适当的肯定,某一方面超出别人要大力表扬等等,形成“兴趣、付出、回报”的即时奖励循环。</p><p class="ql-block">但是,有一个关键。奖励要对成果,才行动、无成果时,可以鼓励,动不动就“你真棒”,所有成果实现都是“你真棒”,这种奖励方法无效。</p> <p class="ql-block">内啡肽是一种靠兴奋情绪屏蔽累和疼的物质。我们可以理解为是“坚持”这种品质的物质基础。</p><p class="ql-block">当孩子需要时我们能给出一种快速对等的呼应,唤起他们神经的兴奋。比如孩子摔跤了,你迅速蹲下来给出与他眼睛平视状态下的安慰,就远远超过任何高声大嗓的指天怨地;比如孩子完成了此前恐惧的动作,你眼神里的欣赏,口里的赞誉,再加上他能听懂的分析,都是对他愿意再精进一步的动员。</p> <p class="ql-block">催产素,可能很少听说过,它往往产生在朋友加油声中,产生在亲人鼓励的眼神里,产生在团队的归属感里,在鼓励、肯定和信任中,最容易让人得到催产素。</p><p class="ql-block">前不久孙女英语考了100分,孙子在一边也表示出兴奋,并表示自己也要学姐姐能考100分,并且当奶奶给孙子在网上下单买礼物时,他点明要英语的故事书。小弟弟的表现很给力,让姐姐有了一种榜样的感觉,可能这远远超出大人们奖赏的效果,看得出孙女由衷的自豪。</p> <p class="ql-block">血清素是一种负责稳定的东西。我们有了一个小成就,做出了成果,都可能得到赞美,但是往往是说了就过去了,再过一天、两天,谁还能记得?体制内每年的表彰先进,学校里不吝名义的各种奖状,就属于此类,让受表彰者在长时间里拥有力量感。</p><p class="ql-block">家长今后可以把语言赞美换成小纸条,把拥抱留存为电子照,把高高树起的大拇指并发入微信,保存下来,达到可以时时翻看的效果,让所有积极的反馈,都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实现长效的回味和记忆,让孩子感觉到自己很棒,负责稳定的血清素也便会如影随形,给他们莫大支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