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 为了更好地贯彻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党的教育方针,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深化湘东区班主任队伍的专业成长,提升班级管理水平,用智慧引领,用和美共育,为学生的全面发展铺设坚实的基石。慕“和美课堂”之美名,2025年5月9日,湘东区19名班主任老师赴长沙“和美课堂”之约,参加第二十三届全国中小学生班主任工作创新研讨会。观摩学习,潜心修学,汲取精华,求同存异,成己之美。</h3> <h3>冯长宏《校家社协同育人:班主任怎样做?》<br><br> 在讲座开始,冯长宏副院长首先和现场班主任就平时校家社协同育人工作中存在的困惑进行互动交流,接着以“提升社会协同力 共绘教育同心圆”为题开展了专题培训。冯院长从“为什么协同”“什么是协同”“怎么去协同”三个方面对校家社协同育人进行了深入剖析,结合具体案例,为参培教师打开了教育协同创新的新视野。冯院长还深入剖析了当前学生发展中存在的学习动力不足、生活能力欠缺、行为习惯待改善等突出问题,系统阐述了以"幸福教育"为核心的协同育人理论体系。报告创新性提出"三位一体"解决方案:通过家庭教育指导专业化、育人方式变革系统化、社会情感培养常态化,构建校家社协同育人新格局。这场研修活动为班主任老师们开启协同育人的崭新视界。</h3> <h3> 做有爱的老师,做有温度的教育,是新时代赋予教师的育人新方向。导师万平老师的主题讲座《班主任工作的策略》,万老师多年班主任和教学工作中致力于“点线面体”家校协同的构建、建立“家校直通车”促进个案儿童的转化策略以及班级文化建设等主要内容,在本次讲座主要交流了她的“三个一“即“一盏灯”(日记教学)“一辆车”(家校协同)“一座桥”(班级文化建设)的教育方法,用一个个生动的实例,来展现教育的温暖。<br> 作为一名班主任我们也应把握住班级管理和教育教学中的的多个点,从而穿成一条线,使之形成一个面。当然,这其中需要班主任与班主任的工作策略,需要不断的去思考。</h3> <h3>李迪《从教练型班主任到唤醒型班主任》<br> 在教育理念不断革新的当下,班主任工作面临新挑战与机遇。传统班主任管理模式逐渐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李迪老师分别从教练型班主任和唤醒醒班主任两个方面剖析,提出《十六字心法》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围绕这十六个字,利用具体案例,指导分析原因,提出四个问题和四个步骤,强调在实操过程中应当做到真实倾听、强有力提问和有效反馈。<br> 教练型班主任注重学生个体差异,以激发学生潜能和自主性为目标,掌握好沟通与倾听能力,做到有效沟通,对于沟通时的语言、肢体、面部表情等都要运用,耐心倾听学生想法需求,理解其情感心理状态,及时做好反馈指导。<br> 唤醒型班主任则是以唤醒学生内在动力、自主意识和对生命价值感悟为核心任务,关注学生精神世界,引导其自我认知、自我探索和自我实现,对学生而言,能激发内在潜能,使其成为学习和成长的主人,培养独立思考、创新能力和社会责任感。<br> 两种类型班主任是可以相互融合的,这既能为学生提供切实的方法指导和行为规范,又能关注到学生的内心需求和情感体验,全方位地促进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帮助学生在学业、品德、心理等方面都取得良好的进步。<br> 本次讲座为今后班主任工作带来新思路和方法,明确从教练型到唤醒型转变方向和重点。班主任要不断学习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专业素养和能力,真正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助力学生全面发展和成长。</h3> <h3> 刘永要老师的分享中,“爱”是一以贯之的核心。他讲述着与学生相处的点点滴滴,那些看似平凡却满含深情的瞬间,无不彰显出爱的力量。有个学生曾性格孤僻,在课堂上总是默默不语,刘永要老师并没有忽视他,而是通过一次次耐心的课后交流、一次次鼓励的眼神,逐渐打开了学生的心扉。从最初的抗拒交流,到后来主动找老师分享自己的小秘密,这一转变背后,是刘永要老师深沉而持久的爱。<br> 教育,首先是爱的事业,没有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们要更加细心地观察每一位学生,关注他们的情绪变化,用爱去包容、去引导,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爱的滋养下茁壮成长。</h3> <h3>郭玉良老师《班级自主管理的心理学智慧》<br><br> 在教育的广袤天地里,班级管理是一门艺术,而融入心理学智慧则能让这门艺术绽放出别样的光彩。<br> 名师郭玉良老师,巧妙运用心理学原理,仔细分析每个阶段孩子不同的心理特点,再结合身边事例,为我们展现了一场活灵活现的视听盛宴。 强调激发内驱力、让孩子自主成长,这个思路特别科学——教育不是填鸭式的灌输,而是像点亮一盏灯,让孩子自己找到前进的方向,听完让人特别有启发!<br> 让我们深刻理解到在班级自主管理中,唯有读懂不同阶段孩子的心理密码,才能精准唤醒内驱力,让成长真正发生。引导他们走向自主管理,班级也将成为一个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成长乐园。</h3> <h3>教育赋能:教师学习成果</h3> <h3>课堂即时互动</h3> <h3> 本次研讨活动以智慧育人为主线,为班主任专业成长注入多维动能:郑英老师以"教育向美而生"的理念重塑德育审美观,启发教育者以艺术化思维构建师生共美场域;万平老师分享的实用策略,为班级管理提供清晰路径;冯长宏老师指明校家社协同育人方向,助力整合资源。李迪老师提出的"唤醒型"角色转型,指引班主任从技能传授转向心灵启迪;刘永要老师构建的班级文化模型,突显价值观浸润在班集体建设中的核心作用;郭玉良教授融合心理学原理的自主管理策略,为班级治理科学化提供实证支撑。活动通过理论赋能与实践解码,有效提升班主任在课程设计、数字评价、活动创新等领域的核心素养,为新时代德育工作注入源头活水。</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