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骑行扬州,邂逅蟹黄包之美,人生是一场充满未知的旅行,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而我这次骑行扬州品尝蟹黄包之旅,恰似一幅徐徐展开的绚丽画卷,每一处风景、每一次体验都令人难以忘怀。清晨六点,古镇瓜州还在沉睡,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水汽,我们三人就已整装待发。《春江花月夜》的旋律仿佛还在脑海中萦绕,带着一夜商定后的期待,我们跨上自行车,开始了这充满未知与惊喜的20余公里骑行之旅。车轮滚滚,我们穿梭在乡村小道上。道路两旁,嫩绿的麦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在为我们加油鼓劲;金黄色的油菜花应该收仔了,偶尔路过一片池塘,在阳光的照耀下闪烁着七彩的光芒。远处麦田连绵起伏,与早晨的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分享着生活中的趣事和骑行的感受。累了,就路边欣赏一下周围的风景……喝点水…</p><p class="ql-block">经过近两个小时的骑行,我们终于抵达了扬州城。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处处散发着浓厚的文化气息。古老的街道、青石板路、古色古香的建筑,让人仿佛穿越回了古代。我们沿着街道骑行,感受着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街道边还有各种特色小吃店…而我们心心念念的蟹黄包就在一家颇具名气的老店等着我们前往。</p> <p class="ql-block">日出东方,哪个方向就是大运河……</p> <p class="ql-block">走进店里,一股浓郁的香味扑鼻而来,让人垂涎欲滴。店里的顾客很多,我们找了个空位坐下,点了几份蟹黄包。</p> <p class="ql-block">扬州蟹黄包,宛如江南水乡中走出的温婉佳人,带着与生俱来的精致与韵味。其外形饱满丰腴,恰似一朵即将绽放的白莲,又似被精心雕琢的艺术品,莹润的外皮泛着柔和的光泽,薄如蝉翼却又韧性十足,隐隐能瞧见内里金黄的蟹黄与鲜嫩的肉馅若隐若现,犹如藏在纱幔后的神秘宝藏,撩拨着食客的心弦。</p> <p class="ql-block">轻提起来吃这包子,早已经是往事,是几十年前的事,这拿汤包技术操作的大师怕早己失传了!我此时肚子也能感受到汤汁在其中微微晃动,仿佛灵动的音符在跳跃。如此今天是小笼,一个包子一小笼,也不必轻轻拿轻放包子了,而有管子吸了,吸完汤计再品馅,轻轻咬上一小口,让那薄皮在齿间慢慢破开,刹那间,浓郁醇厚的汤汁如清泉般涌出,带着大海的咸鲜与湖泊的清甜,瞬间在味蕾上炸开。蟹黄的鲜香与蟹肉的嫩滑相互交织,再搭配上精心调配的肉馅,每一口都层次丰富,口感醇厚,仿佛将扬州城的千年古韵与水乡风情都浓缩在了这小小的包子之中。细细品味,那股鲜香在口中久久不散,让人唇齿留香,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告别扬州,车轮滚滚再次向北,我又踏入了皖北这片充满烟火与豪情的土地。刚进入皖北区域,便能感受到与江南水乡截然不同的气息。这里没有江南的婉约秀丽,取而代之的是广袤无垠的平原和开阔大气的景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道路两旁,大片大片的麦田在微风中翻滚着绿色的波浪,与湛蓝的天空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远处,错落有致的村庄点缀其中,袅袅炊烟缓缓升起,仿佛在诉说着这片土地上的宁静与祥和。</p> <p class="ql-block">再访明祖陵,皖北骑行中的历史回响,骑车驰骋在皖北的大地上,微风拂过,带着这片土地独有的质朴与厚重。不一会儿,明祖陵那庄严肃穆的大门便映入眼帘,我习惯性地停下自行车,像以往来过的多次一样,在大门口打个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座明祖陵,就像是皖北历史长河中的一座巍峨灯塔,静静伫立,见证着岁月的沧桑变迁。它是明太祖朱元璋为其高祖、曾祖、祖父所修的衣冠冢,承载着一个王朝最初的根脉与荣耀。每一次来到这里,我都仿佛能穿越时空,触摸到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灵璧:骑行途中的古韵新章,告别明祖陵,腹中的饥饿感早已按捺不住。寻到路边一家小店,我点了四个烧饼和一碗淮南牛肉汤面。烧饼出炉时散发着麦香与炭火的焦香,外皮酥脆,层层分明,咬一口“咔嚓”作响,内里绵软且带着面的甜香。而那碗淮南牛肉汤面,浓郁醇厚的汤头泛着油光,上面漂浮着翠绿的葱花与香菜碎,牛肉片薄而鲜嫩,面条劲道爽滑。我风卷残云般将它们一扫而空,胃里暖乎乎、饱胀胀的,浑身都充满了能量。稍作休息,我再度跨上自行车,继续向前。车轮滚滚,我进入了灵璧县区域。还未深入,便能感受到这座小城独特的气质。灵璧,素有“奇石之乡”“钟馗故里”“垓下之战古战场”的美誉,历史的厚重感如同无形的丝线,在空气中微微颤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骑行在灵璧的道路上,两旁的景色逐渐变化。田野里,金黄的麦浪在微风中起伏,仿佛是大地弹奏的乐章。远处的山峦连绵起伏,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构成了一幅绝美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我的思绪不禁飘回到了两千多年前。楚汉相争,垓下之战,那是一场决定历史走向的战役。项羽的悲壮、虞姬的深情,都在这片土地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记。如今,战火的痕迹早已被岁月抚平,但那种英雄豪情与历史的沧桑感却依然扑面而来。我闭上眼睛,仿佛能听到战马的嘶鸣声、士兵的喊杀声,感受到那个时代的风云变幻。</p> <p class="ql-block">宿迁沭阳县虞姬公园</p><p class="ql-block">沭阳是虞姬故乡。相传她和项羽两小无猜、青梅竹马,出嫁后随军而行。项羽出征,她祈祷平安;凯旋时,以舞姿祝贺;不顺时,给予安慰,甚至学会骑兵征战,随其阵上冲锋。秦朝灭亡后,项羽封虞姬为“美人”。后来项羽中十面埋伏,自知必败而吟《垓下歌》,虞姬凄然起舞并唱《和垓下歌》,而后拔剑自刎,不让大王牵挂。该公园1929年始建,因虞姬故里得名。而灵璧虞姬文化园,在公元前202年,刘邦与项羽在垓下决战,项羽陷入十面埋伏、兵少粮尽。虞姬为解除项羽突围顾虑,拔剑自刎诀别,演绎“霸王别姬”悲歌。项羽将她葬于此,后来此地有了“虞姬村”。虞姬文化园在原有虞姬墓基础上于2010年扩建而成。宿迁经济开发区虞姬公园,公园浮雕墙展现与虞姬相关历史场景,包括项羽和虞姬画像、垓下之战战场、四面楚歌与生死离别、项羽乌江自刎等,凸显了楚汉相争这段历史中虞姬的重要角色及她和项羽的悲壮爱情。</p> <p class="ql-block">核心古迹</p><p class="ql-block">● 虞姬墓: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墓冢墓阜高6米,基宽11米,墓侧有碑。相传虞姬自刎后葬于此,历经千年,时坏时修。墓前有清代、民国碑刻各一通,还有明代所立虞姬墓碣。文革期间碑碣被砸、墓丘被铲,1980年重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颂虞姬碑廊:由清代安徽巡抚冯煦撰写的墓碑文和启功、舒同等著名书法家书写的碑林构成,众多碑刻承载着后人对虞姬的赞颂与缅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虞姬展示区:展示虞姬相关事迹与形象,有其汉白玉站立雕像,她手拿书简、目视前方,气质雍容华贵、品德冰清玉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陈列室:采用砖木结构,粉墙小窗,青灰色小瓦,内进雕梁画栋。室内陈列垓下和虞姬墓中出土文物、相关史料及诗词歌赋。陈列馆门口汉代画像刻工古朴、线条简练,是汉代艺术珍品;馆内一尊女人体石雕,与欧洲远古威林道夫女人体雕刻有神似之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虞姬故事长廊:以八块线雕展现虞姬生平故事,如与项羽策马同行、抚琴引英雄等场景,生动呈现她的传奇一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虞姬文化广场:为园区重要活动场地,在此可举办与虞姬文化相关的演出、展览等活动,加深游客对其文化内涵的理解。</p> <p class="ql-block">明天清晨,我再次踏上了骑行之旅。阳光洒在我的身上,仿佛给我注入了新的力量。我知道,前方还有更多的风景等着我去发现,更多的故事等着我去聆听。皖北,这片充满魅力的土地,我将带着满满的期待,继续探索你的奥秘。</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