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b> 1982年,对于信阳卫校来说,是意义非凡的一年——学校首次开设药剂专业。而我,作为学生科委任的药剂1班班主任,怀着忐忑又期待的心情,开启了这段难忘的育人之旅。<br> 作为全国重点中专,信阳卫校在当时的河南卫生教育界早已声名远扬,录取分数线普遍超过学生所在地区的重点高中。能考入这里的学生,无一不是各地的“尖子生”。当我仔细翻阅药剂1班的录取资料时,更是惊叹于这个班级的“豪华阵容”:40名学生,来自全省14个地市、31个行政区的39所学校,每一个学生名字背后,都是一段关于努力与优秀的故事。</b></h1> <h1><b> 新生报到那天,我像迎接自家孩子一样,帮学生们搬运行李、安排宿舍。直到一位家长惊讶地发现,这个满头大汗、忙前忙后的人竟然是班主任,我才意识到,自己早已把对这个班级的责任,化作了最质朴的行动。此后的三年里,只要一有空,我就会走进教室,和学生们谈学习、聊生活,不知不觉间,我们建立起了深厚的师生情谊。</b></h1> <h1><b> 然而,这段旅程并非一帆风顺。新生入校不到三个月,来自商丘农村的窦某修,因为课间操时与邻班女生的指尖触碰,陷入了单相思。遭到拒绝后,他觉得无地自容,竟选择离校出走,甚至动了轻生的念头。当他父亲拿着他寄给家里的绝命书找到学校时,我才知道他之前请假回家是个谎言。虽然学校和我对他的出走没有直接责任,但他的离校出走还是让所有人揪心不已。一周后,他在好心乘客的帮助下平安返校。原来,身无分文的他搭上了去西宁的火车,在饥寒交迫之际,是列车上的陌生人伸出援手,劝他回到学校。尽管如此,考虑到他的情况,学校最终为他办理了转学手续。后来,他在给我的信中表达了深深的懊悔,字里行间满是对年少冲动的反思。<br></b><b> 另一位来自焦作的学生张某,因患有尿床的毛病,常被同学嘲笑。为了帮他治病,我请来了父亲的多位医生朋友,可惜都没能根治。后来,他开始学习气功,却因精神压力过大,逐渐出现精神分裂症状。虽然最终勉强毕业,但生活仍需依赖父母,让人倍感惋惜。<br></b><b> 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坚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品德的培养和心灵的呵护。面对那个爱占小便宜的女孩,我没有简单地批评指责,而是通过一次次耐心的谈心,引导她认识错误,最终帮她改正了毛病;对于来自开封、调皮捣蛋的马某兵,我选择和他坦诚相交,挖掘他的潜力。后来,他成了班级活动的活跃分子。他在2000年前往美国前,还特意请我吃饭,感谢曾与我相处的日子。</b></h1> <h1> <b>1983年,我在班级推行了一项大胆的改革:将每生每月12元的上学津贴拿出一半作为奖学金。这个方案得到了校领导的支持。事实证明,这一举措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热情和自律意识。班级里学习氛围浓厚,大家你追我赶;集体活动中,也总能看到药剂1班学生的飒爽英姿。来自新乡的体育尖子生王某静,在学校运动会上一鸣惊人,打破了女子800米和1500米的记录。在她的带动下,药剂1班多次斩获校运动会女子团体总分第一。</b></h1> <h1><b> 毕业前夕,看着这群即将踏上新征程的学生,我感慨万千,在每个人的纪念册上留下了赠言:“三年前,我们为了共同的目标相聚——来自全省14个地市、31个行政区、39所学校的40颗心汇聚在一起,组成了信阳卫校药剂士1班的集体。在你们充满美好憧憬的目光中,也不乏好奇与懵懂……如今,所有的迷茫、沮丧、欢乐和振奋都成了回忆。从教室里朗朗的读书声到黄龙寺采药时洒下的汗水,你们踏实地留下了人生的足迹。三年的学习环境让你们习惯了在创业中求知,我相信你们已经具备了在求职中立业的能力。你们或许有这样的感受:当对未来充满鲜花般的追求时,现实中的杂草与荆棘却使人望而生畏,于是常常怨恨以致退却;而度过最艰难的时期后,现实留给你们的却是最珍贵的记忆。人生的道理在于:不能没有崇高的理想、明确的目标、务实的苦干与执着的追求。今天,为了明天的理想我们道别,如果个人奋斗不只是为了向社会索取,而是追求对社会的贡献,那么你的价值将会得到社会的认可,灿烂而广阔的未来无疑会从你的脚下展开。”</b></h1><h1><b> 这段赠言,不仅是对三年时光的总结,更是对他们未来人生的期许与祝福。这也是我在学校工作28年里,唯一一次完整担任班主任,唯一一次为学生写下这样的文字。</b></h1> <h1><b> 2015年,药剂一班举办离校30周年庆典,35位学生重聚一堂。曾经的青涩少年,如今都已成为各自单位的业务骨干,其中一人成了博士生导师,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看着他们自信的笑容,我由衷地感到欣慰和骄傲。<br></b></h1><h1><b> 那段担任药剂1班班主任的岁月,虽然已经远去,但那些欢笑与泪水、成长与感动,早已深深烙印在我的生命中。它不仅是我教育生涯中最珍贵的记忆,更让我坚信,每一个学生都有无限的可能,而老师,就应该是那个点亮他们人生灯塔的人。</b></h1> <p class="ql-block">附录:2000年药剂一班学生离校35年之际,同学们纷纷给我或发视频,或写短文,我统一整理,制成美篇《向母校汇报》。</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4oz2z086" target="_blank">向母校汇报</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