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今天,农历2025年4月14日,于世人而言,或许只是一个平凡的日子,但对我们而言,这一天却承载着无尽的敬意与深情,因为这是敬爱的父亲诞辰100周年的纪念日。百年前的1925年,父亲诞生于世,自此开启了一段不平凡的人生旅程。他自幼聪慧好学,幼年就读私塾,勤勉博览,熟背四书,精通五经,研习算术,撰写诗文,屡获先生称赞。后又求学于光山中学与河南省省立潢川高中,彼时能入中学者已是寥若晨星,而能进入高中者更是凤毛麟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49年,解放初期,父亲投身于文殊区政府财经工作,并担任杜槐乡财粮干事。1951年,他积极参与文殊供销社的筹建工作,此后又投身多个供销点的建立,历任供销社会计、秘书、供销点负责人及统计等职。他工作认真负责,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与嘉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一生谦逊和善,无论是对待领导、同事、下属,还是亲朋、邻里,甚至陌生人,他始终以和颜悦色的态度相待。每年春节,为使同事们能够回家团圆,他总是自愿留守单位,这一传统延续了数十年。父亲的书法造诣深厚,楷书习颜柳,行草学王羲之,备受推崇。每逢春节,他都会自备纸墨,为同事们书写春联,有时从过小年开始一直写到除夕,求书者络绎不绝。父亲乐善好施,被众人尊称为“老妈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善行不仅体现在对同事的关怀上,更延伸至所有人。无论是亲朋、邻里,还是素不相识的人,甚至那些曾伤害过他的人,父亲都以德报怨,尽可能地给予帮助。退休后,邻居们常向他借钱,他从不追讨,直至他离世,仍有诸多借款未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对儿女的教育深刻诠释了慈严之意,许多往事至今仍历历在目。一次夜谈,正值我在文殊中学上学期间,那时正值批林批孔运动,工农兵进驻学校,学生不再专注于学习,而是忙于运肥、耕地、种试验田。我沉迷于写大字报和所谓的劳动,父亲察觉后,在一个夜晚将我叫至他的房间,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人生在世,若想有所作为,必须品行端正,志存高远,刻苦读书。读书能明理增智,提升技能,唯有认真学习,方能有能力实现理想。这次夜谈,为我指明了人生的方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杯糖茶,那是我参加高考前的一天,正值酷暑,我正在复习功课,父亲亲自为我泡了一杯绿茶,并贴心地加了白沙糖。那杯香甜可口的茶,不仅解暑解渴,更让我感受到父亲的关怀、慈爱与期望,成为我记忆中最难忘的一杯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块老上海牌手表,那是父亲送我上大学时,将他戴了多年的一块上海牌手表赠予我。我戴上这块带着父亲余温的手表,深知其贵重与深意,他希望我珍惜时间,好好学习,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类似这样的事情数不胜数,父亲对子女的品格、学习和工作要求严格,对我们的生活却关怀备至,慈爱有加。每每回忆起父亲,心中总是暖意融融。然而,父亲却在十四年前溘然长逝,我们无比思念他老人家。值此父亲诞辰100周年之际,写下这些文字,以表达对慈父的深切缅怀之情,愿父亲在天堂无病无灾,安好永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