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寻春,一场与油菜花的诗意邂逅

巴山情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文案/摄影:巴山情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color:rgb(22, 126, 251);">出镜:竹溪精彩有你户外</span></p> <p class="ql-block">晨雾尚未散尽,一辆硬朗、帅气的捷途自由者方盒子SUV载着竹溪精彩有你户外五位群友驶离了竹溪县城,向春天的陕南出发。引擎低鸣声中,我们闻到了春天的焦灼。三月末的陕南,正酝酿一场金黄风暴,而我们这群春天追逐者,将用脚步镜头舌尖丈量这片多情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b>汉水之畔的鎏金梯田</b></p> <p class="ql-block">车轮碾过平利女娲山后,山势突然温柔起来,汉水谷地到处是层层叠叠的金箔,我们来不及停留,驱车直奔汉阴县的凤堰古梯田。</p> <p class="ql-block">风堰古梯田是近十年来,零零星星不断传到我耳朵里的,我也多次想去却总未成行,这个春天,我终于要一睹风堰古梯田的真面目了,心里免不了有点小激动,汽车从汉阴县城南郊沿弯弯曲曲的汉漩路,翻过安康排名第二的凤凰山,再环环绕绕下到南面的半山腰,被金黄色浸染的风堰古梯田终于赫然映入眼帘。一片金黄自谷底的汉江边铺展而上,如一块巨大的织锦,被无形的手抖开,晾晒在秦巴大山的褶皱里。</p> <p class="ql-block">有着250多年历史的汉阴凤堰古梯田,是目前秦巴山区发现的面积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清代梯田。也是迄今为止,在中国北方发现的面积最大的古梯田。因地域偏僻,藏于大巴山中,从而保留下了它的古朴和原始,成为了中国最美田园。</p> <p class="ql-block">凤堰古梯田是在明清川陕大移民,湖广填川陕的社会背景下,湖广移民在此开恳山地,将梯田技术引进并发展起来的农耕文化。这片山水环绕的清万亩古梯田。密密麻麻,犹如天梯直插云端,万倾梯田若隐若现,阡陌纵横,行云流水,宛如世外桃源。</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达凤堰古梯田时,正值中午,不适合拍照,于是,我们先行来到了凤堰古梯田景区的吴家花屋,寻一处农家乐,满足一下味蕾。游人果然很多,停车场停满了车,大多是来自西安、安康和重庆等地的车牌号。这里的农家乐很多,饭菜味道与我们竹溪大体差不多,我们点了几个合口的菜,当然少不了当地的野菜,坐在农家乐院子的桂花树下,边吃边谈笑风生,好不惬意,春天赏花踏青的快乐溢于言表。</p> <p class="ql-block">凤堰古梯田是清朝乾隆年间,由湖南长沙善化县吴氏家族移居当地后开垦所建,后又于咸丰、同治时期大规模扩建,如今在茨沟还留有吴氏先人移居堰坪后修建的一处青砖灰瓦的宅院,因地处深山僻壤,以青山作花草相映,甚是好看。故当地人形象地称之为吴家花屋。</p> <p class="ql-block">座落在茨坪古梯田边上的那座灰扑扑的老宅——吴家花屋。它像一块被时光遗忘的旧布,补缀在这片金黄锦缎的边缘。</p> <p class="ql-block">乾隆十七年,湖南长沙府善化县人吴上锡背着祖牌,跋山涉水来到汉阴县漩涡镇堰坪,为当地大户杨家做帮工,当时的堰坪古木千樟,基本没什么农田,当地人也不懂灌溉,吴上锡将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告诉当地人,教他们挖渠修堰,开沟排水,筑塘蓄饮,抬田造地,短短几年时间,堰坪周边便新修了大量水田。</p><p class="ql-block">若干年后,吴上锡辞去了杨家帮工,过上了自给自足的生活。杨家的后人为浪荡公子,家业败落,吴上锡便购置了杨家的全部田产,加上勤俭持家,家业日渐殷实,成为富甲一方的大户。</p> <p class="ql-block">吴家花屋,是明清时期移民至此的典型建筑,同时移民至汉阴的吴氏后人,也是汉阴南山规模庞大的古梯田开拓者。</p> <p class="ql-block">每年的阳春三月,凤堰古梯田就成了油菜花海,油菜花在高低错落的梯田上竞相开放,形成了一幅幅绝美的田园风光画面,金灿灿的黄色与初萌的新绿交织,加之白墙黛瓦间的梨花白桃花红,共同构成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梯田依靠溪水自流灌溉,潺潺流水,四季不绝,加上丰富的云雾天气变化,使得这里如同人间仙境。</p> <p class="ql-block">当太阳缓缓西斜,凤堰古梯田仿佛被蒙上一层金色薄纱。此时正是赏花拍摄的好时机,我也迫不及待的将无人机放飞在凤堰古梯田的上空。</p><p class="ql-block">俯瞰凤堰山丘,金黄的油菜花在余晖下愈发灿烂,微风拂过,花浪轻涌,空气中也弥漫着清甜的芬芳。远处的山岭连绵起伏,与天边的晚霞交织在一起,俨然一幅晕染开的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错落有致的民居点缀其间,青瓦白墙在光影里勾勒出古朴的乡村田园轮廓,袅袅炊烟缓缓升起,给宁静的画面增添了几分人间烟火气。</p> <p class="ql-block">时不时有几块孕育秧苗的水田,如同一面面镜子,倒映着天空、山峦与花海,行走在田埂上,仿佛能看见一个春意盎然的自己。</p> <p class="ql-block">此刻,山岭沉稳、民居静谧、油菜花热烈、秧田充满生机,共同绘就了这一幅绝美的山水田园画。无需过多言语,只需静静欣赏,便能沉醉在凤堰古梯田这如诗的斜阳中 。</p> <p class="ql-block">太阳西沉时,我们不得不与凤堰古梯田的油菜花告别,驾车经漩涡镇,沿汉江西行石泉,连夜北上至秦岭南麓的汉中市洋县。</p> <p class="ql-block"><b>汉中平原的花海牧歌</b></p> <p class="ql-block">汉中,历史文化厚重,是汉家发祥地。刘邦在此成就帝业,两汉三国故事广泛流传。地理上,汉中北倚秦岭,南屏巴山,汉江穿城而过。</p><p class="ql-block">汉中是汉江上游冬油菜的优势产区,秦岭的屏障作用和汉江流域的充沛水源,形成了绵延百万亩金色油菜花海,每年的三四月间,油菜花海如鎏金泼墨,与青山、村庄、河流、道路交织成一幅田园诗画,极具震撼力。</p> <p class="ql-block">汉中油菜花节已连续举办了十五年,汉中所辖区县轮流坐庄,逐步从传统赏花升级为沉浸式文旅盛会。油菜花节也成为陕西文旅名片,成为中国春季热门旅游目的地。烟花三月,汉中全域可游。</p> <p class="ql-block">洋县位于汉中市东部,地处秦岭南麓、汉中盆地东缘,是陕西省唯一拥有朱鹮和长青两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地区,被誉为“地球上同纬度生态最好的地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洋县古称“洋州”,建制历史长达1700多年,西晋时已设洋州,明洪武三年改称洋县。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的发明者蔡伦封葬于此。 成语“胸有成竹”出自北宋洋州知州文同(苏轼表兄)的故事。 </p> <p class="ql-block">每年3月中旬至4月初,洋县油菜花盛开,金黄的花海与绿麦、白墙农舍相映成趣,形成壮观的田园画卷。 </p> <p class="ql-block">清晨,我们驱车直抵洋县城郊的龙泉村。2024汉中油菜花主会场就在洋县,龙泉村作为主要观花点,油菜花田中那幅惊艳而巨大“纸想遇见你”的图案依然撩拨着人们的心弦。</p> <p class="ql-block">也许是今年主会场不在洋县的原因,龙泉村观花点并没有网上宣扬的那么美,现场人虽多,但环境显得凌乱,花海中也不见了那幅巨型的“纸想遇见你”的图案,航拍和地拍都很普通。</p> <p class="ql-block">来到洋县梨园朱鹮景区,才领略到油菜花开时,为什么能吸引到众多的游人去洋县。洋县万亩花海,梨白似雪,金黄如霞,随便一拍都宛如画卷。那黄的菜花,白的梨花,灵动的朱鹮,处处都写满春的绮梦。</p> <p class="ql-block">洋县凭借优越的地理位置、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独特的生态资源以及壮观的油菜花海,成为陕南重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无论是探访古迹、观赏珍稀动物,还是徜徉金色花海,洋县都能提供丰富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中午离开洋县往汉中方向行进,途径城固县城,并在城固县城找了一处路边餐馆吃中饭,味道一般,但也不贵。</p> <p class="ql-block">城固县位于汉中盆地腹部,别称“博望城”,陕西历史文化名城,丝绸之路开拓者张骞和东汉名臣李固的生葬地,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张骞墓和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五门堰和杨填堰。由于时间原因,我们没有过多停留,下午驱车直奔汉中岳家岭,再次去凝视那一辆辆通往春天的列车。</p> <p class="ql-block">汉中岳家岭是近几年才成为汉中春日限定爆款打卡新地标的。依然是油菜花飘香的季节,依然是阳光明媚的下午,时隔两年,我们又一次来到了这里,同行五人中有四人都是第二次来这里,不同的是,上次开的是探岳,这次驾驶的是捷途自由者。</p> <p class="ql-block">高铁与春天油菜花的恋曲,在岳家岭村最能诠释,当风驰电掣的列车与油菜花在此激情碰撞,一幅如梦似幻的春日绝美画卷便徐徐展开。</p> <p class="ql-block">一路闻着花香,走走停停来到了岳家岭村,在离铁路很远的地方,我迫不及待地放飞了无人机。空中俯瞰,岳家岭像是被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无边无际的油菜花田肆意铺展,直至与大巴山的黛色相接,油菜花的金黄与村庄房屋的红黄错落有致地交织着,明亮而炽热,如同太阳洒下的璀璨光辉,夺目而耀眼,将整个岳家岭染成了金色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就在这片花海的边缘,每隔十几分钟就有银白或墨绿色的“巨龙”呼啸而过——那飞驰的高铁。</p> <p class="ql-block">高铁的速度和油菜花的静谧,形成了鲜明而奇妙的对比。列车风驰电掣,带着现代文明的气息;而油菜花悠然绽放,承载着岁月的温柔宁静。</p> <p class="ql-block">当列车油菜花同框,仿佛是时间的齿轮在这一刻短暂交错,古老与现代,宁静与喧嚣,完美地融合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站在高处观看,油菜花田像一块巨大的金色地毯,高铁铁轨如一条钢铁巨龙从中穿过,南来北往赶往这里观看的人们,无不被眼前的景象所惊艳,纷纷拿起手机,架起相机定格这美好的画面。</p> <p class="ql-block">站在油菜花间,与奔驰的列车合影,是多少户外旅人渴望的瞬间,而我们每次都在这里享受了这种幸福而快乐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当夕阳西下,漫步在岳家岭的田间地头,房前屋后,空气中弥漫着泥土的清香和油菜花的芳香。向远处望去,远山、农舍、田埂、油菜花、树木构成了一幅诗意的春日水墨画。</p> <p class="ql-block">汉中岳家岭,这个春天的梦幻之地,高铁与油菜花的邂逅,不仅仅是一场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触发。那一列列开往春天的列车,让每一个来到这里的人,都能在春暖花开的季节,找到内心的宁静与喜悦,沉醉在这独一无二的春日乐章之中。</p> <p class="ql-block">在秦岭与巴山的深情环抱中,汉水悠悠流淌,滋养出一座闪耀着历史光辉与自然魅力的小城——汉中勉县。这里,每一寸土地都写满故事,每一季轮回都绽放独特风姿,尤其是那春日里铺天盖地的油菜花,与深厚的人文底蕴相互映衬,编织成一幅令人心醉神迷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勉县的历史,犹如一部厚重的史书,翻开便是波澜壮阔的篇章。追溯到先秦时期,这里就是古褒国的属地,古老的文明在此生根发芽。三国鼎立的风云岁月,勉县更是成为了英雄豪杰纵横捭阖的舞台。定军山下,黄忠刀劈夏侯渊,一战成名,改变了三国的军事格局,也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慷慨激昂的英雄气概。武侯墓,诸葛亮长眠之地,古柏森森,庄严肃穆。这位智慧化身的蜀汉丞相,为兴复汉室“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的精神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历史的天空,引得后人无数前来缅怀、敬仰。</p> <p class="ql-block">当春风的使者轻轻拂过勉县大地,一场金色的视觉盛宴便拉开帷幕。勉县,成为了油菜花的王国。汉中之行的第三天,我们便来到了美丽的勉县,这也是我第五次到勉县。而今年,勉县也是汉中油菜花节的主会场所在地,勉县自然成了观赏油菜花的主要目的地。</p> <p class="ql-block">一大早,我们便来到了元墩镇的龙湾景区。这里无疑是观赏油菜花的绝佳之地。2023年春天我们也来到了这里,春日的丽景让我们难以忘怀,今年我们又不由自主的来到了这里。</p><p class="ql-block">龙湾景区依山傍水,河流环绕花田,独特的地理风貌,使得花海与弯曲的河流、翠绿的青山相互交织,构成了一幅绝美的山水田园画卷。</p> <p class="ql-block">空中俯瞰,层层叠叠的梯田错落有致,宛如大地的指纹,而那盛开的油菜花就像给这指纹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绒毯,“三国圣地,美丽勉县”的巨幅图案格外醒目。</p> <p class="ql-block">龙湾以其独特的山水田园风光和丰富的文旅体验成为游客的热门打卡地。今年,龙湾景区又推出了多项独特的观赏和游玩项目,结合自然风光、文化体验和现代旅游元素,为游客提供丰富的春日体验。游客可乘坐小火车穿行于油菜花田,也可以在花海中感受火箭升空,遨游太空的神奇。</p> <p class="ql-block">微风拂面,花香四溢,金色的花海泛起层层涟漪,与远处绵绵起伏的青山相映成趣,构成了一幅细腻而壮阔的山水田园画卷。这种视觉上的强烈冲击,让人沉醉在这希望的田野上。</p> <p class="ql-block">除了花海,龙湾的水系景观也是一大特色。清澈的河流蜿蜒穿过花海,形成了独特的水韵花姿。漫步在栈道上,脚下是潺潺流水,身旁是娇艳的花朵,这种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感觉,让人仿佛置身于江南水乡一般。</p> <p class="ql-block">对于喜欢创意拍照的游客来说,龙湾观花点也提供了丰富的元素。花海中升腾的热气球,以及花田中不同形象的稻草人,都是绝佳的拍照背景和道具,它们形态各异,憨态可掬,与游客互动拍照,能为整个游玩过程增添了不少乐趣。</p> <p class="ql-block">勉县龙湾观花点,以其独特的花海景观、丰富的打卡元素和与自然亲密接触的游玩项目,成为了一个绝佳的拍照打卡胜地。无论是摄影爱好者,还是普通游客,都能在这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乐趣,收获独一无二的美好记忆。</p> <p class="ql-block">勉县的新街子是今年汉中旅游文化节勉县分会场所在地,既然千里迢迢来到了勉县,当然得去抖音视频上叫嚣甚欢的分会场所在地一睹芳容。游完龙湾,我们便迎着骄阳,开着导航向新街子出发,导航将我们从一条小路导入到了分会场光华村,路边将车停下,步行前往,道路两旁充斥着浓烈的路边摊位和排档的商业气息。</p> <p class="ql-block">作为油菜花节主会场,这里肉眼难见大面积惊艳的油菜花,即使飞无人机从空中看,也没有大面积别具一格的油菜花田,视觉效果平淡无奇,一直都在疑惑,每年惊艳全国的汉中旅游文化节的主观花点为何要放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这里自然的气息很少,人为的痕迹自然很多,当然,如果时间和金钱允许,约上三五好友,徜徉在油菜花田中,坐在天幕下,闻着花香,品着香茗,畅快聊天,让迎风摇曳的油菜花倾听我们的心声,也不失为人生一大幸事!</p> <p class="ql-block">汉中勉县,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人文的小城,在油菜花盛开的季节里,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活力。历史遗迹诉说着往昔的辉煌,金色花海展示着大自然的慷慨馈赠。当古老与现代交织,人文与自然相融,勉县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八方来客,成为人们心中魂牵梦绕的诗意之地。在这里,你可以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思,也可以在花海的怀抱里沉醉,尽情领略这一场人文与自然的浪漫交响。</p> <p class="ql-block"><b>寻梦青木川,一场穿越岁月的古镇漫游</b></p> <p class="ql-block">春风夹带油菜花的芳香轻拂秦巴山脉,我们从勉县新街子出发,沿着蜿蜒的山路,向着那个被时光遗忘的角落——宁强青木川古镇进发。这座位于陕甘川三省交界的秘境古镇,以其独特的"一脚踏三省"地理优势和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群,吸引着无数追寻宁静与历史的旅人。此行的目的,不仅是为了寻找春日的宁静,更是为了带同车的四位美女亲身体验叶广芩笔下《青木川》所描绘的那份古朴与传奇。</p> 经过近四个小时的车程,当第一眼看到金溪河畔错落有致的青瓦屋顶时,我知道,这场穿越时光的青木川之旅正式开始了。 <p class="ql-block">抵达时已近下午七点,天气不热不燥。将车直接开到离青木川新街不远的一家客栈前,客栈老板说现在正好是青木川广场篝火晚会的开始时间,随行的几位美女都是舞蹈爱好者,大家来不及休息,放下行李就直奔广场,我是第三次来青木川,轻车熟路就带大家来到现场。</p> <p class="ql-block">当最后一缕阳光消失在山后,青木川换上了另一副面孔。老街上的红灯笼次第亮起,倒映在金溪河面上,宛如一条流动的星河。我们来到青木苑广场,晚会刚刚开始。</p> <p class="ql-block">只见身着羌族族服饰的表演者带领大家围成圆圈,跳起了欢快的萨朗舞。这种源自羌族的传统舞蹈简单易学,不一会儿,来自各地的游客无论老少都加入了舞蹈的行列。火光映照着一张张笑脸,素不相识的人们手拉着手,踩着同样的节奏,这一刻,所有的语言和文化隔阂都消融在了这团温暖的火焰中。</p> 夜游青木川古镇,仿佛步入一幅古韵悠长的画卷。脚下,石板路被岁月打磨得光亮,在昏黄的灯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晕,诉说着往昔的繁华。街边,木质楼阁错落有致,红灯笼高挂,散发着温暖而迷人的气息。 <p class="ql-block">古镇的夜,没有城市的喧嚣,只有宁静与祥和。店铺里,当地人热情地招呼着游人参观和购买特产。小吃摊前,香气四溢,木桶鱼的香味仿佛弥漫在空气中,不断地吸引着我们驻足。</p> <p class="ql-block">终于忍不住来到了一家木桶鱼店里,从美团了上点了一份200多元的套餐,店主说足够四五人吃了。</p><p class="ql-block">青木川古镇的木桶鱼是一道极具地方特色的美食,以其独特的烹饪方式和鲜美的口感吸引了众多游客。</p><p class="ql-block">这道菜的烹饪过程本身就是一场表演:店员端上一个装有烧热石子的木桶,然后将现杀的活鱼片和秘制椒麻汤倒入其中,随着"呲啦"一声,热气蒸腾,鱼肉在高温石子的作用下瞬间变熟。夹一块鱼肉蘸上特制辣酱送入口中,鲜嫩无比,麻而不燥,再配上一瓶冰镇的"冰峰"汽水,简直是人间至味。</p><p class="ql-block">如果你去青木川,木桶鱼绝对是不可错过的美食体验!</p> <p class="ql-block">青木川的夜晚,没有车马人声的嘈杂,唯有轻柔的晚风滑过窗台,穿过巷弄,带来一丝丝的凉爽,偶尔传来几声虫鸣,伴人安然入眠。</p> <p class="ql-block">在青木川的第二天清晨,我们被老街上传来的叫卖声唤醒。推开窗户,晨雾中的古镇宛如一幅水墨画,而空气中飘荡的食物香气则提醒我们:该去探寻青木川的过早小吃了。</p> <p class="ql-block">在青木川,早餐千万不要刻意地找地方吃,无论在新街、老街,到处都有青木川的特色小吃餐点,最出名的有核桃饼、热面皮、凉粉和麻辣豆干等,无论你走到哪里,都有店主喊着让你试吃,如果你觉得味道可口,可以再买些带给家人或者亲戚朋友,不买,店家也绝不会唠叨、给你不好的脸色,就这样走不到半条街,你可能都吃饱了,而且品尝到了各种口味的美食,哪还用得着专门找地儿过早呢!</p><p class="ql-block">这些小吃不仅是青木川的美食代表,更承载了古镇的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你如果来这里时不妨也一一品尝,感受舌尖上的青木川。</p> <p class="ql-block">青木川的回龙场(又称“回龙道场”)是古镇的核心街区,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记忆。回龙场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间,因街道沿金溪河蜿蜒如龙,故得名“回龙场”。走在街上,仔细观察建筑细节,会发现川西的吊脚楼与关中的四合院在此和谐共存,部分民国建筑甚至融入了西式拱门和玻璃窗,形成了独特的"青木川风格"。</p> <p class="ql-block">民国时期,尤其是魏辅唐主政期间(1920年-1940年),回龙场成为陕甘川三省交界的商贸中心,商铺林立,烟馆、茶馆、酒楼、绸缎庄、百货店等一应俱全。 </p><p class="ql-block">魏辅唐在此开设了辅友社、辅仁剧社等,使回龙场成为文化、经济交汇的繁华之地。</p> <p class="ql-block">回龙场街道全长800多米,现存建筑以民国风格为主,兼具明清特色,包括四合院、吊脚楼、中西合璧式建筑(如“洋房子”)。 </p> <p class="ql-block">青木川古街上的典型建筑——旱船房(又名“荣盛魁”,由民国时期青木川的实际控制者魏辅唐的长兄魏元臣于上世纪20年代建造。因整体造型如巨型乌篷船,且建于陆地,故称“旱船房”,是国内罕见的船形建筑。</p><p class="ql-block">建筑为三层榫卯结构,无一颗钉子,内部仿照轮船船舱设计,包厢按等级排列,层级越高消费越昂贵。</p> <p class="ql-block">旱船房主要服务于往来陕、甘、川的富商巨贾和军政要员(如西北王胡宗南曾光顾)。内部设有独立包厢,提供名酒、琴乐表演及风月服务,实为高级青楼。</p> <p class="ql-block">1949年后旱船房功能废弃,建筑逐渐破败。2008年汶川地震中严重受损,2010年后,政府按“修旧如旧”原则投入巨资重建古镇,旱船房作为重点文物被修复,成为青木川“全国历史文化名镇”的核心景点。</p><p class="ql-block">又因小说《青木川》及电视剧《一代枭雄》的热播,旱船房作为“何辅堂原型”的产业,成为游客探寻枭雄传奇的必访地。</p> <p class="ql-block">旱船房的三层船舱包厢、狭窄楼梯,仍传递着等级森严的旧秩序;而今日游客触摸雕花窗棂时,已从“消费人”变为“反思者”——它从掏空钱袋的销金窟,嬗变为凝视历史复杂性的镜鉴。青木川的“匪气江湖”因它具象化,当船屋不再泊于欲望之河,它便成了渡人穿越时间的方舟。</p> <p class="ql-block">青木川古镇另一处代表性建筑就是烟馆,它是民国时期特殊历史背景下的产物。青木川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民国时期属于“三不管”地带,成为鸦片种植和交易的“金三角”。</p> <p class="ql-block">据传,烟馆主要服务于外地商贾、军阀及毒贩,本地人严禁吸食,违者重罚。 </p><p class="ql-block">烟馆内部按消费能力分等级,设有通铺、包间等,富商可在私密包厢吞云吐雾,底层烟客则挤在通铺。烟馆虽带来当时的经济繁荣,但也导致社会风气败坏,成为“畸形繁华”的象征。 魏辅唐虽靠鸦片敛财,却严禁部下及本地人吸食,形成矛盾现象。</p> <p class="ql-block">烟馆为典型的清末民初陕南建筑,土木结构,二层“四水倒堂”院落。门窗雕刻精美,木板吊脚楼设计,兼具实用性与隐蔽性。为躲避检查,烟馆设有后门密道。</p> <p class="ql-block">2008年汶川地震后,烟馆得到修缮,现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内部复原了吸食场景,展示鸦片危害,兼具历史教育与警示意义。游客可参观烟榻、烟具等陈列,感受民国时期的奢靡与颓废。</p> <p class="ql-block">青木川烟馆揭示了边陲地带的复杂历史。它既是古镇商业鼎盛的见证,也是特定时代下的悲剧缩影。如今,它作为历史遗迹向游客开放,提醒人们远离毒品,珍惜健康生活。若你也计划游览,可结合魏辅唐的传奇故事,深入理解青木川的“匪气”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如今的青木川回龙场老街仍保留部分居民生活,同时发展旅游商业,如特色小吃店、手工艺品店等。老街融合陕南、川西、陇南风格,体现“风俗兼南北,语言杂秦蜀”的特色。 </p><p class="ql-block">从明代商贸雏形到民国繁华,再到今日文旅地标,回龙场见证了青木川的兴衰变迁。如今,回龙场不仅是青木川的“活历史”,也是体验陕南古镇风情的绝佳去处。</p> <p class="ql-block">来到青木川的游人,大多会来到古街后山坡上的辅仁中学。</p><p class="ql-block">要探寻辅仁中学的历史,就不得不提到魏辅唐。在他主政青木川期间,深刻认识到教育对于家乡发展的重要性。于是,在 1942 年,他斥资创办了辅仁中学。在那个动荡的年代,辅仁中学成为了青木川学子们追求知识的殿堂。许多孩子在这里接受启蒙教育,开启了改变命运的大门。</p> 岁月流转,辅仁中学见证了青木川的兴衰变迁。它是教育精神的传承者,它静静地诉说着过去的故事,也怀揣着对未来的美好憧憬,终将在时光长河中熠熠生辉。 <p class="ql-block">我们在青木川的最后一站是参加魏家大院。魏家大院是青木川古镇的核心历史建筑,由民国时期当地统治者魏辅唐所建。</p> <p class="ql-block">魏辅唐(1902-1952)原为贫苦农民,后通过武力夺取青木川控制权,统治长达20余年。他靠种植鸦片积累财富,建立私人武装,将青木川发展为陕甘川边界的“独立王国”。 </p><p class="ql-block">老宅建于1927年,新宅建于1932年,两宅相连形成“田”字形布局,占地约2000平方米。魏家大院由中式老宅与西式新宅组成,风格迥异却和谐统一。</p> <p class="ql-block">老宅为传统明清中式风格 ,雕梁画栋、青砖素瓦;木窗棂浮雕花鸟、福禄寿主题;天井院落搭配青石走廊;屋顶为悬山顶铺灰瓦。</p><p class="ql-block">老宅前院设卫兵室、厨房、仓库及佣人居所。 后院有正房:魏母佛堂及卧室;厢房:四位姨太太及女儿卧室;偏院:家族食堂及轿房。</p> <p class="ql-block">新宅为中西合璧式风格 ,拱券门窗、欧式浮雕装饰;二层西式教堂风格高窗;青砖外墙与中式木构回廊结合;设警卫室、弹药库等防御设施。</p><p class="ql-block">新宅为政务与居住复合区。政务区设:议事厅、会议室、禁闭室、民团宿舍、图书室。 生活区设:西餐厅、花鸟房、银库、辅友社、 魏辅唐书房及卧室、五姨太瞿氏独立套房。防御体系主要有:暸望哨、射击孔、弹药库,形成封闭堡垒。</p> <p class="ql-block">魏氏宅院本身即是“中西合璧”的隐喻: 老宅典型中式院落,雕花窗棂、青砖素瓦,象征传统权威; 新宅西式洋楼配警卫室、弹药库,留声机、电话机等现代物件,流露对“进步”的渴望; 防御设计瞭望哨、射击孔、暗道机关,暴露乱世中权力者的不安。</p> <p class="ql-block">参观青木川魏家大院(魏氏宅院),不仅是一次对民国建筑的艺术探寻,更是一场叩问历史、审视人性的研究。这座由“土皇帝”魏辅唐所建的宅邸,承载着传奇与争议的双重烙印。</p><p class="ql-block">了解历史复杂性与人性多面性的魏辅唐其人,是解读魏家大院的核心密码。作为民国时期陕甘川边界的实际统治者,他的一生充满矛盾。以鸦片贸易起家,私设武装、独断刑罚; 同时兴办免费教育的辅仁中学,并兴建道路、桥梁、商铺,推动地方经济。 这种善恶交织的复杂性,揭示了人性绝非非黑即白。</p><p class="ql-block">魏家大院如同一部立体的地方志,提醒人们,土匪亦可是教育家,独裁者亦能推动发展,个人野心终被历史浪潮淘洗,唯有利民之举能沉淀为集体记忆。 </p> 参观完青木川魏氏大院,我们再一次在古镇上品尝木桶鱼后,便踏上了返程的路途。微风依然带着花香,车窗外风景渐远...... 春事将尽时,陕南大地以花为信,揭开了秦巴山脉最绚烂的篇章。那些鎏金的花浪、斑驳的匾额与悠远的传说,终将沉淀为行囊里念念不忘的回响——待到来年东风起,再约陕南共醉一场金黄旧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