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承德全景游记

天津武清摄影协会一文义

美篇号:14098766 <p class="ql-block">2025年5月9日由天津组团,开始河北承德避暑山庄三日游活动。上午九时从天津武清文化广场启程,下午两点进入承德。今天,天不做美,下着小雨,但是,参加本次旅游团队的所有成员,兴奋不减,在当地导游曹小姐的引领下,下午两点半点开始对承德避暑山庄三日游首站〞布达拉.行宫”景区进行游览。</p> <p class="ql-block">景点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山庄东路6号。</p><p class="ql-block">承德避暑山庄是中国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疆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p><p class="ql-block">占地564万平方米,是世界现存最大皇家园林。</p><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始建于1703年(康熙四十二年),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历时89年于1792年建成,</p><p class="ql-block">主要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湖泊区、平原区和山峦区)两部分。</p><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按中国地理形貌选址设计,以西北山区、东南湖区、北部平原区之地形地貌构成中国版图的缩影。山庄造园取法自然,不假雕饰,120余组建筑掩映于山水草木之间, 构成融南秀北雄于一体、集全国名胜于一园的壮美景观。在避暑山庄宫墙之外,有十二座皇家寺庙。包括普陀宗乘之庙、须弥福寿之庙、安远庙、普乐寺、溥仁寺、溥善寺、广安寺、殊像寺、罗汉堂、广缘寺、普宁寺、普佑寺。</p><p class="ql-block">1961年3月4日,避暑山庄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1994年12月,承德避暑山庄及其周围寺庙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p class="ql-block">2007年,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今天游览《须弥福寿之庙》。</p> <p class="ql-block">丽正门既是避暑山庄的正门,也是正宫的正门,建于乾隆十九年(1754年)。它是个重台城门,有三个长方形拱门入口,重台上建有城阁三间,门前列石狮一对,左右立下马碑各一,迎面建有30米长的红照壁。布局规格严整,风格质朴秀丽,为避暑山庄的乾隆三十六景之首,著名景点有四知书屋、万岁照房、门殿、烟波致爽殿、云山胜地楼、岫云门,占地面积为5640000平方米,景点级别为AA级,</p><p class="ql-block">丽正门作为皇城正门,象征我国多民族统一,避暑山庄则是清代皇帝避暑理政之地,融合自然山水与江南塞北风光,与周围寺庙共筑历史文化遗产,展现清帝处理民族关系智慧,与颐和园、拙政园、留园并称中国四大名园。</p> <p class="ql-block">布达拉·行宫景区,坐落于河北省承德市避暑山庄正北狮子岭南麓,占地25.79万平方米。布达拉·行宫景区由皇家寺庙群中的普陀宗乘之庙和须弥福寿之庙组成,两座寺庙先后修建于1767年(乾隆三十二年)、1780年(乾隆四十五年),因仿拉萨布达拉宫和日喀则扎什伦布寺而建,俗称小布达拉宫和班禅行宫,布达拉·行宫景区为两座汉藏结合式寺庙。</p> <p class="ql-block">承德避暑山庄小布达拉宫简介</p><p class="ql-block">承德避暑山庄小布达拉宫,实际上指的是位于承德避暑山庄正北的普陀宗乘之庙,因其建筑风格仿照拉萨布达拉宫,故得此昵称。以下是对该景点的详细介绍:</p><p class="ql-block">一、历史背景</p><p class="ql-block">始建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但另一种说法为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是乾隆皇帝为了庆祝他本人60寿辰和他母亲皇太后80寿辰而下旨建造的。</p><p class="ql-block">作为承德“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一座,它不仅体现了乾隆时期的建筑艺术,还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p><p class="ql-block">二、建筑特色</p><p class="ql-block">‌布局与风格‌:普陀宗乘之庙依山而建,坐北朝南,整体布局严谨,气势恢宏。寺庙主体采用藏式建筑风格,平顶白墙,与拉萨布达拉宫有异曲同工之妙。</p><p class="ql-block">‌主要建筑‌:包括山门、碑阁、五塔门、大红台等。五塔门高十余米,有拱门三个,上建红、黄、黑、白、绿五座喇嘛塔。大红台位于山巅,是寺庙的核心部分,内有“万法归一”大殿,重檐攒尖顶,上覆镏金鱼鳞铜瓦,极为壮观。</p><p class="ql-block">‌装饰艺术‌:寺庙内的琉璃牌坊、琉璃瓦、琉璃佛龛等装饰物造型多样,釉彩绚丽,使得整个庙宇更加威严而美丽。</p> <p class="ql-block">小布达拉宫的建筑特色与风格。</p> <p class="ql-block">游览完山荘之后,来到"僧冠峰"景区。</p> <p class="ql-block">搭乘揽车,直上山峰。</p> <p class="ql-block">僧冠峰位于承德市市区南部的环城南路旁,属避暑山庄外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独立的景点。景区内主峰顶呈圆形大小,状似僧人的帽子,故乾隆皇帝在清乾隆三十九年(1744年)赐名“僧冠峰”,是承德十大名山之一,景区因此峰而得名。</p> <p class="ql-block">景区占地面积400公顷,自然,人文景观浑然一体。赐僧冠峰、天成达摩像、龙王佛等奇峰异石形似神俱;缤纷灿烂的樱花园使人如同置身于暮春四月的东京,体味浪漫的异国风情;精致的丁香园、葡萄绿廊、枫树园等植物景观使景区四季风景如画;60公顷森林浴场缥缈浩瀚,置身其中神形俱爽;武烈河傍山而行,充满情致和灵性;《世界佛教之光》摩崖石刻汇集了世界各国佛教经典艺术造像之大成,高妙庄严,气势非凡;德国威岗管轨式滑道惊险刺激,有惊无险,令人乐此不疲;四级锦江(文冠)饭店功能齐全,闹中取静。幽中取雅,别致舒适。</p> <p class="ql-block">游客在山峰上观览和拍照。</p> <p class="ql-block">下山后,游览"魁星楼"。</p><p class="ql-block">魁星楼有着悠久的历史。这座始建于清朝道光8年(公元1828年)的魁星楼,最初位于半壁山巅,三间建筑结构独特,曾是香火鼎盛之地。为方便信众往来,还设有码头和茶棚。然而,岁月侵蚀,旧魁星楼遗憾地毁于维修不善。现在的魁星楼坐落在原址,占地面积超过百亩,其规模比原先更为宏大,融入了丰富的文化元素,显得色彩斑斓,气势非凡,依山而建,错落有序。</p><p class="ql-block">魁星楼的观赏亮点主要分布在广场苑区、宫殿区以及园林绿化区,其中包括龙门、中斗宫、七十二福地、荣仕乐真殿、弘文殿、魁星主楼、承天台、聪明泉和环山栈道等。其中,荣仕乐真殿是配殿,东侧供奉“寿、喜、乐、合”,西侧则是“福、禄、财、安”八尊神像,工艺精巧,独具特色。弘文殿则是重要的文化景观,由碑廊和爬山走廊相连,内有我国历史上杰出人物的画像和成就展示,以及反映刻苦读书传统的大型木雕,如“悬梁苦读”和“凿壁借光”典故。另有16块魁星文化特色碑,共同构成了激励人心,鼓舞进取的历史画卷。</p><p class="ql-block">魁星主楼则专门供奉魁星像,象征着学子们追求卓越,希望能名列前茅的寓意。整个魁星楼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和精神的载体,吸引着游客和学者前来瞻仰和学习。</p> <p class="ql-block">承德避暑山庄的龙门门楼‌是景区的一个重要入口,门楼上悬挂着乾隆帝御题的“须弥福寿”匾额‌‌。龙门象征着“鲤鱼跃龙门”的美好寓意,门楼高耸,雕刻精美,两侧对联“文光射斗,笔阵凌云”彰显了魁星楼深厚的文化底蕴‌‌。</p><p class="ql-block">避暑山庄不仅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的胜地,更是他们处理政务的场所。山庄内有多个著名景点,包括四知书屋、万岁照房、门殿、烟波致爽殿、云山胜地楼和岫云门等‌‌。避暑山庄的建筑风格独特,融合了自然山水与江南塞北风光,是中国知名的古代帝王宫苑之一‌‌。</p><p class="ql-block">此外,避暑山庄与周围的寺庙共同构成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展现了清帝处理民族关系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魁星楼</p> <p class="ql-block">俯瞰山下风景。</p> <p class="ql-block">到此,承德避暑山庄三日游圆满结束了,感谢导游和领队为本次活动所有的付出和辛勤的工作,感谢天津武清七人团队的对我的关心和邦助,愿我们下次再同行。</p> <p class="ql-block">承德记憶,这部分是,把三日游美好的瞬间,作为永存的记憶,留作纪念。</p> <p class="ql-block">感谢司机师傅一路辛苦!谢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