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丁日昌(1823-1882),字雨生(又作禹生),出生于广东丰顺汤坑(原属揭阳蓝田都),后定居广东揭阳榕城。历任两淮盐运使,江苏巡抚,福州船政大臣,福建巡抚,总督衔会办海防、节制沿海水师兼理各国事务大臣等职。</p> <p class="ql-block"> 丁日昌墓在原揭阳县东门絜园。几经波折,91年底迁至现址:揭阳市榕城区仙桥桂竹园,现为揭阳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据1986年秋在广州举行的丁日昌学术讨论会精神,海内外一百多位专家学者认为,“丁日昌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开明政治家、改革家、实干家和维护主权、反对侵略的爱国者。”</p> <p class="ql-block">座落于揭阳市榕城区元鼎路的丁氏光禄公祠(丁日昌旧居)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丁日昌父亲爷爷太爷三代均受封为“光禄大夫”。</p> <p class="ql-block">丁氏光禄公祠建筑规模宏大,布局实用大方。建筑物自南起依次为照壁、麟埕、月眉池、阳埕、东斋、西斋、正座三进大厅和两侧各二直巷,共有大小屋99间,地下室1间,为典型的潮汕地区祠堂风格,称百鸟朝凰。建筑群保持了潮汕地区传统的建筑结构、材料和工艺特点,尤其是木雕精美且极具地方特色,是潮汕地区古建筑群的佼佼者,具有很强的地域特征和时代特征。在梁架、垂脊的彩绘和灰塑采用了不少西方建筑图案,其中西合璧的处理手法,开创了潮汕地区引进西方营造法式的先河,在潮汕地区建筑史上极具代表意义和研究价值。</p> <p class="ql-block">座落于榕城双峰寺北面的百兰山馆为丁日昌藏书楼,丁日昌是清末四大藏书家之一。丁日昌毕生藏书于此,孜孜不倦于此。现为揭阳市榕城区博物馆,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 丁日昌重视教育,兴办书院,主张"凡事皆以得才为第一要务",提出变科举制度以取才,上书力促派遣第一批学童留洋。其毕生珍爱中华典籍,博览穷搜,藏书计10余万卷,著录3万余卷,缕析文脉,以为后世承传。</p> <p class="ql-block">丁日昌在晚清变局中,能够敏锐地察觉中西方之间的巨大差异,以发展中国民族工业为使命,主持开办江南制造总局,推动建立新式航运业,兴办民用企业。又值"强邻环列,虎视鹰瞬",其首倡建北洋海军,继议分设三大水师,再拟水师章程以固海防,与列强"争雄海上"。其外捍主权,内修平治。保护华侨、整顿吏治、赈济纾困。</p> <p class="ql-block"> 走进丁府,你会体验到丁日昌“内治平外抗争,重教育富藏书,办实业兴经济,治台湾议设省”的丰功伟绩。临其境而深受震撼。</p><p class="ql-block"> “为政自须刈荆棘,写心何不在江湖。”“局外升沉随造物,胸中忧乐视苍生。”(丁日昌诗)丁日昌一生饱含爱国主义情怀,奋起图强,藩篱海疆,梦犹复兴。<span style="font-size:18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记得以前这里是县委党校,可能是这个原因吧,整个丁府完整无缺地保留下来,同时成为潮汕建筑的典范,难能可贵。</span></p> <p class="ql-block">这是丁日昌汤坑旧居(出生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