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顺德博物馆原址在西山庙,于2013年迁至大良新城区民安路6号。</p><p class="ql-block"> 占地32,500㎡,总建筑面积27,000㎡,陈列展示区域面积约9,084㎡,由主楼及副楼组成,包括地上三层,局部四层及地下一层。主楼为参观区,有基本陈列展厅、专题展厅、临时展厅,副楼为办公区。</p><p class="ql-block"> “顺德人 顺德事”,展厅全面讲述顺德历史风貌;顺德祠堂历史陈列展厅展示顺德祠堂文化等。</p><p class="ql-block"> 专题展厅:设有海外乡情展厅、明清家具展厅、馆藏文物展厅、李小龙展厅、馆藏书画展厅、粤剧曲艺展厅等。</p><p class="ql-block"> 馆藏文物:馆藏文物丰富,有5000多件,其中二级文物85件。特色藏品有反映鸦片战争时期顺德人民反侵略的《防御英夷碑记》、反映水利建设的《通乡筑围记》等。</p><p class="ql-block"> 场馆特色:公共空间区域设有动态LED大屏幕介绍展厅内容及展览情况;常设展厅安装了无线语音导览系统;博物馆全面覆盖WiFi无线网络,还建设有馆藏文物系统、图书馆管理系统等。</p><p class="ql-block">所获荣誉:2009年5月被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2016年5月荣获“2015年广东省最佳旅游推广奖”,2018年被评为“国家二级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世界顺德联谊总会第四届恳亲大会在[信息不全,未提及地点]举行。来自世界19个国家和地区近900位顺德乡亲参加了大会。澳门特别[信息不全]出席了这次盛会,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大会期间举行了《商界巨子 慈善大家——梁銶琚博士》一书的首发式,该书由世界顺德联谊总会出版。顺德区工商联(总商会)组织的民营企业家50多人与澳门企业界人士举行了经贸洽谈会。大会还成立了世界顺德联谊总会青年部。</p><p class="ql-block"> 2006年10月28日,世界顺德联谊总会第五届恳亲大会在澳大利亚悉尼举行。大会由澳洲顺德联谊总会承办。来自世界各国家和地区近600位顺德乡亲参加了大会。中国驻悉尼总领事馆副总领事李燕端女士、澳大利亚奥本市市长林丽华女士出席了开幕式。大会期间,举办了梁洁华博士人物画展、《中国顺德,魅力之城》大型图片展和顺德龙舟观摩赛。之后,出席恳亲大会代表赴新西兰拜访顺德同乡会。顺德经贸局和区总商会分别在悉尼、奥克兰与奥亚工商会、奥克兰工商会举办了招商推介会。</p><p class="ql-block"> 第五届恳亲大会举办顺德龙舟观摩赛。</p> <p class="ql-block">世界顺德联谊总会第六届恳亲大会由美国三藩市顺德行安善堂承办。来自中国驻旧金山总领事馆总领事高占生先生出席了开幕式。大会</p><p class="ql-block">地区29个社团代表共500多人参加了大会。期间,顺德区政府与三藩市政府签署了《友好合作备忘录》,推动两地在经济、旅游、科技、文化等方面的合作。并举办了梁洁华博士人物画展,在三藩市联合广场举办"顺德日"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图片展览、武术表演、书法表演及粤曲演唱等。</p><p class="ql-block">2010年11月5日,世界顺德联谊总会第七届恳亲大会在顺德举行。来自世界20个国家和地区60个社团代表超过1200人参加了大会。大会期间,举行了颁授第五批顺德荣誉市民仪式,举办了世界顺德青年论坛、顺德民俗文化嘉年华、教育基金百万行、家乡新貌巡礼等活动,并为教育基金筹集善款超过1.3亿元和第七届恳亲大会举办教育基金百万行活动。</p> <p class="ql-block">2016年4月23日,世界顺德联谊总会第十届恳亲大会在顺德举行,来自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75个社团代表约1200位顺德乡亲参加了大会。全国政协副主席何厚铧出席了开幕式。大会期间,举行了世界顺商联合总会第一届理事会就职典礼,并与香港工业总会、九龙总商会、澳门中小型企业联合总商会等签订了友好商会协议。大会还举行了海外经贸交流合作会,"世界美食之都"-﹣顺德美食推介活动,世界顺德青年企业家经济文化交流活动及港澳政协委员交流活动,顺德华侨博物馆启动仪式等。</p><p class="ql-block">第十届恳亲大会开幕式</p><p class="ql-block">2018年5月25日,世界顺德联谊总会第十一届恳亲大会在加拿大温哥华举行,来自世界13个国家和地区68个社团代表近1000人参加了大会。大会以"同心同向,携手远航"为主题,举办了一系列活动,包括"发现顺德"全球路演活动、顺德优秀文化海外行、世界顺商年度大会、顺德青年创新创业论坛、世界顺联妇女部活动以及顺德海内外书画名家展等。大会期间,顺德区政府代表团还拜会了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馆和温哥华市政府。温哥华市政府把5月26日命名为"顺德联谊日"并颁发证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因应海外疫情形势暂未放缓,2020年12月12日,"百川归海扬帆未来"2020年顺德云恳亲大会举行,大会除邀请港澳及社团代表出席现场活动外,其余港澳、海外乡亲通过观看视频直播的形式,在世界不同时区"云端"相聚。会上,佛山市委副书记、顺德区委书记郭文海为新当选的世界顺德联谊总会首席会长罗维满颁发聘书。大会还宣布,2022年第十二届顺德恳亲大会将在顺德举办。</p><p class="ql-block">大会期间,举行了顺德区华侨博物馆、顺德区华侨粤莱文化促进会和顺德港澳城港澳台交流促进中心揭牌仪式。同时,由世界顺德联谊总会专门打造的"世界顺联云平台"正式发布上线,世界顺德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马师 (1900-1964)</p><p class="ql-block">马师曾,字伯鲁,号景参,顺德桂洲马地桥人,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马师曾年轻时,曾在马来亚、新加坡饰演粤剧,并逐渐走红南洋地区。1923年从新加坡返回广州,后在香港组建粤剧团。抗日战争时期,马师曾积极编演抗战救亡剧。香港沦陷后,他拒绝为日军演出,携眷奔逃湛江,组织"抗战粤剧团",被编入第四战区司令部,在广西桂林、梧州等地演出。</p><p class="ql-block">马师曾、红线女主演《搜书院》美国旧金山演出。</p> <p class="ql-block">顺德是中国著名的侨乡,自明朝以来,顺德先民漂洋过海,在异国他乡谋生、创业、发展、生根。凭着顺德人坚忍不拔的创业精神,灵活精明的经营头脑,为住在国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同时也为推动顺德与世界各国的交流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并以对祖(籍)国和家乡割舍不断的血脉亲情,支持中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支持家乡的经济建设以及福利事业建设。顺德华侨博物馆,对顺德华侨华人以及港澳同胞的史实作专题陈列展览,彰显他们的高贵品格,卓越贡献和历史功绩,推动顺德华侨华人历史文化研究,促进顺德新侨乡建设,促进顺德与世界各国交流。</p> <p class="ql-block">逃难</p><p class="ql-block">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寇侵华的野心暴露无遗。为躲避战乱,不少国人相继出国,侨居异国的顺德人也千方百计帮助亲朋出国谋生。1938年顺德沦陷后,顺德人更是联群结队涌向东南亚和东南非各国。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水路受阻,但仍有人辗转到达越南。这时期出国的顺德人数以万计。当年,抵达马达加斯加的华侨有三千多人,其中顺德籍的占了近80%。</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避祸</p><p class="ql-block">明正统十四年(1449),南海冲鹤堡(今属顺德勒流)的黄萧养,在家乡招兵举义,并自立为"顺天王",建都大良。</p><p class="ql-block">明景泰元年(1450),义军接连受挫。白鹅潭一战,黄萧养中箭落水被擒,不屈而死。明清两朝,官场腐败,地方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参加义军的顺德民众于起义失败后,为躲避官府搜捕,逃亡海外,成为顺德早期移居海外的侨民。</p> <p class="ql-block">清朝前期起,陆续有顺德人出国谋生。鸦片战争前,已有顺德人在南洋侨居。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盛传美国加州发现金矿,顺德人闻讯,更激起向外寻找出路的欲望,乐从黎普泰等人于当年的淘金热中乘船到了美国。</p><p class="ql-block">1868年,均安沙头乡五显坊的黄作彦、黄广锐、黄君沛三人,筹措资金在香港乘三支桅帆船离开,历尽艰辛抵达美国旧金山。当时前往美国的顺德乡民有500多人,以乐从、龙江、陈村、均安等地乡民居多。</p> <p class="ql-block">移民海外,有着政治、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而且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热潮。顺德人早期移民海外,主要原因有避祸、谋生与逃难。为谋求生存和发展,他们历尽艰辛飘洋过海,甚至是冒死出国。</p><p class="ql-block">根据现有资料,顺德人移居外国的历史,比顺德建县的历史还要长。顺德建县于明景泰三年(1452),而早在1450年,就已有水藤乡的村民和义兵为了逃避朝廷的缉捕,辗转至印度为生。</p><p class="ql-block"> There are political ,</p> <p class="ql-block">顺德华侨华人对祖(籍)国和家乡有着割舍不血脉亲情。无论是辛亥革命时期、大革命时期,还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刻,都有为数不少的邑侨加入革命行列,出钱出力、为祖国的解放事业洒下了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p><p class="ql-block">清末的中国,内外交困。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孙中山在海外奔走呼号,并于1894年在檀香山成立主革命的组织兴中会。对于孙中山的革命主张,顺侨华人积极响应。1896年,顺德华侨工人陈妹、何马康、何禧、梁伯佳和商人马子方、何益、江均,了杨衢云在南非创设的兴中会,并为革命捐资。大卢信、陆秋泰、杜南、周之贞等分别在香港、吉陶新加坡等地参加兴中会、同盟会。在孙中山领导的革命中,活跃着一群顺德华侨华人的身影,他们为革命立下了不朽的功绩。</p> <p class="ql-block">卢信(1885-1933)</p><p class="ql-block">卢信先生(左一)与孙中山先生(中)、孙科(右一)先生合影于美国檀香山</p><p class="ql-block">卢信,字信公,勒流大晚人,同盟会会员。历任檀香山《民生日报》、《自由新报》、《大声报》、香港《中国日报》主笔、记者,宣传革命。民国成立后,任广东省临时议会副议长,兼财政委员。二次革命失败后,与唐绍仪创设水火保险公司。</p><p class="ql-block">1917年随孙中山南下护法;1922年出任农商总长,不久后离职;1924年任浦信银行督办;1926年曾短暂出任司法总长。</p><p class="ql-block">民国二十二年(1933)6月12日,卢信去世,享年48岁。</p> <p class="ql-block">兆銮(1902-1932)</p><p class="ql-block">潘兆銮,名少庭,字侠夫,勒流冲鹤人,出生于侨工家庭。"五四"运动爆发后,潘兆銮从日本回到中国。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以铁路工会代表身份加入广东省总工会领导机构。"二七"大罢工爆发,潘兆銮发动广州铁路工人支援京汉铁路工人的罢工斗争。后率领代表团到大元帅府谒见孙中山,获准于1924年初成立粤汉铁路总工会,并当选为执行委员兼秘书长,与杨匏安、杨殷等共同主持日常工作。国共合作开始后,潘兆銮根据组织的决定,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1925年秋天,任国民党广州市党部秘书长。</p><p class="ql-block">广州起义失败后,潘兆銮东渡日本,在横滨组建中共横滨支部,并担任书记。第二年10月,日本政府清查旅日中共党员,潘兆銮脱险回到上海,随后返回广东,在中山县三乡平岚小学当教师,秘密开展革命活动。1930年夏,潘兆銮不幸被捕,押送回广州仓边监狱。1932年3月被枪杀于红花岗,年仅30岁。</p> <p class="ql-block">杜南(1854-1939)</p><p class="ql-block">杜南,祖籍顺德,马来西亚华侨,1879年,应美国驻广州领事邀请前往檀香山教授美国政府官员华文及粤语,同时开办华文学校,由此结识孙中山。</p><p class="ql-block">1906年,在孙中山主持下,于吉隆坡加入同盟会,后积极宣传革命,发展会员,组织募捐,支持孙中山推翻帝制的辛亥革命。</p> <p class="ql-block">陈友仁(1875-1944)</p><p class="ql-block">陈友仁先生</p><p class="ql-block">张荔英《陈友仁画像》</p><p class="ql-block">陈友仁,祖籍顺德,1875年生于中美洲法属西印度群岛特立尼达,民国八年(1919)1月,陈友仁代表国民政府出席巴黎和会,代表中国政府严正指斥日本的"二十一条"和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诸多不平等条约。</p><p class="ql-block">1922-1923年担任孙中山外事顾问,1927年担任国民政府外交部长,收回汉口、九江两地英租界,展露卓越的外交才能,开辟国民外交新纪元。</p> <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之驼峰航线</p><p class="ql-block">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日军为了迫使重庆国民政府投降,</p><p class="ql-block">当年,龙启明和1~3和仰光实行轰炸,接着又切断了滇缅公路,大量的援华物资无法运进中军飞行员编成一组,每天从对如此严峻的局势,为保证二战亚洲战场上对日作战的军备物资,中美机场起飞,穿过"驼峰",定联合开辟新的国际运输线。于是诞生了举世闻名的"驼峰"航线。山姆省的 DINJAN 或 KEBRUKAA 于整条航路大部分是在喜马拉雅山南麓及横断山脉平均海拔6000米上物资后再经"驼峰"返回,返,但当时的飞机在满载情况下最大飞行高度不过6000米,甚至更低,6个小时。在这条航线上,: t 度可想而知。由于要在起伏连绵不断的山谷上飞行,飞行线路和经过的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的山峰犹如"驼峰"。这是整个"二战"期间,中美两国付出最大代价的一条必要高度,只能在峡谷中穿行峰",每一位飞行员都必须国飞行员尽管操纵过若干种类的飞机,但对空运使用的大型美制运输机胆略、超人的勇气和视死如归熟悉,但是中国和美国飞行员还是坚持驾驶重载的飞机在成都、昆明和其市的往返航线上日夜飞行。</p> <p class="ql-block">驼峰航线飞行</p><p class="ql-block">2100多小时</p><p class="ql-block">龙启明(1923-2014)</p><p class="ql-block">龙启明,祖籍顺德,出生于香港。.电讯司副司长,与孙中山曾是同学。</p><p class="ql-block">1942年,龙启明考取中国航空委员。1943年3月回国投入战斗,在驼峰1944年6月,龙启明等6人被挑选进入领的美国第十四航空队。至抗战结束,军敌机2600多架,击沉或重创日军军6万多名。</p><p class="ql-block">龙启明夫妇和儿子合照</p><p class="ql-block">2014年10月1日,龙启明因病逝</p><p class="ql-block">一成</p><p class="ql-block"> THAILAND </p><p class="ql-block">飞虎队宣传画(原件江门市博物馆馆藏)</p><p class="ql-block">龙启明先生站在滑翔机旁</p> <p class="ql-block">顺德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历来热心资助家乡公益福利事业。他们身居海外,心系桑梓,捐款为家乡修路筑桥、赈灾济贫及赠医施药;他们赤子情深故乡情浓,捐资成立各类教育、福利基金会,兴建各项公益福利事业。</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之初,顺德的发展处于起步阶段,基础设施比较简陋。为加快改变家乡的面貌,顺德华侨华人和港澳同胞把自己汇入家乡建设的洪流中,奉献出一颗赤诚之心。</p> <p class="ql-block">顺德大道剪彩典礼</p><p class="ql-block">顺德老领导黎子流、陈用志、冯润胜,以及李兆基、郑裕彤、胡应湘等重点乡亲出席顺德大道剪彩典。</p> <p class="ql-block">顺德華僑玻璃敞开幕典礼</p><p class="ql-block">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顺德县侨联按照华侨建设家乡的愿望,发动邑侨投资132.8万元,港澳乡亲投资12.84万元兴办了半机械化的顺德县华侨玻璃厂,图为华侨玻璃厂开幕典礼。</p><p class="ql-block">顺成昌缫丝厂是最早的华侨投资项目,1880年美国华侨投资兴建,总投资5万银元,其中侨资占80%。</p> <p class="ql-block">李兆基(1928-),顺德大良人,其父在广东开设金铺和银号。李兆基从6岁起,便跟着父亲学习做生意,从此开始了他的商人生涯。1963年,李兆基在香港与郭得胜、冯景禧组建了"新鸿基企业有限公司"。他们看准香港经济起飞和人口急速增长的时机,开发中小型住宅楼宇,取得巨大成功,被誉为香港地产"三剑侠"。</p><p class="ql-block">1976年,李兆基成立了"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从此真正拥有了自己的地产业王国。</p><p class="ql-block">1978年,他捐资180万元人民币扩建顺德华侨中学,并在该校设立维修基金。1980年,他与郑裕形各捐资310万港元积极发起兴建具有现代化规模的"顺德医院"。1994年,顺德华侨中学准备拆迁,他又出资8000万元人民币兴建李兆基中学。1999年,顺德筹建职业技术学院,他与郑裕形各捐资5000万元人民币。</p><p class="ql-block">此外,自2007年起,李兆基设立"李兆基博士助学计划",每年发放奖学金予顺德李兆基中学的学生,鼓励他们勤奋学习,学有所成后回馈社会。为了表彰李兆基支持家乡建设的功绩,顺德政府于199年11年首予其"顺德荣誉市民"称号。</p> <p class="ql-block">恒基兆业地产有限公司由主席李兆基博士于1976年创立。时至今日,恒基地产已成为香港最大的企业集团之一,雇用约7700名员工,并为全香港拥有最多农地的发展商,内地亦有庞大的土地储备。</p><p class="ql-block">李兆基博士是香港地产界的先驱,其非凡的智慧和见识深受业界尊崇,创业至今仍主理业务,推动集团迈步向前。恒基地产致力于提供最优质产品、最称心服务,及最切合环保及可持续发展需要,务求对股东、客户以至社会大众均能提升价值。</p><p class="ql-block">集团经常与国际著名的建筑师和专业人士携手合作,创造经典的现代建筑,以配合整体的自然及社区环境。并致力于香港及内地同步作长远的业务发展。</p> <p class="ql-block">李兆基博士是杰出的实业家,早年凭借脚踏实地、埋头苦干而出类拔萃的精神在香港站稳脚跟,成就商业传奇,为香港的繁荣稳定和内地的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始终秉持达济天下、情系桑梓的家国情怀,不仅以一己之力帮助内地、香港及海外大学、中学兴学育才,致力扶贫济困、热心公益,还在家乡多行善举,大力支持顺德各项事业的发展建设,数十年来捐赠金额达2亿元人民币,是怀珠韫玉、德雅风清的商业巨擘、慈善大家,深受乡人梓里的敬仰和爱戴。李兆基博士虽驾鹤仙逝,但精神与风范长存。永远深切怀念李兆基博士。</p> <p class="ql-block">爱国邑彦 慈善大家</p><p class="ql-block">李兆基博士获得事业成功更不忘热心公益,报效国家,服务社会。1982 年,李兆基博士得到好友郑裕彤、霍英东及王宽诚等的支持成立了“培华教育基金会”,并由他们推举李兆基博士任信托理事会主席,该基金主要是赞助内地各项教育及培训,为国内现代化建设,特别是边远贫困地区培训了大批高级管理人才,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曾接见李兆基博士等人,对培华教育基金会的贡献给予高度的评价。1991 年基金会成员在李兆基主席率领下到北京被江泽民总书记与杨尚昆主席接见。</p><p class="ql-block">在香港,他又首席赞助兴建香港顺德联谊总会李兆基中学,创设英国牛津大学“李兆基学位”奖学基金等。李兆基博士不但热心资助文化教育事业,还热心赞助社会其他各项公益事业,例如投资约 5 亿港元兴建旨在为市民提供医疗福利的香港沙田仁安医院等。</p><p class="ql-block"> 李兆基中学建校十周年典礼上,李兆基博士步入礼堂参加奖教奖学大会受到师生夹道欢迎。</p><p class="ql-block"> 李兆基中学建校十周年典礼上,李兆基博士为获奖教师颁奖</p> <p class="ql-block">1980年由郑裕彤、李兆基等大批港澳侨胞捐资在巅峰山,兴建新院(顺德医院),1983年竣工,1985年落成。</p><p class="ql-block">春华秋实、杏林荣光﹣60周年顺德医院院庆纪念册</p><p class="ql-block">李兆基博士热心家乡,溢于言表。常说:"顺德是哺育我成长的故乡,美好的童年回忆常紫梦在心头,支持家乡建设是我多年的心愿。"早于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便率先捐资180万元扩建顺德华侨中学,并于1992年在该校设立300万港元的教学设备维修基金。</p> <p class="ql-block">郑裕彤伦教人,出生于丝绸商人之家。1946年从澳门移居香港,随后在周大福珠宝行当职员,逐渐成为珠宝行的中坚力量。周大福东主周至元去世后,珠宝行的业务由其女婿郑裕彤主理。1960年改为周大福珠宝金行有限公司,发展成为大企业。郑裕彤一跃成为香港最大的珠宝商。其珠宝金行不仅遍布全香港,而且跨洋越海远至南非及比利时、英、美等国。在南非,郑裕彤还拥有一个钻石加工厂,为周大福珠宝金行提供源源不断的货源。20世纪70年代,每年进口的钻石数量约占全香港进口钻石的30%,称得上是香港最大的钻石进口商,有"珠宝大王"之称。</p><p class="ql-block">1980年,他与李兆基各捐资310万港元积极发起兴建具有现代化规模的"顺德医院"。1995年捐资8000万元人民币兴建郑裕彤中学。1999年,顺德筹建职业技术学院,他与李兆基各捐资5000万元人民币。为了表彰郑裕彤博士支持家乡建设的功绩,顺德政府于1992年11月首批授予其"顺德荣誉市民"称号。</p> <p class="ql-block">结语</p><p class="ql-block">在顺德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侨务部门、海外侨胞、港澳同胞、归侨侨眷以及社会各界的鼎力支持下,顺德华侨博物馆建成面世。广大海内外热心人士和华侨社团积极响应,奔走相告,提供史料,捐赠实物,进一步丰富了馆藏文物,提升了博物馆展陈水平。谨此表示崇高的敬意和由衷的感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回顾过去,顺德华侨华人以及港澳同胞艰苦创业、奋勇拼搏、造福桑梓的历史,为住在国和祖(籍)国树立了历史丰碑;展望未来,顺德将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加快建设新时代广东省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实验区,以村级工业园改造为突破口,全力打造顺德粤港澳协调发展合作区重大平台,顺德华侨华人以及港澳同胞将继续弘扬敢为人先、爱国爱乡的奋斗精神,携手同心同行,支持家乡发展,努力铸造更加辉煌的成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