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淳以养正·淳学】《国培薪火传 赋能再扬帆——北戴河区卢王庄小学国培二次培训纪实》

小小小小旭

<p class="ql-block">  为充分发挥国培学习的辐射带动作用,促进全体教师的专业成长,北戴河区卢王庄小学于2025年5月12日、13日开展了国培二次培训活动。此次培训内容丰富、实用性强,涵盖了AI赋能、项目式教学与跨学科教学的区别以及国家安全培训等多个关键领域,为教师们带来了一场知识与理念的盛宴。</p> 一、AI赋能:开启教育新篇 <p class="ql-block">  王大明校长聚焦AI赋能教育的主题。他指出,在数字化飞速发展的当下,AI技术正逐步渗透进教育的每一个角落。通过一系列生动的案例,王校长展示了AI在辅助教学、个性化学习以及智能评价等方面的显著优势。他强调,AI能够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特点,为教师提供精准的教学建议,实现因材施教。同时,利用AI工具,教师可以快速生成丰富的教学资源,如课件、练习题等,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在互动环节,教师们积极提问,就AI工具的具体使用、如何将AI与课程深度融合等问题展开热烈讨论。王校长耐心解答,为教师们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建议,让大家对AI赋能教育充满期待。</p> 二、教学辨析:明晰方向路径 <p class="ql-block">  邓晓旭老师深入剖析了项目式教学和跨学科教学的区别,并结合具体案例展开讲解。</p><p class="ql-block"> 在项目式教学方面,邓老师以 “弘扬红色家风” 为项目主题进行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围绕“探寻身边的红色家风故事”开展项目。学生首先通过采访长辈、查阅地方党史资料,收集家族或本地革命先辈的家风故事;接着运用语文知识,撰写故事文稿,并进行语言润色;然后借助美术技能,设计图文并茂的红色家风手抄报;最后在班级内举办红色家风分享会,用演讲表达技巧讲述故事。整个项目以完成“传承红色家风”成果展示为目标,学生在实践中锻炼信息收集、语言表达、艺术创作等能力,虽然涉及多学科知识,但核心是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深化对红色家风内涵的理解与传承意识。</p><p class="ql-block"> 谈及跨学科教学,邓老师以 “中国传统节日端午节” 为例。在教学中,语文课堂上师生共同研读屈原的诗词,赏析其文学价值与精神内涵;历史课上探究端午节起源与战国时期的历史背景,分析节日习俗演变历程;科学课上研究粽子的食材配比、蒸煮过程中的物理变化;美术课上绘制龙舟、香囊等端午元素的艺术作品;音乐课上学唱端午民谣,感受传统音乐魅力。通过多学科知识的交叉融合,学生能从文学、历史、科学、艺术等多元视角,全面深入地理解端午节的文化底蕴、科学原理与艺术特色,打破学科壁垒,构建起更立体的知识体系。</p><p class="ql-block"> 通过邓老师的详细讲解与对比,教师们对两种教学模式的特点、实施路径有了更清晰的认知,为后续教学实践提供了明确方向。</p> 三、国家安全:筑牢思想防线 <p class="ql-block">  秦雪娇老师进行了国家安全培训分享。秦老师强调,国家安全是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石,教师应将国家安全意识融入日常教学。她从政治安全、国土安全、网络安全等多个维度展开,结合时事热点,详细阐述了国家安全的内涵与重要性。同时,秦老师还分享了如何在课堂上巧妙渗透国家安全教育的方法,如通过案例分析、主题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国家安全观。教师们深刻认识到,培养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是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践行。</p> <p class="ql-block">  此次国培二次培训活动,内容充实且具有前瞻性,为教师们带来了新的理念与方法。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们将学以致用,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为学生的成长与学校发展贡献更多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