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岁月》征文文稿品读(十五)

荆郢豪客 

<p class="ql-block">  开拖拉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男生小计对驾驶车辆较熟悉,陆所长派他去协助驾驶员师傅耕地。我二话不说赶紧跟着上车,扒在驾驶室边。驾驶员指点着小计:扭动钥匙点火、踩离合器、挂挡、松离合器、加油,拖拉机突突突地前行了。我反复回忆着这些程序,默默记在心里。</p><p class="ql-block"> 中午收工时,我又扒上了驾驶室。只见师傅摸了摸口袋没发现钥匙,他自嘲地笑了笑:“哦!钥匙交给小计了。”又见他突然抬起右脚朝拖拉机的某个部位猛踹了两脚,拖拉机突突突的点着了火。这让我惊喜不已,牢牢记住那个部位。一个上午我都在琢磨怎样搞到钥匙,哈哈!难题迎刃而解。拖拉机开到稻场边停稳,驾驶员到伙房和小计一起喝酒吃饭去了。我赶忙去伙房打了饭,三下五除二地扒拉完就爬上驾驶室,驾驶员望着我笑了笑没在意,以为我只是想润润味。坐在驾驶室正默默回想着启动程序,不知是谁叫了声:“徐秋雁你莫瞎掰啊,莫把拖拉机掰坏了嘞”,还有人调侃:“有板眼你开啊”,回头一看大家都坐在门前小板凳上吃饭。我深吸一口气,抬起右脚猛踹那个部位,突突突火点着了,迅速踩离合器、挂挡、松离合器、加油,拖拉机前行了。成功了!我既紧张又兴奋,双手紧握方向盘调整着前进方向,刚转过弯就瞥见我的亲们啊!一手端碗一手拎着小板凳,像燕子飞一样四处散开,</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徐秋雁《知青生活二三事·开拖拉机》节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徐秋雁这篇文章,很有生活气息,也很生动。很多时候,给我的感觉,都像在看小说。</p><p class="ql-block"> 小说的基本要素是,要有故事情节,情节还要讲究戏剧性;要有人物,人物要有动作,有对话,还要见性格。这些要素,徐秋雁的文章都具备。</p><p class="ql-block"> 节选的这段“开拖拉机”,从徐秋雁“窃学”打火要领,到她把拖拉机打着了火就开,吓得(知青)“亲们”“像燕子飞一样四处散去”,再陆所长“蛮恼火”,整个情节下来,标题为《学开拖拉机的故事》,是不是一点儿问题也没有?</p><p class="ql-block"> 要论戏剧性,看其中的对话:</p><p class="ql-block"> ——坐在驾驶室正默默回想着启动程序,不知是谁叫了声:“徐秋雁你莫瞎掰啊,莫把拖拉机掰坏了嘞”,还有人调侃:“有板眼你开啊”……</p><p class="ql-block"> 这些话照搬到舞台上,不是现成的戏剧语言吗?而且还是很好的铺垫后面出现戏剧性场景的语言。</p><p class="ql-block"> 接着,“大家”说话间,戏剧性的场景出现了:“回头一看大家都坐在门前小板凳上吃饭。我深吸一口气……突突突火点着了,迅速踩离合器、挂挡、松离合器、加油(动作),拖拉机前行了……刚转过弯就瞥见我的亲们啊!一手端碗一手拎着小板凳,像燕子飞一样四处散开……</p><p class="ql-block"> 哈哈哈,这戏剧性场景来的,喜剧效果都出来了。</p><p class="ql-block"> 小说要写出人物性格。而且要通过人物的言行体现出来。徐秋雁所写自己的言行,她的性格已经活灵活现了。什么性格?小说是不允许作者明说的,但叙述文可以。于是徐秋雁便在后面让他父亲来点明:</p><p class="ql-block"> ——后来我父亲被大队请来,帮忙画大幅毛主席画像时,大队书记第一时间将这个笑话讲给他听,他听了毫不在意,笑着摇摇头说:‘她,就是个匪丫头’。”</p><p class="ql-block"> 叙述文而像小说,像小说而是叙述文,我觉得蛮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