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唐代韩愈、柳宗元;宋时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文学家被后世合称为"唐宋八大家"。</p><p class="ql-block">明初朱右选辑韩、柳等人的作品,编为《八先生文集》(己佚),八家之名由此开始。明中叶,唐顺之所纂的《文编》中,唐宋文也仅选取了这八家,这为唐宋八大家名称的流传起到了一定的定型作用。至明末,推崇唐顺之的茅坤根据前人朱右和唐顺之的编选方法,选了八家的作品,辑为《唐宋八大家文钞》共164卷,此书旧时流传甚广,"唐宋八大家"之名也随之扩散开来,该称谓自此也固定下来而流传后世。</p> <p class="ql-block">韩愈和柳宗元是中唐古文运动的主将,他们共同倡导恢复先秦、两汉的优良散文传统,反对当时流行的形式僵化的骈文。</p> <p class="ql-block">韩愈的文章气势磅礴,说理透彻,主张"文以载道",强调文学的社会功能和教化作用。散文风格雄浑豪放,语言质朴自然,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师说》、《马说》等以其深邃的思想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成为后世文学创作的典范。他的赋、论、说、传、记、颂、赞、书等各种体裁的作品,都有卓越成就。</p> <p class="ql-block">柳宗元与韩愈并称"韩柳",散文以清新脱俗、隽永深刻著称。作品则多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表现出强烈的人道主义精神,代表作《捕蛇者说》,思想内涵深刻,艺术风格独特。他所描写的山水游记与寓言故事也颇具特色,《永洲八记》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展现其被贬永洲后的心境与对人生的思考。</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宋朝的六位文学家在古文运动中各有贡献。</p> <p class="ql-block">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他强调文章应该"明道", "致用",其散文风格平实自然,《醉翁亭记》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滁州山水与百姓游乐之景,是宋代散文的巅峰之作。在散文理论上提出文以明道的主张,取韩愈"文从字顺"的精神,提倡简而有法和流畅自然的文风,反对浮靡雕琢和晦涩怪僻,且以自身极高造诣的创作实绩,示范引领了当时及以后文学创作的风气。</p> <p class="ql-block">苏洵为苏轼、苏辙之父,擅长政论,文风纵横恣肆。散文论点鲜明',论据有力,语言锋利,颇具雄辩的说服力。艺术风格以雄奇为主,又富于变化,部分文章曲折多变,宛转纡徐。语言古朴简劲,凝练隽永,铺陈排比,尤善作形象生动的妙喻。《六国论》等即展现出其深邃的历史洞察力和精湛的文学造诣。</p> <p class="ql-block">苏载是八大家中文学成就之冠,诗词散文俱佳,被誉为"文学全才"。作品豪迈奔放,才情横溢。散文题材广泛,《赤壁赋》将写景、抒情、说理都融为了一体。词作意境深远,情感真挚,《念奴娇.赤壁怀古》、《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更是与韩愈并称为"韩潮苏海",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与黄庭坚并称"苏黄"。</p> <p class="ql-block">苏辙的散文汪洋澹泊,有秀杰深醇之气。在文章写作上有自己的主张,提出"文气"及"养气"之法。擅长政论、史论,纵谈天下大事,能以古鉴今,针砭时弊,在革新政事上颇有见地。</p> <p class="ql-block">王安石的散文如其为人,峭拔简洁,雄健简古。政论文观点鲜明,言词犀利,见解卓越,极富逻辑性,多针砭时弊之作。《读孟尝君传》短短20几字却否定了历朝的观点,是为千秋传诵之名篇。其作品《游褒禅山记》关注社会现实和国家大事,展现出了高深的政治智慧和卓越的文学才华。</p> <p class="ql-block">曾巩的文风质朴谨严,擅长叙事说理。关注社会现实和民生疾苦,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文字风格独特,语言简练明快,富有节奏韵律感。作品多为议论文和记叙文,以议论见长。</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唐宋八大家对古文运动的推动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军之将,他们合力扭转了长期统治文坛的形式主义潮流,继承了早期散文的优良传统并有所创新和发展,开创了散文作写的新的风潮。</p><p class="ql-block">欧阳修是宋代古文运动的主将,三苏父子、王安石、曾巩等则是核心人物,他们的文学理论和创作实践都对当时的文风产生了极大的冲击,使散文的发展更加健康。</p><p class="ql-block">他们的作品真实的反映当时社会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通过对他们作品的研究,可以了解唐宋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状况。</p><p class="ql-block">他们的作品代表了古代散文的最高成就,独特清新的艺术风格为后世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灵感和借鉴。韩愈构思精巧,气盛言宜。柳宗元思理深邃,世相百态。欧阳修唱叹多情,从容不迫。后世的文人可从中汲取营养,学习他们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p><p class="ql-block">他们的作品"有为而作",主张"文以明道",重视文章的社会作用,反对脱离社会生活实际。立足社会、关心民众的现实主义创作理念,以及对家国的担当精神,也是一种坚定的文化自信的表现。</p><p class="ql-block">(图片来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