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军工颂(十三)

康乐谷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善于做知识分子</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工作的副政治委员:刘有光</b></div></b></h1>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字原创 文小平</b></h1> 1954年12月,中央军委任命志愿军第三兵团政治部主任刘有光为军事工程学院副政治委员兼政治部主任。1958年6月,又由陈赓推荐,出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政治委员。他善于做知识分子工作,这也正是陈赓院长从发展我国航天事业的全局出发,推荐刘有光到第五研究院担任政治委员一职,与钱学森院长党政搭配的重要原因。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1955年授衔后</b></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一)第一印象</b></h1> 建院初期,院政治部办公室设在八一楼二层。八一楼内,中间呈圆形。政治部的几个年轻男女干部,听说新上任的刘政委来上班,便站在二楼围着栏杆往下看。那时,在一二层楼台阶竖着一个军人敬礼的标准像(油画),只见刘政委一身整齐的军装,戴副眼镜,迈上台阶,见到那个标准像就立正还了个礼,几个年轻干部忍不住就笑,刘有光政委觉得莫名其妙,仰头问:“笑什么?”“你看看那人是谁?”几个年轻干部说着又笑了。刘政委走近一看,才发现是个油画像,自己也笑了起来,说:“看我这眼睛。”由此,大家知道了刘政委高度近视。当刘政委上楼,走近这些年轻干部时,大家又发现这位平易近人,谈吐随和的刘政委脖子有点歪。这就是政治部的年轻干部们对他们的首长刘有光政委的第一印象。<br>  后来,直属机关政治协理员听说此事,专门给大家介绍了刘政委的历史,才知道刘政委参加过一二九学生运动,被逮捕,与薄一波一起关进北京草岚子监狱,坐了5年牢狱,成了高度近视。在狱中,敌人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后被党营救出来,脖子有点歪,也是在狱中造成的。这使政治部的同志们对刘政委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加之他优良的工作作风,使大家对他敬佩之至。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二)曾经首任洛阳市委书记 </b></h1> 刘有光(1914— 2001), 河北省景县人。1933年在北平加入中共外围组织互济会。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参加了一二九学生运动。1936年春被捕,关押在北平军人反省院(草岚子监狱),在狱中坚持斗争,被营救出狱后,并由共青团转入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时期,刘有光在薄一波领导的决死第一纵队任职,历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第一纵队连政治指导员、营政治教导员,第一纵队政治部组织科科长、政治委员,决死第一纵队政治部副主任,决死第一旅政治部主任。决死第一纵队编入129师后,刘有光任太岳军区第一 军分区政治部主任,参加了百团大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十一旅政治委员,第四纵队政治部主任,第二野战军第4兵团13军政治委员。参加了上党、同蒲、吕梁、豫西、淮海、渡江、两广等战役战斗。其间,1948年4月洛阳解放,洛阳为当时第一座新解放的大城市,中央对洛阳的城市工作十分重视,毛泽东为中央起草了《再克洛阳后给洛阳前线指挥部的电报》,电文对战后洛阳的政权机构,城市管理,农民问题,工商业等作出了具体的指导意见。刘有光由陈赓推荐,被任命为首任洛阳市委书记。陈赓相信刘有光有能力接管好大城市;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第四兵团兼云南军区政治部主任,后随陈赓参加抗美援朝,任中国人民志愿军三兵团政治部主任,参与指挥了上甘岭战役。和张子明(时任三兵团政治部组织部长,后与刘有光同时调入哈军工任副教育长)发现和总结了黄继光的英雄事迹,树立典型,在全军广为宣传。 <h5><b>  在朝鲜战场上,与战友们的合影:刘有光(前排中),秦基伟(前排左),张子明</b></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三)授权大会 </b></h1> <p class="ql-block">  陈赓院长说:“哈军工是全军知识分子最集中的单位之一,应该成为贯彻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模范。”陈赓亲自做高级知识分子工作,并分工刘有光、张子明负责知识分子工作。政治部有专做高级知识分子工作的第一政治处,王序卿任主任。</p><p class="ql-block">  当年,各教授会主任由教授或老教师担任。刘有光政委曾派院政组织部长贺达、保卫部长陈信和第一政治处主任王序卿,组织两个工作组,到院、系教授会,调查研究知识分子政策的贯彻落实情况。教授会主任和党支部书记是什么关系?成为一个突出的矛盾。当时,党内有一股“左”的情绪,认为党在教授会应领导一切,书记是“一把手”,有的党员不尊重非党教授会主任,这引起教授们的不安,从而影响了教学工作。</p><p class="ql-block">  针对这种情况,刘政委召开教授会党、团支部书记会议,展开讨论,统一认识。最后,刘政委明确指出:教授会党支部与连队党支部不同,其任务不是领导业务工作,而是保证业务工作。要求党团组织尊重教授会主任,支持主任大胆、主动地领导业务建设。接着,由刘有光政委主持,召开了全院教授会工作会议,陈赓院长、刘居英副院长参加了会议。刘有光政委开宗明义宣布:今天开的是“授权大会”,就是给教授会主任授权。“授权”明确规定:</p><p class="ql-block">  教授会主任是教授会所属人员的直接首长,有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维持教学纪律,提高所属人员业务能力的职责;党支部的任务是保证教授会各项任务的完成,不能干预主任的权力,更不能包揽主任的工作;教授会内部在教学工作上有了意见分歧,应服从主任的裁决;教授会主任在教授会内部的政治工作方面,有教育、管理、批评、建议之权。</p><p class="ql-block">  “授权大会” 得到了陈赓院长、刘居英副院长的鼎力支持。“授权大会”后,党内思想统一了,党支部很好地保证了教学工作的完成。</p>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陪同陈赓院长为哈军工校官授军衔</b></h5>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刘有光在大会上讲话</b></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四)“端盘子”</b></h1> 陈赓院长提出“一切为学员着想。”“我们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让学员学好,把他们造就成又红又专的第一流军事工程师。”他很关心学员的健康,“让学员吃好,玩好,把身体锻炼好。”在陈院长建议下,学员一律改成中灶标准,即团级干部的伙食标准,以保证在紧张的学习中有旺盛的精力。<br>  对于学员在生活上的优待,曾有人说怪话,认为这是把学员养成“少爷”了。在1956年5月召开的学院第一届党代表大会上,刘有光副政委有一段精辟的讲话,他说:“我们对学员优待是应该的,我们要把学员培养成又红又专,德智军体全面发展的高质量的军事工程师,学习生活那样紧张,生活上不照顾一点不行。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子弟一样去爱护学员。打个比方:我们学院好比一个饭店,学员是来吃菜的,教员是炒菜的,我们这些人都是跑堂端菜的。我们要很好完成这个任务,这就叫以教学为中心,为教学服务,教员,干部,大家都是为学员服务。我们有严格的军事管理,经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决不会把学员培养成‘少爷兵’。”这个跑堂端盘子的比喻极富哲理,它既是对陈赓院长办学思想的诠释,更是对“领导就是服务”的形象描述,给全院人员的印象十分深刻。<br>  殷之书教授对此曾回忆道:“刘有光副政委是在一次大会上,谈到老干部在教学中的保障作用时,说到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干部要做好教师和学员的工作,要学员吃得好(意为:学得好),就要教师炒菜炒得好(意为:教得好)。这个说法,比较形象,当时颇起作用。”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刘有光为哈军工第一期优秀学员颁奖</b></h5>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五)倡导政治</b></h1><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工作部门的优良作风 </b></h1> 刘有光政委对政治工作干部要求严格,思想工作抓得很紧。他常说:政治部的干部不要以为自己是个小干部,其实,你的一举一动对外影响很大。你到其它部门了解情况,谈问题,就代表了政治部,表现好与怀,人家都说你是政治部的,都会影响到政治部的威信。因此,一定要谦虚谨慎。<br>  他对执行政策很严肃,认真。政治部有位同志,家乡寄来了检举信,说这个同志有血债,要求遣返家乡处理。刘政委要求深入调查,反复核实取证,最后确认他无血债,没有遣返回乡。这个同志感激涕零,他说:如果学院把他遣送返乡,就没命了。 <h5 style="text-align: center;"><b>文革后,重新工作的刘有光</b></h5> 刘有光政委在哈军工期间,正确贯彻和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践行陈赓院长“一切为了教学”的办学思想,做了不少开创性工作。1956年1月,中央召开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前的准备工作中,曾向学院要如何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材料。主持并参与材料定稿的刘有光政委说:“我们学院对知识分子就是三句话:政治上信任,工作上放手,生活上关心。”这是哈军工的经验材料首次报送中央,并得到会议肯定。<br>  刘有光离开哈军工后,历任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政治委员、第七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国防科委政治委员、国防科工委政治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 <h5 style="text-align: left;"><b>  在国防部五院,刘有光与刘亚楼(中),张钧(左)检查工作</b></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  1983年12月,时任国防科工委政委刘有光与航天四院科技人员合影</b></h5> <h5 style="text-align: left;"><b>  1985年,刘有光偕夫人刘佩雄(左),看望唐铎夫人唐瓦柳</b></h5> 参考文献:<div>  1,李懋之著:《陈赓大将创建哈军工》,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7月版。<br>  2,梅舒著:《难忘的哈军工岁月》,中国文联出版社2013年7月版。<br>  3,殷之书:《哈军工两老办院方针的由来》,载于《哈军工之恋》,解放军理工大学编,2013年9月。</div>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音乐推荐 杜香琴</b></div><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图片来源 网 络</b></div></b><b><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 style="color: inherit;">图文编辑 孟庆泉</b></div></b></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