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游西双版纳,感叹沧桑变化

老猪

午饭后从黄浦江畔的魔都飞到澜沧江边的西双版纳首府景洪,用时不到四小时,正好赶上孔雀宴。<div><br>回想三十四年前从昆明坐长途汽车到景洪,中途在杨武和思茅分别住了两晚,第三天才抵达。与今日万壑千山一掠而过的快捷舒适相比,那时旅途虽然辛苦,却也不乏乐趣。摘抄一段当年留下的文字——</div><div><br>九零年春,傣历新年泼水节刚过,游客稀少,从昆明去西双版纳可以载客五十多人的长途客车上除了司机只有我们两人,奢侈得像个移动包房。车驶出昆明,冲向大山。一路人烟稀少,尽是绿林苍苍、群山莽莽。偶尔掠过一座村寨,梯田如镜泛银光,农人耕牛劳作忙。村寨里炊烟袅袅而起,似乎在呼唤田里的农人:饭熟了,菜香了,该回家了。真是深山春色美如画呵。</div><div><br>当太阳落到西边沟底,只剩下几抹暗红色余晖的时候,我们的车也冲到了山下一个叫杨武的小镇。山区小镇就像是个小村庄,十数间房屋在公路边一字排开,我们住在其中一间,楼上住客,楼下吃饭。在房前空地上支一张桌子,邀司机共进晚餐。几杯酒下肚,沉默寡言的司机开了腔。他祖籍山东,父亲南下作战解放云南之后留在了西双版纳。他生于斯长于斯,却仍不失山东大汉的豪爽。晚饭吃得很开心,六七个家常菜在深山里也算是丰盛的晚餐了。楼下不时有赶路的汽车开着闪亮的车灯隆隆驶过。几条狗在公路边悠悠然走着,看见陌生人就吠几声。朦胧的山影在夜空平面上勾勒出凝重曲线,山中人家透出的黄色灯火点缀在大山的黑幕上。有满天星斗陪伴着喝酒吃饭,对于城市人而言,真难得。酒,特别醇;饭,特别香。这一晚,我们躺在大山的怀抱里,睡得也特别沉。</div><div><br>重读这段文字,往事仿佛如昨。三十多年过去,弹指一挥间。</div><div><br>吃罢孔雀宴,去领略景洪出了名的告庄西双景星光夜市。</div><div><br>告庄西双景是傣语。“告”是九,“庄”是塔,告庄即九塔;“西双”是十二的意思。告庄西双景就是九塔十二寨(景)。星光夜市里的灯光吞没了天上的星光,踏进夜市,立刻就淹没在沸腾的人海中。灯光勾勒出一幢幢现代塔楼的轮廓映衬在深蓝色天幕上,煞是好看。它们就是告庄(九塔)吧。夜市里有歌舞表演,有数不清的纪念品,更有不可或缺的各种小吃。经营这些摊档的不一定是本地人,东北那旮沓的语调时不时从摊主的口中蹦出。</div><div><br>大金塔高高耸立在告庄西双景中央,告诉人们西双版纳是佛庇佑的地方,也为在夜市迷路的人重新定位正确的方向。</div><div><br>逛完夜市,夜已深沉,看着周围依旧人影绰绰的各类食肆,三十多年前的一幕又映现脑海——</div><div><br>那晚游罢勐混回到景洪已过了饭点,饭店都已收档。饥肠辘辘走进一家已经休息的小饭馆。听说我们还未吃晚饭,店主热情招呼我们坐下,先泡了一壶本地糯米茶,再亲手做了一个汤,炒了两碗香喷喷的蛋炒饭。饭简单,茶很香。见我对糯米茶赞不绝口,一个正在店里串门的阿婆二话不说就从家里拿了一包糯米茶叶送给我,分文不取。饭后我想吃水果,店主立刻骑摩托去市场买,他女儿还削了个菠萝切成片送到我们手上。</div><div><br>今天的星光夜市,各种风味饮食任君挑选,我却十分怀恋当年的蛋炒饭和糯米茶里蕴含的质朴热情。</div><div><br>曼听公园以前是傣王御花园,今天是漂亮的城市公园。周恩来总理身穿傣族服装站在入口广场,他一九六一年来西双版纳参加泼水节的音容笑貌一直留在这里。园中的白塔由一座主塔和八座小塔组成,像一丛春笋破土而出,傣语称“塔糯”(笋塔),仿的是我以前在勐龙镇见过的曼飞龙白塔。放生湖桥中央的八角亭,大概也是模仿了勐海的景真八角亭。当年的傣王也没见过那么多新摆设。园内还保存着500多株古铁刀木,这些傣家以前的柴火树有个特点:枝条越砍越长。现在没人砍了,枝杈越长越高,成了一片铁刀木林。</div><div><br>总佛寺紧挨着曼听公园。小乘佛教的形制与汉地的佛寺不尽相同,差别在哪儿?说不上来。</div><div><br>满怀期待进入原始森林公园。在修建得很好的步道走了一圈,感觉就像在城市公园散步,缺了粗犷原始的氛围。与三十多年前在曼点村寨体验的行走原始森林完全不在一条道上。放飞孔雀是公园的压轴戏。让孔雀从高处掠过湖面飞到看台,然后再飞回去,对于不擅长飞行的孔雀而言也算是个力气活。为了游客,只能难为它们了。可相比扎龙的放飞丹顶鹤,还是略输一筹。旅游,有时就是一种遗憾的快乐。</div><div><br>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是唯一的5A景区。以中国科学院冠首,绝非等闲。导游和工作人员介绍了许多既有趣又好看的花卉植物,听着好奇,过后忘记。这大概是普通游客在植物园的共同经历。</div><div><br>傣族园是一个快乐湿身的地方。泼水广场每天都是泼水节。</div><div><br>最有趣的是野象谷。</div><div><br>行走在山谷空中栈道,郁郁葱葱的热带雨林相伴左右,溪流和鸟鸣合成了一首大自然奏鸣曲,一路轻声伴奏;山风拂面,吹散了北回归线以南早早到来的暑热,让人神清气爽、步履轻捷。到了第一个野象经常光顾的观象点。密林中传来几声低沉的吼声,大家兴奋地在栏杆边张望。可是,只闻象吼,不见象影。左等右等,大象就是不现身。栈道终点也是野象可能出没的地方,距离还有数公里。</div><div><br>继续前行。途中遇见一只懒猴。小小的身体,一团毛茸茸的浅棕色,卷缩在一颗树的树杈间,无论怎么呼唤,始终不睁眼;还看到一只黑猴,除了脸颊两边各有一丛米白毛发外,满身乌黑。它攀爬在栈道旁的树上,不惧人们近距离靠近拍照,似乎就等着在镜头里露脸。</div><div><br>走走看看,不知不觉就走到了栈道尽头。一个圆形的观景台,看尽360度景色。栈道下面的谷地上有溪流水塘,是野生亚洲象喜欢的地方。</div><div><br>等了半小时,仍无野象现身。就在耐心快要磨灭之时,二十多米远的树林里出现了一个灰色庞然大物:又粗又长的鼻子,耷拉着大耳朵,嘴里伸出两根长长的白色象牙。终于等来了一头野生成年亚洲公象!所有的辛苦跋涉和焦急等待瞬间就化作了无尽的兴奋和喜悦。不一会儿,它的伴侣也跟了过来,两头大象并排着在林间散步。一头看上去还未成年的少年象冷不丁从林间跑了出来,独自在水塘边玩耍。大概是三口之家吧。不知那头少年象是否也到了不愿与父母在一起的叛逆期呢?</div><div><br>野象看到游人越聚越多,干脆大大方方走出了树林,在栈道下高高甩起它的长鼻子,似乎在向游人问好。有游客将苹果扔向大象,它用长鼻准确利索地在空中接住苹果,然后再一卷鼻子,把苹果送入了嘴巴。大象吃得开心,游人玩得高兴。</div><div><br>尽兴而归。<br></div> 告庄西双景,星光夜市很热情 大金塔高高耸立 表演很投入 曼听公园不忘周总理 贝叶经 曼听公园内的白塔 风情万种 放生湖上的八角亭 原始森林公园内的猕猴 放飞孔雀 犒劳 表演结束,孔雀回家 突然回头 蓝天白花 做白日梦的懒猴 黑猴很酷 野象露脸 喝水 看不懂的眼神 长鼻子灵巧接苹果 傣族园天天泼水节 夕阳时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