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海塘畔戴胜舞

小龙也是哥

在湖海塘湿地公园,总有一场场灵动的自然盛宴悄然上演。而其中,戴胜鸟的身影,宛如一首流动的诗,为这片生态乐园增添了别样的魅力。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向湖面,戴胜鸟便开始了新一天的生活。它们或在草地上悠闲踱步,用敏锐的目光搜寻着食物 它们的叫声清脆悦耳,“咕咕——咕咕——”,在湿地的上空回荡,为宁静的早晨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戴胜,依不同亚种体长26~28厘米,翼展42~46厘米,体重55~80克。在中国有广泛分布。中国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是以色列国鸟。 戴胜,有着独特的外形,棕红色的羽毛间夹杂着黑白相间的条纹,头顶那标志性的羽冠,平时收拢时显得低调内敛,一旦展开,便如同一把华丽的折扇,绚丽夺目。它细长而弯曲的喙,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工具,灵巧地穿梭于草丛和泥土之间,探寻着隐藏其中的昆虫和幼虫。凭借着高超的觅食技巧,总能在草丛和泥土中找到美味的食物。 戴胜鸟又名戴鵀,对“戴胜”这个名字,很多人感到莫名其妙。《禽经》曰:“鵀即首上胜也。头上尾起,故曰戴胜。”即指这种鸟头上戴着“胜”,所以叫“戴胜”。而“胜”就是指这种鸟头上的羽冠。“戴胜”的“胜”并非“胜利”之意,而是指某种首饰或装饰。 戴胜鸟却有个大缺点——身上散发难闻气味,类似腐肉或粪便味,甚至会让人恶心、呕吐或头晕。其臭主要有两原因:一是食物,作为食虫性鸟类,其食物中的有机化合物在消化系统分解后产生臭气,随呼吸和排泄散发;二是分泌物,尾腺分泌的尿酸盐,是种有强烈刺激性和很大臭味的自卫武器,会附着在羽毛上。<div>  所以,戴胜有“臭姑鸪”之称,但这还不算是戴胜鸟最难听的别称。在北方,戴胜鸟又叫“棺材鸟”。因为它经常出没于人烟稀少的破旧坟头、枯朽棺材之间,来回觅食。有些人以为戴胜鸟喜以腐尸为食,故对其十分厌恶,视之为不祥之鸟。其实戴胜鸟最喜欢吃虫子,总食量的88%都是害虫。它之所以经常在这些地方出没,很有可能是因为这些地方食物比较丰富而已。而戴胜鸟散发臭气,实际上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手段。</div> 戴胜鸟富有文化意义,在多国和地区被视为吉祥象征。 作为一种吉祥纹饰,戴胜鸟纹也经常出现在各种器物中。不仅金银器、绘画中出现了戴胜的形象,在陶瓷、丝织品等器物上也常常见到戴胜鸟的倩影。在千禧之年的2000年,中国金币总公司发行了中国珍禽彩色金银币系列,其中有戴胜鸟彩金、银币各一枚。正面图案是长城,背面图案是一只羽冠张开的戴胜鸟站立在玉兰花枝上。有“千年伊始,戴胜如意”的吉祥寓意。 唐代诗人贾岛专门写过一首《题戴胜》:“星点花冠道士衣,紫阳宫女化身飞。能传上界春消息,若到蓬山莫放归。”把戴胜鸟视为下凡的仙女和春天的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