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达令港到歌剧院

中庸之元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下榻的酒店在悉尼市区西面的肯特街Kent Street,距达令港Darling Harbor不过两三百米。入住以后,我决定先逛达令港,然后沿滨海大道前往位于本尼朗角的悉尼歌剧院,参观那座举世闻名的澳大利亚地标,这样不至于浪费时间和旅游资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达令港,又叫情人港,位于悉尼市区西边,是休闲时尚的旅游胜地、悉尼最有代表性的地区之一。曾经的达令港是澳大利亚重要的对外港口,后来由于澳大利亚的经济中心迁至墨尔本,达令港沉寂多年,留下昔日的工厂、仓库和造船厂遗迹。20世纪80年代新南威尔士州政府开始“重建悉尼”,在达令港修建了规模宏大的商业中心、展览馆和国际会议中心,还修建了连接市区的单轨列车轨道,达令港一改往日颓唐的面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今的达令港已经从单纯的工业港口演变成一个开阔的海港公园。这里不仅有星城赌场、博物馆、野生动物园、购物中心、南半球最大的水族馆,还有多家购物中心、餐馆、酒店、咖啡馆和酒吧等。每逢周末,许多当地居民来到这里,享受悠闲快乐的时光;每逢节日,达令港还会举办大型狂欢活动,燃放五彩缤纷的焰火,为达令港增添了璀璨而浪漫的色彩。碰巧的是,在我离开悉尼的头一天晚上(2024年10月5日),就碰上了达令港的焰火燃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夜晚的达令港五光十色,灯火璀璨,有着丰富多彩的夜生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开馆于2012年4月的蜡像馆备受世人瞩目。馆里塑有妮可·基德曼、凯莉·米勒、休·杰克曼等澳大利亚出生的名人蜡像。还有Lady Gaga、迈克尔·杰克逊、莱安纳多·迪卡普里奥等国际影星、历史名人、政治家以及运动员等为原型的雕像,深受追星族的追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科克湾上的皮尔蒙特桥横跨整个达令港、连接港口的东西两端。该桥是澳大利亚工业史的象征,也是世界上仅存最老的电子控制旋转桥。当大型船只需要通过时,桥的中间部分可以平转九十度打开。桥头上竖立的Darling Harbor匾牌非常醒目。桥上彩旗飘扬,迎风招展,很有节庆氛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桥全长369米,可旋转部分近50米,由波希·阿兰设计。他一生设计了583座桥梁,大桥使用的木材桁架体系后来被全世界公认为“阿兰桁架”。如今,澳大利亚工程师协会已将皮尔蒙特桥列为“国家工程地标”。像我国兰州的中山桥一样,这座一百多岁的老桥现在已经关闭了汽车交通,成为一座专供行人使用的步行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站在桥上,可以看到港湾里停泊着银灰色的战舰,那里是澳大利亚海事博物馆。该馆是一个包含室内与室外展场的大型博物馆,于1991年建成对外开放。展览项目多达数千种,内容五花八门。伦敦的《星期日泰晤士报》曾把它评为世界上最棒的12座博物馆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展馆展出了很多具有历史价值的船只。其中最精彩的要数澳大利亚皇家海军的最后一艘巨型驱逐舰“吸血鬼号”,不仅气势恢宏,还可上船参观;还有能把参观者带进水下世界的退役潜水艇HMAS Onslow;还有库克船长巨大的“奋进号”原尺寸复制模型;还有19世纪的三桅帆船”James Craig”号,以及自1969年以来世界上最快的船“Spirit of Australia”号。在这里,你不需要潜入海底,就可以领略海洋奇观。除此以外,馆内还设有内容丰富的画廊和展览供游客参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位于达令港东南的悉尼中国城是整个南半球最大的一座,涵盖了周围六七条街道。随着华人社会的发展壮大,加上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悉尼中国城日渐成为澳大利亚一个重要的旅游和购物区。整个唐人街琳琅满目,有中餐馆、中医中药行、商行、中国书店、超市、礼品首饰店、旅行社等。各种招牌均用醒目的中文书写,下面用英文标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唐人街的旁边,还有中国广东省捐建的名叫“谊园”的中国庭园,沿着中式风格的游廊可以欣赏园内的人工湖和宝塔。“谊园”寄托了中澳两国人民对两国友谊长存的美好愿望,同时也展现了中国园林的精巧及艺术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览了U型的科克湾,便转身往悉尼湾方向走。滨海大道上有很多餐馆和酒吧,人来人往,非常热闹。此时正是春夏之交,阳光和煦,春风送暖。靠近海边的台阶上,坐满了晒太阳的人,他们或许是逛街累了的游人,或许是附近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在此午休,场面很是壮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道斯角是悉尼港湾最突出的一部分,连接市区与北部港湾的悉尼港口大桥从天而过。海边是岩石堆砌的堤岸,周围是宽大无比的绿茵草地,这里是悉尼岩石区的道斯角公园。公园里陈列着曾在十八世纪保卫悉尼免遭敌海军入侵的大炮。穿过道斯角,一眼就可以望见那座屹立在海上的白色建筑——悉尼歌剧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位于悉尼港本尼朗角的悉尼歌剧院是丹麦建筑师琼·乌特松献给世界的建筑瑰宝。据说建筑师的设计灵感来自疾驰于悉尼港的帆船,独特的船帆造型使其成为全球著名地标,也是悉尼、乃至整个澳大利亚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7年,悉尼歌剧院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入选依据为:悉尼歌剧院是20世纪重要的建筑作品。它代表了建筑形式和结构设计的多重创造力,一个设置在水景和世界标志性建筑中的伟大城市雕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悉尼歌剧院的建造并非一帆风顺。自1959年开始动工后,先后遇到复杂的技术问题和预算的资金问题,工程一再搁浅。前后经历了14年的时间,直到1973年10月,悉尼歌剧院才最终落成。落成典礼当天,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亲自来到悉尼,为歌剧院的落成揭幕。建成后的歌剧院以它洁白靓丽的造型赢得了世人的广泛赞誉与喜爱。</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悉尼歌剧院占地面积1.84公顷,总建筑面积88000平方米,坐落在距离海面19米的花岗岩基座上。由十块三组巨大“海贝”组成的歌剧院犹如即将乘风出海的白色风帆。整个歌剧院晶莹剔透的外墙上,共镶贴了一百多万块白色或奶油色的瑞典陶片。最高的壳顶距海面67米,相当于20层楼的高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整个歌剧院分为四部分:歌剧厅、音乐厅、剧场和本尼朗餐厅。其中最有名的歌剧厅和音乐厅各由四个巨大的“贝壳”组成。音乐厅是整个歌剧院最大的演出大厅,可容纳2700位观众;歌剧厅稍小,有1550个座位。其它两片“贝壳”覆盖着本尼朗餐厅,里面不仅可以就餐,还包括化妆室、图书馆、展览馆、酒吧、咖啡吧等,大小房间有900个之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处本尼角的悉尼歌剧院地理位置突出,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观赏。除了在悉尼港观赏和亲临歌剧院外,我还登上悉尼天文台的小山丘、爬上悉尼港口大桥、绕道去了麦夸里夫人角。在麦夸里夫人角的夫人座椅旁,我拍到了难得一见的悉尼港口大桥与悉尼歌剧院同框的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