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上秦岭山 - 走金丝峡

坐山观海

<p class="ql-block">  五一的喧嚣褪去,山间的清风捎来宁静的讯息。我们四个老友,决定抓住这难得的闲适,奔赴传闻中有着五个 A 的金丝峡。这座隐匿于秦岭腹地陕西省商南县的秘境,距离十堰市不到二百公里,光是想象,便已令人心生向往。​</p><p class="ql-block"> 清晨,我们从十堰市上海路出发,特意选择了 S224 这条近道。车窗外,大柳乡的风光缓缓掠过,随后便驶入了陕西地界。踏上这段未曾涉足的路,我们自然地放慢车速,让车轮在蜿蜒的山间悠悠前行。秦岭也仿佛一位慷慨的老者,将它的宁静与美好,毫无保留地赐予我们。​</p><p class="ql-block"> 车行一处山窝,眼前忽然出现一排崭新的新农村小洋楼。我们靠边下车,活动着久坐的身躯。道场边,几位长者正惬意地晒着太阳,便上前与他们攀谈起来。虽是不同地域,可同为山中人,彼此间的风俗习惯有许多相似之处。听着他们慢悠悠地用方言讲述着山里的故事,看着他们悠然自得的神态,再听手机里正在播报着山外南亚的战事,恍若两个世界,不禁让人感叹这份难得的静谧。​</p><p class="ql-block"> 继续前行,在照川镇左拐,进入了一段路面较差的村道。再次向山上进发时,一间深山老屋旁,一辆破旧的二八式自行车从眼前闪过。刹那间,记忆如潮水般涌出,刚参加工作时借自行车与一帮年轻人郊游的场景,瞬间清晰地浮现在脑海中。说起当年,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记账、算账、扎账、报账,摇电话、骑自行车、上夜校…… 那些尘封的往事被一一唤醒。任、苗二位记性极佳,能逐个点出八零年三月同时入行的十几位同事的名字,一路上,满是青春故事。​</p><p class="ql-block"> 不知不觉间,金丝峡的门牌出现在眼前。原以为心中雄伟的大峡谷,乍看竟像是个大号沟壑,让人不禁好奇,它究竟藏着怎样的惊喜。​</p><p class="ql-block"> 时已十一点半,我们在大峡谷酒店登记入住后,便来到就近的农家乐。王总不推脱,负责点菜,我们三人则以揭竹杆的方式玩起了 “跑得快”。不一会儿,香椿炒鸡蛋、竹笋炒腊肉、酸菜炒魔芋、香葱煎豆腐和清淡紫菜汤陆续上桌。农家菜肴的质朴美味,颇有回到老家的感觉。​</p><p class="ql-block"> 店主是个热情好客的人,她热心地建议我们从峡谷上方往下走,这样会轻松许多。听从她的建议,饭后我们租车上山,前往南门。​</p><p class="ql-block"> 车门打开的那一刻,仿佛踏入了一个由翡翠雕琢而成的梦幻世界。先前那个看似普通的 “大号沟壑”,此刻展现出它无与伦比的美妙。溪水潺潺,在青石板上流淌,似是书写着无人能解的诗篇;苔岩壁上,岁月勾勒出的纹路,宛如一幅幅永不褪色的画卷。​</p><p class="ql-block"> 行至黑龙峡时,手机突然震动起来。头条推送的南亚空战的消息<span style="font-size:18px;">穿越层层山峦的信号,</span>在屏幕上不断移动,巴铁赢了,“东大” 笑了,让身为老百姓的我们也倍感骄傲与自豪。​</p><p class="ql-block"> 太阳渐渐西斜,挂上山顶,下午五点,我们以散步般的悠闲节奏结束了游览,回到了中午吃饭的地方。一杯茶的工夫,店主便端来了腊肉、豆干、黑木耳、山野菜,还有自制的苞谷酒。​</p><p class="ql-block"> 晚风轻拂,白日里喧闹的游客渐渐散去。夜深的大峡谷,变得格外静谧,星星点点的灯火,如同散落山间的夜明珠,散发着柔和的光芒。洁净的道路在灯光的映照下,泛着微微白光。此时,我忽然明白了自己为何偏爱走低速老路,因为有些故事,需要在蜿蜒的时光里慢慢讲述;有些情谊,需要与熟悉的人,在相同的意境中共同体验。​</p><p class="ql-block"> 当黎明的第一缕阳光爬上窗棂,我们已收拾好行囊,准备踏上归途。坐在车上,透过后视镜,金丝峡的山峦渐渐缩小,宛如一幅淡雅的水墨画。然而,那些在旅途中唤醒的旧时光,那些与老友并肩同行的美好瞬间,却在心底愈发清晰。三十年前的青春岁月,共事时的肝胆相照,此刻并肩而立的身影,早已在这山水之间,谱写成了一首永不褪色的诗行。车轮碾过晨光,而这段在峡谷里苏醒的旧时光,必将在往后的岁月里,继续温柔地照亮我们的人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