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奥匈三国行(12)—布达佩斯

Vivian.周

<p class="ql-block">早上九点离开待了三天的维也纳前往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行驶一个小时到达潘多夫名品奥特莱斯(Parndorf Designer Outlet)。潘多夫是奥地利布尔根兰州的一个小村庄,在奥地利、匈牙利和斯洛伐克的交界处,潘多夫奥特莱斯是奥地利乃至东欧最著名的奢侈品折扣购物中心,也是奥地利最高档的购物城之一,拥有超过200个品牌的奢侈品牌店,熟悉和不熟悉的大品牌都有。其他团友买的都是衣服鞋包,我们买了德国品牌的花瓶和餐具等。</p> <p class="ql-block">从维也纳到布达佩斯,公路两旁地势平坦,视野开阔。沿途基本都是平原,多瑙河沿岸平原和匈牙利大平原。有大片油菜花田和草场,过了油菜花盛开的季节,碧绿的色彩铺满整片大地。一架架风力发电机在此起彼伏的绿色中婆娑起舞。欧盟的风力发电占比很高,是可再生能源中占比最高的类型。欧洲实施一系列绿色环保措施,以实现在2050年前欧洲地区的“碳中和”。</p> <p class="ql-block">从维也纳到布达佩斯约250公里,和杭州到宁波的距离差不多。二个小时后我们就到达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Budapest)了。灰色天空里的布达佩斯自由桥(Szabadság híd)“绿桥”和明黄色的复古有轨电车,使城市变得沉静又迷人。远处布达城堡上手举棕榈叶的自由女神像似乎是在欢迎我们的到来。在这样的天气里来到“多瑙河明珠”布达佩斯,尽管有点遗憾,但第一眼还是很心动的。</p> 布达佩斯中央市场(Central Market Hall)位于多瑙河东岸佩斯自由桥畔的一座古色古香的新哥特式建筑内,始建于1897年,是匈牙利首都最具代表性的百年室内市场。红砖垒砌的拱顶、彩色陶瓷屋顶和新哥特式石制大门,整个建筑古朴典雅。屋顶四角的小尖塔、挑高的大拱窗和雕花铁饰勾勒了十九世纪的浪漫轮廓。这座将生活的烟火气笼罩在厚重建筑里的市场,是匈牙利国家级历史保护建筑。‌‌<br> <p class="ql-block">这幢建筑是为纪念匈牙利建国千年而建。市场在二战后曾遭损毁,1990年代修复后重现繁荣。内部钢铁骨架撑起高阔的穹顶,挑高空间搭配彩色玻璃窗,光线透过天窗洒落在彩绘的廊柱和马赛克地砖上,将传统和现代融为一体,成为展示布达佩斯普通居民日常生活甚至是匈牙利经济的一扇小窗口。既有本地生活特色又有旅游体验感受,成为游客体验匈牙利文化的热门景点。</p> <p class="ql-block">地下一层地上二层,排列着各类匈牙利民族风格的手工艺品、家用电器和传统美食餐厅,统一的摊位鳞次栉比、井然有序。 走在宽敞整洁的通道上,眼前闪过丰富多彩的匈牙利特产,如红辣椒、鹅肝酱、鱼子酱、熏肉、香肠和蔬菜、水果、果酱、贵腐葡萄酒等,还有我爱不释手的各色匈牙利特色陶瓷摆件、陶瓷花、刺绣、玩偶、冰箱贴等。二层餐饮区有匈牙利牛肉汤(Guly as)和布达佩斯必尝的特色美食兰戈斯(La ngos)。离开市场的时候,我买了冰箱贴和陶瓷盘摆件。 </p> <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住宿的酒店就在多瑙河边,于是大家边走边看边逛着去酒店。裴多菲桥是布达佩斯跨越多瑙河、连接布达和佩斯的九座桥梁之一。建于1933年,1937年竣工通车。最初名为“ 霍尔蒂·米克洛什桥 ”,1946年更名为“裴多菲桥”以纪念匈牙利诗人裴多菲·山多尔。裴多菲的代表作 《自由与爱情》是匈牙利民族精神的象征。桥体北侧立有裴多菲青铜雕像,每年3月15日的匈牙利革命纪念日,市民常在这座桥上集会以纪念匈牙利的自由斗争。</p> <p class="ql-block">布达佩斯是欧洲联盟的第七大城市,有着世界闻名的歌剧、不朽的历史建筑,还有自北向南穿城而过的多瑙河,有“东欧巴黎”的美誉。坐落在多瑙河中游两岸的两座遥遥相对的城市,西岸的布达和东岸的佩斯在1873年合并成为匈牙利的首都布达佩斯。站在“新城”佩斯的多瑙河畔遥望对岸高低起伏、错落有致的布达城堡,很期待看到到多瑙河两岸充满古韵又饱经沧桑的世界文化遗产全貌。</p> 布达佩斯一道亮丽的黄色风景线——黄色有轨电车(Tram),给城市提供了便捷的公共交通,又把活力和激情带到城市的各个角落,成为布达佩斯标志型的城市景观。 <p class="ql-block">布达佩斯共有25条电车路线,其中最著名的是被称为“多瑙河线”的2号线,乘客可以和电车一起游历和欣赏多瑙河畔的古迹美景与城市风光,从玛格丽特桥、匈牙利国会大厦、链子桥、伊丽莎白桥、渔人堡直到自由桥,《国家地理》将“多瑙河线”评为世界十大最美电车旅行路线之一。香槟黄色的车身、复古韵味的内饰和“当当当”的金属碰撞声,也成为布达佩斯风景照片中独特又别样的背景。</p> <p class="ql-block">匈牙利国会大厦(hungarian parliament)是匈牙利著名的建筑标志,也是布达佩斯的著名景点之一。为纪念匈牙利建国千年于1896年开工建设,直到1904年启用,历时8年完工,以气势恢宏的新哥特式风格和金碧辉煌的内部装饰而闻名。整体建筑长268米,最宽处123米,高96米,共691个房间,27座门和29个楼梯间,楼梯的总长度达20多公里,是欧洲第二大议会建筑,仅次于英国议会大厦威斯敏斯特宫。背靠多瑙河,面向佩斯区的庞然大物,如一座璀璨的白金冠冕屹立在布达佩斯的天际线上。</p> <p class="ql-block">象牙白色的哥特式外墙上加盖文艺复兴式的红色穹顶,在视觉冲击力中凸显庄严和典雅。高达96米的红色中央圆顶、两边高72.6米的白色哥特式尖塔、两侧对称的红色四角屋顶以及顶部22座绿色青铜小尖塔,红、白、绿三色搭配正好是匈牙利国旗的颜色。外墙装饰有88座雕塑和162尊人物雕像,代表匈牙利的历史人物和民族象征。整座大厦融合了哥特式、文艺复兴式与匈牙利民族元素的建筑设计,象征着国家的独立与繁荣。</p> <p class="ql-block">为呼应匈牙利的主体民族马扎尔人在公元896年迁徙至喀尔巴阡盆地以及大厦1896年开工建设,国会大厦定为最高96米和96级台阶。欧洲最古老的立法机构建筑之一的匈牙利国会大厦,整幢建筑用了40万块砖、100万块珍贵石材、40公斤黄金以及穹顶大厅陈列的用896颗宝石镶嵌的匈牙利圣冠,还有内部完备的通电、通风、电梯和冷暖设施,宛如一艘奢侈至极的巨型石舰停泊在多瑙河畔。</p> <p class="ql-block">无论远观还是近看,无论晴天还是阴天,蔚为壮观的匈牙利国会大厦总能一瞬间抓住我的眼球。垂直细长的尖塔直插云霄又化作纤细的身影在我的面前亭亭玉立。微风拂过,水中的倒影轻轻晃动。硬朗的线条卸下锋芒,变得温润柔和‌,整座建筑仿佛在水面跳起灵动优雅的华尔兹。</p> <p class="ql-block">正对着国会大厦主入口的科苏特广场(Kossuth tér)是布达佩斯的重要地标‌,周边分布了地铁线路和公交站点,是布达佩斯的主要交通枢纽之一。广场以匈牙利革命家、政治家科苏特·拉约什的名字命名,广场上设有纪念“匈牙利一八四八年革命”(1848年-1849年)的群雕。科苏特是匈牙利19世纪民族解放运动的核心人物,这位匈牙利王国的总督在1849年匈牙利宣布独立后成为匈牙利共和国首位元首。</p> <p class="ql-block">广场北侧矗立着科苏特·拉约什‌的雕像和纪念碑‌Kossuth Lajos szoborcsoport)。科苏特在匈牙利人民的心中享有崇高的荣誉,当今人们提起他,还亲切地称他“科苏特老爹”。在首都布达佩斯和匈牙利其他很多城市都建有科苏特的塑像,全国有很多广场和街道以他的名字命名,表达了匈牙利人民对这位民族英雄的怀念和敬意。 国会大厦的北侧竖立着一座蒂萨·伊斯特万(Tisza István)‌纪念碑,他是马扎尔民族精英的代表人物和匈牙利历史上的重要政治人物,曾两次担任奥匈帝国时期匈牙利王国首相。</p> <p class="ql-block">广场南侧的骑马雕像的人物是匈牙利贵族费伦茨·拉科奇二世(Francis II Rákóczi),匈牙利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解放运动领袖,被尊称为“费伦茨二世 ”或“ 拉科齐·费伦茨 ”,是匈牙利1703年到1711年反抗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民族解放运动领袖,成为匈牙利民族独立的象征性人物。骑马的形象体现了他的英雄气概和反抗精神。科苏特广场一南一北两尊雕塑展现了匈牙利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自由的决心。</p> <p class="ql-block">距离科苏特广场不远处就是自由广场(‌Szabadság tér‌),布达佩斯的核心地标之一,与圣·伊什特万大教堂共同成为城市历史与现代交融的象征。‌2014年7月,“德意志占领纪念碑”在广场南侧落成,这座纪念碑外观引人注目,是广场上最具争议的雕塑之一。中心雕像是代表匈牙利的天使加百列,上方的雄鹰象征德意志帝国的入侵。天使加百列被雄鹰攻击,隐喻纳粹对匈牙利的侵略。设计意为“占领的受害者”,旨在纪念1944年3月至1945年4月德军占领期间所有的受害者。</p> <p class="ql-block">雕塑群名为“德国占领匈牙利受难纪念碑”,但反对者认为更准确的名称应为“解放布达佩斯纪念碑”。因为匈牙利在二战期间实际上是纳粹德国的盟友,参与并实施了反犹政策。因此在纪念碑下方摆满了抗议者的图文。看着这些犹太人被杀害的照片,联想到现在以色列对于加沙地带的反人类行为,我对这些犹太人没有丝毫怜悯,犹太人种骨子里的贪婪、欲望和残暴必将被世界人民唾弃。<br></p> <p class="ql-block">布达佩斯自由广场作为二战后匈牙利重建的象征性空间,是匈牙利二战后政治和历史的见证和缩影。1945年,苏联人在广场北侧竖立了“苏维埃战争纪念碑(Soviet War Memorial)”以纪念在二战最惨烈的布达佩斯战役中阵亡的10万苏军战士。纪念碑的顶端是一颗五角金星,碑身上有一枚金色国徽,铭文是“荣耀归苏联解放英雄”,浮雕刻的是苏军和坦克正在进攻佩斯市区。广场周边矗立着美国前总统里根的塑像,匈牙利人民认为里根的“星球大战计划”间接导致苏联经济崩溃,使得匈牙利摆脱专制统治‌。“苏维埃战争纪念碑“和广场附近的美国领事馆,形成了有意思的鲜明政治象征的对比‌。</p> <p class="ql-block">自由广场周边的建筑华丽且保护维修得非常好,有国家电视台、国家财政大楼、CIB银行、美国大使馆、前证券交易大楼、前皇家航运总部等,这些采用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设计、外立面装饰有浮雕及雕塑的建筑群都很精美和赫赫有名,是布达佩斯城市建筑的精华。广场周围有景观喷泉、活动娱乐设施等。中央的方形喷泉带感应,人体靠近则自动暂停喷水,可以近距离体验水柱互动。清静幽雅又有趣的的街道成为市民活动和游客参观拍照的好地方。 <br></p> 圣·伊什特万大教堂(Szent Istvan-bazilika),为庆祝匈牙利建国1000周年(1896年)而建设了这座布达佩斯规模最大的教堂。始建于1851年,历时54年,直到1905年才竣工完成。圣·伊什特万一世是匈牙利历史上的第一位国王,他建立了阿尔帕德王朝,推动了国家从游牧部落向封建国家的转变。大教堂以伊什特万命名是为了纪念他对匈牙利做出的卓越贡献。站在布达城堡山上俯瞰这座古罗马长方形的基督大教堂,卓尔不群,威严肃穆。 <p class="ql-block">瓦茨街(Váci utca)是布达佩斯市中心最著名的商业步行街之一。全长600米的瓦茨街始建于18世纪,多为18至19世纪建造的建筑整齐排列在街道两边,融合新古典主义与折衷主义的建筑风格,古典的拱形门窗和凹凸阳台,黄褐色、浅灰色、淡粉色的外立面上装点着各式浮雕,如一个个穿着貂皮的雍容华贵的贵妇在街道上争奇斗艳。《孤独星球》(Lonely Planet)上这样介绍瓦茨街:“这里以游客为中心,但两边的咖啡馆和商店都值得一看—至少一次。”</p> <p class="ql-block">街道两旁的部分建筑内部已现代化,但石板路和外墙风貌受文物保护限制得以完整保留。‌瓦茨街是地铁1号线的起点,连接多个旅游景点,南端距中央市场仅200米,以拥有大量面向游客的餐馆和咖啡馆闻名‌,丰富的购物区和餐饮区让这条街从早到晚都是熙熙攘攘的。匈牙利的传统美食,如匈牙利牛肉汤(Guly as)、烟囱蛋糕(Kürtőskalács)、油炸扁面包兰戈斯(La ngos)等都有,还有多个国际品牌购物店和刺绣、木雕等本土手工艺品商品。每年的11月至次年1月瓦茨街上还举办圣诞集市。</p> <p class="ql-block">土豆炖牛肉是中国的一道家常菜,原来起源于匈牙利。这道菜最初是匈牙利传统名菜,后经过苏联时期传播到中国。在苏联时期,土豆炖牛肉被赋予“共产主义生活典范”的象征意义,进入中国后进一步融入本土饮食文化,衍生出多种做法。布达佩斯的这道匈牙利最著名的菜肴土豆炖牛肉(gulyásleves),用牛肉、胡萝卜、防风草和土豆为食材并用辣椒粉调味,湿乎乎的,味道和品相都还没有我做的好。</p> <p class="ql-block">圣·伊什特万大教堂尖塔高96米,与国会大厦的高度和含义一样。建筑主体采用新古典主义风格,平面呈希腊十字式,立面为圆形穹顶和两座尖塔钟楼,其中南塔内藏有匈牙利最大、重量超过九吨的大钟。内饰辉煌富丽的教堂大厅可同时容纳8500多人。教堂最有名的是保存了伊什特万国王木乃伊右手一"神圣的右手",这是天主教最珍贵的遗迹,只有每年8月20日匈牙利国庆日才能有幸瞻仰此圣物。在匈牙利两天时间很有限,几次路过大教堂但都没有入内参观。 </p> <p class="ql-block">说说笑笑了一路,终于走到我们在布达佩斯住宿两晚的酒店。在布达佩斯洲际酒店后面的泽尼特皇宫酒店(Hotel Zenit Budapest Palace),一家四星酒店,出门走几步拐个弯就到多瑙河畔了。</p> <p class="ql-block">在这家以中欧风味和匈牙利菜为主的Hoppá! Bistro餐厅吃了晚餐。选择这家餐厅的理由就是餐厅环境好、顾客不多、菜品漂亮。点了鸡尾酒和布达佩斯啤酒、面包、鱼和牛肉。非常精致的摆盘,服务也不错,味道中规中矩,但是价格小贵,还有小费,上网一搜原来是家米其林推荐餐厅‌,怪不得不便宜。</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走到多瑙河边欣赏对岸的布达区和布达城堡。横跨多瑙河、连接布达区(buda)和佩斯区(pest)的桥梁有九座,塞切尼链桥(Széchenyi Lánchíd)是其中最古老最壮美的桥梁。桥梁由英国工程师设计,链桥的名字来自建桥的主要资助者伊斯特凡·塞切尼伯爵。当夜色浸透多瑙河两岸时,链桥便化作一条缀满钻石的缎带,横跨在幽蓝的多瑙河绸缎上,串起两岸的万千灯火。</p> <p class="ql-block"><br></p> <div>桥梁全长380米,宽15.7米,采用链索结构,是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桥梁。始建于1839年,1849年正式完工。二战期间德军为巩固他们城堡山上的堡垒而炸毁桥梁,在桥梁完工一百年的1949年重建通行。作为布达佩斯横跨多瑙河上建造的第一座大桥,链桥成为布达佩斯的精神象征。和悉尼跨海大桥是悉尼跨年新年烟花的主场地一样,匈牙利国庆日也会在桥上燃放烟花。</div> 站在佩斯区的多瑙河畔远眺对岸的布达城堡山,灿烂的灯光如天上的繁星坠落,深蓝色的天空倒映在河面上,宛如一块巨大的镶嵌着条条金丝银丝的锦缎在水面上轻缓舞动,灵动又唯美。 <p class="ql-block"><br></p> 站在塞切尼链桥上遥望国会大厦,这座宏伟庄严的建筑如璀璨夺目的水晶宫殿高耸在天地之间、闪耀在多瑙河两岸。匈牙利国会大厦是欧洲大陆第一大的国会大厦,是世界建筑艺术史上的一件珍品。 <p class="ql-block">布达佩斯唯一的隧道,全长350米,建于1857年,称作布达城堡隧道(Budi Castle Tunnel‌),现为步行与车行的混合通道。‌布达城堡山上到处是洞穴,很多地方都是空心的,布满隧道和酒窖,其中一些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城堡山下的洞穴和酒窖组成复杂网络,曾用于军事避难、黄金储备储存等,二战期间曾作为医院和避难所。部分隧道仍未被完全勘探,可能隐藏着更多历史秘密。‌隧道出口正对着塞切尼链桥,链桥的灯光和隧道形成独特视角,成为布达佩斯夜间标志性景观之一。</p> 夜晚光芒万丈的国会大厦尤为壮美,哥特式尖塔像火炬般炽热绚烂。红色穹顶宛如落日后的第二颗太阳,金光洒满河畔。整座大厦倒影在河面上,碎成金色,彷佛把溶化了的金水都泼在了多瑙河上。蓝色的多瑙河、金色的国会大厦和银色的塞切尼链桥,形成了布达佩斯夜晚无可比拟的天际线。 <p class="ql-block">我们离开布达城堡山,本想去国会大厦拍夜晚的倒影,但时间有点晚了,就没有去拍这长廊夜景,幸好有勤劳的团友帮大家拍下了这绝美的景象(来自团友的拍摄)。</p> <p class="ql-block">走过塞切尼链桥,经过住宅区,我们跟着Google地图导出的小路前往布达城堡。鹅黄色的路灯把安静明亮的小街照得很亮堂,水泥路面有些破旧,路上基本看不到一个行人,整条街上似乎只有我们自己清晰的脚步声。偶尔有小车从我们身边驶过,发出轻轻的沙沙声。拐到上山的台阶小道时,路面平整又漂亮,两旁的住宅依旧是中世纪巴洛克式风格建筑,但保存修缮得更好,估计这一片是高档住宅区。 </p> <p class="ql-block">沿着山坡上一条长长的向上台阶走到一个拱形门洞,里面是一条向下的台阶。每隔几个台阶,顶部就悬挂下一盏老式的铁艺灯,明亮的灯光将斑驳的红砖墙照得忽明忽暗的,红砖墙缝隙间的青苔在光影下泛着青绿色的幽光。很多砖块已经看不出它原本的颜色,脱落的灰浆使墙面看上去坑洼不平。一步步往下走,我们的脚步声变得更清脆了。想起布达城堡山迷宫似的地道结构和“幽灵国王出没”的闹鬼故事,我几乎要跑起来了,幸好有刘兄在,要不我一个人晚上是不敢上布达城堡来的。 </p> <p class="ql-block">渔人堡(Halászbástya)建于1905年,是一座新哥特式和新罗马式风格的白色观景台。最早这里曾是个鱼市,后来渔民们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而在城堡山原中世纪城墙的根基上建起了一条约200米长的白石城墙作为防御之用。沿阶梯拾阶而上,渔人堡的二层平台很宽敞,两侧筑有半人高的护墙。白天站在城堡顶,可以看到多瑙河、多瑙河上的江心岛玛格丽特岛 (Margitsziget)、佩斯区以及盖勒特丘陵(Gellért Hill)的全景。夜色沉沉中,除了金光闪闪的多瑙河和对岸的佩斯区,其他都化作漆黑的身影悄无声息了。</p> 渔人堡的城墙上每隔不远,修建了一座烽火台似的圆形塔楼,塔顶尖尖,好似一顶顶白色的斗笠。灯光把整座渔人堡投射得白昼般明亮,像一座座璀璨的宝石塔,又像是被童话里的巨人随意堆砌的积木。徜徉其中,彷佛在一座空中楼阁漫步。白天渔人堡的二层平台是需要付费参观的,而且游人会很多。夜晚的渔人堡,光影婆娑,古朴秀丽。 渔人堡一层的回廊蜿蜒迂回,既是美丽的风景,也是绝佳的看风景的地方。一个个罗马式小圆拱门,如一扇扇流动的风景,将多瑙河的波光、国会大厦的富丽、夜幕的游船以及我们的微笑都框在这流金岁月里。布达佩斯市民也喜欢晚饭后上渔人堡悠闲散步,尤其是一对对情侣最喜欢到这里谈情说爱,据说年轻人在这里进行初吻的比例最高。 <p class="ql-block">渔人堡的旁边就是马加什教堂(Mátyás Templom),布达佩斯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之一,始建于13世纪,是一座融合了新哥特式、土耳其及巴洛克风格的历史悠久的教堂。这座教堂原名布达圣母教会,后因国王马加什在此举行婚礼便称为马加什教堂。历代匈牙利国王的加冕仪式都在此举行,故又有“加冕教堂”之称。1867年弗朗茨·约瑟夫一世和茜茜公主于布达佩斯分别加冕为匈牙利国王和王后。</p> <p class="ql-block">马加什教堂是一座造型别致的建筑,一座“石头的交响曲”。摒弃了传统的哥特式建筑的对称结构,以不对称尖塔钟楼为标志,两侧高耸若干尖塔楼,最高的八角形尖塔高80米。塔身四周分布着雕镂的尖拱顶的长窗。拱顶的设计独具匠心,饰有彩色釉面陶片拼接的独特的马赛克图案。整座建筑少了其他教堂的沉重与拘谨,有了‌翩若惊鸿的轻盈之美。夜光中的马加什教堂晶莹剔透,五彩斑斓,像一座魔法城堡。折射出瑰丽的光影使整个城堡山都在闪闪发光。</p> 马加什教堂的尖顶上雕刻有一只乌鸦,口中叼着一枚戒指,是匈牙利的吉祥象征。传说马加什国王在执政期间曾有人想用毒戒指暗算他,乌鸦叼走毒戒指保护国王的安全,从此乌鸦被视为吉祥物。在教堂内的彩绘玻璃、壁画及尖顶雕塑中都多次出现乌鸦形象。 ‌<br> <p class="ql-block">城堡山的圣三位一体广场(Szentharomsag Ter)是城堡山的中心广场,面积不大但是通往城堡山各景点的必经之地,因广场中央的圣三位一体纪念柱而得名。通体白色的圣三位一体纪念柱雕像建于1713年,尖顶有徽章,精湛的浮雕刻有圣父、耶稣和十字架图案,体现了基督教关于上帝三位一体的信仰核心——圣父(创造者)、圣子(耶稣)和圣灵(临在者)的统一性。纪念柱由18世纪幸存于黑死病瘟疫的匈牙利民众建造,旨在纪念匈牙利人民战胜黑死病的胜利。广场后面是内政部和区政府。</p> <p class="ql-block">马加什教堂和渔人堡之间有一座青铜雕像,是骑马的圣·史迪芬国王雕像(King St. Stephen’s statue)。圣·史迪芬即圣·伊什特万一世(St. Stephen I),就是匈牙利国的建立者,匈牙利的首位国王。他在位期间实现了匈牙利与欧洲贸易路线的联通,奠定了匈牙利国家基础。雕像展现了他身披铠甲、手持权杖、骑在战马上的形象,象征其军事成就与国家统一。</p> 站在城堡山的石栏前,对岸佩斯区的万家灯火如星辰璀璨,点亮了寂静的夜空,映照出温馨的人间烟火。国会大厦的尖顶在夜色中划出一道鎏金弧线,一辆辆车辆连成一串串晶莹的项链在城市中迤逦。多瑙河两岸依旧热闹,游船,喝酒,吃饭,看景,走路,灯影的桥,桥的光环,都交融水中,融入多瑙河的茫茫夜色中。 <p class="ql-block">伊丽莎白桥(Erzsébet Híd‌)是布达佩斯横跨多瑙河的九座桥梁之一,始建于1897至1903年间,原为当时世界上跨度最大的悬索桥。二战期间被炸毁,于1964年重建为多瑙河上唯一无桥墩的纯白色悬索桥,为纪念奥匈帝国皇后伊丽莎白(茜茜公主)得名伊丽莎白桥。重建后的桥体采用纤细拉杆与缆索设计,主跨290米,成为多瑙河最优雅的大桥之一。布达区一侧的桥头花园安放有茜茜公主的巨型铜像,与邻近的“绿桥”自由桥(原名约瑟夫桥)共同被赋予"国王与王后爱情象征"的浪漫寓意。银色的灯光照耀下,整座桥梁宛如一顶镶嵌着蓝宝石的银色皇冠,故有“镶嵌在珍珠上的钻石”的美誉。 ‌</p> <p class="ql-block">走上昨晚已经熟悉的线路,开始白天的城堡山半日游。宽敞的链子桥双向都有车辆和行人专用道,桥头设有魁梧的石狮雕塑,装饰精美的两侧桥墩间相距203米,被称为“ 多瑙河上的华彩乐章 ”。这座布达佩斯第一座永久性桥梁,见证了1873年多瑙河西岸的布达(含古布达)与多瑙河东岸的佩斯合并成为双子城布达佩斯。</p> <p class="ql-block">位于塞切尼链桥布达一侧城堡山山脚下的布达隧道,掌握着布达佩斯通往欧洲其它国家的交通命脉,是布达佩斯市政建筑中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隧道的上面就是匈牙利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地处河岸台地和山坡之上的布达城堡,依山而建,地形奇特,风光别致,这座狭长的古城长约1500米,宽约500米,只有3个城门可以通行,易守难攻。全城共有4条平行的主要街道,当年居民们自由交易场所形成的大大小小的广场是城内最独特的景观。布达城堡的房子颜色虽然没有布拉格的丰富和亮丽,但带着灰调的莫兰迪色系与近800年的城堡历史很融洽。纵横的街道、诸多小广场以及各式风格的建筑使布达城堡成为一座带着显著欧洲中世纪城市特点的古城。 </p> <p class="ql-block">布达城堡山不仅是布达佩斯最早的旧城,还展示了布达佩斯城市发展的历史和匈牙利民族的过去。城堡山始建于13世纪,经过多次重建和修复,如今已成为一个融合了中世纪建筑、巴洛克式建筑和19世纪建筑的著名旅游景点‌。在布达城堡山的核心景点之一的渔人堡上可以俯瞰多瑙河和佩斯一侧的全景,是拍摄布达佩斯市全景的绝佳地点。 </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东岸(右岸)的佩斯区,是布达佩斯的核心区域,地势平坦、面积广阔,占全市总面积的约三分之二,是匈牙利人口最密集的区域。‌佩斯比布达开发相对较晚,大部分城市建筑完成于19世纪,汇集了匈牙利国会大厦、伊丽莎白广场等新哥特式与新古典式建筑以及多数外国使馆、重要机构、大学和圣·伊什特万大教堂、犹太教堂、国家歌剧院、国家博物馆等历史建筑。佩斯区是游客体验布达佩斯历史与现代多文化交融的核心区域。 ‌</p> <p class="ql-block">佩斯曾是二战时期的重点战场,虽然建筑损毁严重但大部分得以保留。布达城堡是布达佩斯的老城区和历史文化中心,佩斯是历史和现代相结合的新商业区和行政区。如果把布达称作“优雅王子”,那佩斯可喻为“邻家女孩”。152年前两城安然“结合”,成就了布达佩斯“多瑙河明珠”的美誉。1987年多瑙河两岸、布达城堡区和安德拉什大街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白昼的城堡山圣三位一体广场上熙熙攘攘,圣三位一体纪念柱上的各种人物雕刻的栩栩如生,纯白的纪念柱和纯白色的建筑,让整个广场显得更庄严神圣。</p> <p class="ql-block">白天的马加什教堂少了份夜晚的俏皮灵动,多了份岁月的沉淀厚重。公元1255至1269年由当时的国王贝拉四世(IV Bela)(玛尔吉特公主的父亲)所建的新哥特式的美丽教堂,是布达佩斯的象征之一。15世纪时,Mátyás国王在南侧建了一座尖塔钟楼,整个教堂便被命名为马加什教堂。16世纪土耳其占领期间被焚毁并改为清真寺,教堂内的华丽壁画均被清除。1874年至1896年重建后‌‌又加入了巴洛克和新哥特式风格,成为如今一座意蕴丰富的教堂。</p> <p class="ql-block">尽管没有明媚的阳光,白天的马加什教堂融合了匈牙利民俗元素与新艺术风格的屋顶依旧五彩斑斓地炫目。迈入教堂,彷佛瞬间走进了一只璀璨的古董宝石匣。抬眼看高耸的肋拱穹顶泛着蜜糖色的缤纷光泽,来自西班牙的陶瓷工艺,防水耐火还超美,在灯光映照下,闪着宝石般独特的光彩。彩绘玻璃在暗金色的墙面下显得格外引人注目,跨越几世纪的绛红和钴蓝,依旧鲜艳夺目。</p> <div>古希腊式华丽的科林斯柱、哥特式的玫瑰花窗和金箔描绘的壁画环绕在主祭坛周围,巴洛克式风格的鎏金图案沿着科林斯柱从祭坛两侧向上蔓延,神龛里的圣母像和圣人雕像雕刻得惟妙惟肖,让气势恢宏的祭坛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更显得精美绝伦。</div> <p class="ql-block">教堂内设有教会艺术博物馆,收藏了大量圣人遗物、中世纪石刻、贝拉三世和王妃的石棺、历代王室加冕用具等珍贵文物,展览室里展示了茜茜公主的王冠和权杖等皇室珍宝‌。陈列了匈牙利国王加冕宝物的复制品,圣·伊什特万王冠、权杖、圣球,三件圣物都是1966年由同一个人制作的复制品。 </p> <p class="ql-block">红色和金色为主色调的涡卷纹、几何纹样和宗教符号描绘了一个精美又神秘的宗教精神世界,整个天顶如一部悬浮的圣经羊皮卷,守护着宗教和王权的双重合法性和威严。</p> 教堂内部的声学设计卓越,因此在教堂会定期举办管风琴音乐会和周日弥撒唱诗班演出。 如果能在这一砖一瓦都美轮美奂的马加什教堂聆听小提琴悠扬的旋律和管风琴低沉的共鸣,那是很奇妙的时刻,可惜我们没有这样的幸运偶遇。 <p class="ql-block">  </p> 伊什特万一世手持的双十字,代表教皇的任命,象征着匈牙利王权与宗教的紧密联系,进一步强化了宗教的权威。 布达佩斯总统府中午12点的卫兵换岗仪式是布达佩斯著名的文化景观,每天都会吸引很多游客的观看。让我想起了布拉格城堡的卫兵换岗仪式也是中午12点举行的。虽然总统府的卫兵换岗仪式场地和规模都比布拉格城堡的小一些,但卫兵的制服款式和换岗过程都很相似。 <p class="ql-block">中午12点,换岗仪式在布达佩斯皇宫前举行。首先出来两个军官,让观看的游客离开广场中央,游客都在周围围成圈观看。然后是站岗的两个卫兵来回正步交换,接着是鼓手敲着鼓带领一队士兵进场。在鼓乐声中士兵列队开始复杂的多套持枪动作表演,20分分钟左右整齐列队离开广场。</p> <p class="ql-block">布达城堡的国立塞切尼图书馆,即国家图书馆,成立于1802年,是匈牙利最古老的公共图书馆。18世纪末年,匈牙利的爱国贵族伊斯特凡·塞切尼伯爵将散落在国内外的匈牙利文图书重金搜求并于并于1802年捐献给国家,于是开放的公共图书馆以塞切尼命名。馆藏包含800万件图书、手稿、地图、录音资料等,其中包含1473年匈牙利的第一部印刷书籍、1711年前的古版书等珍贵文献。时间有限,我们在门口打卡留念,就转身进入国家美术馆参观了。 </p> 匈牙利国家美术馆,毗邻布达皇宫,成立于1957年,是匈牙利重要的艺术机构,藏品很具有东欧的艺术特点,主要展出中世纪至现代匈牙利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精品。美术馆原为14世纪匈牙利王宫遗址,二战期间受损后于1950年代重建为三层新古典主义风格建筑。白色廊柱托起的巨大青铜穹顶在多瑙河畔闪着青绿色的光泽。 美术馆三层挑高的主展厅中央穹顶高度达42米,内部既保留了巴洛克式风格的装饰元素,又融入了现代设计理念,使这个展厅显得华丽典雅又给人以前卫时尚的感觉。穹顶内部的玻璃露台观景平台,是2019年增设的,如同当代艺术家的画作,简约现代,让空间变得灵动而富有韵味。我们登上观景平台,欣赏了不同角度下的多瑙河两岸景色。 匈牙利国家美术馆是匈牙利最大的公共艺术收藏机构,馆藏覆盖中世纪至当代的艺术品,包含11世纪宝石雕刻、哥特式祭坛画、巴洛克艺术品及19世纪后匈牙利画家的代表性作品。美术馆通过合并展览,将匈牙利本土艺术家作品与国际藏品一起在展厅展出。 <br> 展馆内有1300-1500年的祭坛木雕、镶板绘画及王室宝石雕刻的中世纪与文艺复兴时期的作品,‌蒙卡奇·米哈伊的《背柴女子》等反映社会现实的油画和新艺术派青铜雕塑的十九世纪的艺术作品,还展出了现代抽象绘画语装置艺术。‌国际藏品达8.1万件,其中包含塞尚、莫奈等2300件国际艺术家作品。 <br> 比起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匈牙利国家美术馆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我们在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已经饱览珍宝和世界名画家的作品,因此在匈牙利国家美术馆,我们只是走马观花,轻舞飞扬,这座美丽的殿堂在我们的记忆里留下了一抹淡淡的芬香。 <p class="ql-block">布达佩斯最主要的历史遗迹都集中在海拔167米的布达城堡山上,以古老壮观的中世纪建筑、巴洛克式建筑和19世纪建造的房屋、教堂等建筑闻名于世。布达王宫(Budavári palota)是城堡山也是布达佩斯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是匈牙利著名的历史建筑群。主体为巴洛克式、融合哥特式元素的旧皇宫建筑群,包含正殿、庭院、喷泉及雕塑。正立面以希腊式圆柱支撑,外墙红白相间,顶部有巴洛克式绿色圆顶。13世纪的匈牙利王宫遗址桑多尔宫,现为匈牙利总统府。现在城堡内是匈牙利国家美术馆和历史博物馆。 </p> <p class="ql-block">马加什国王喷泉 (Mátyás-kút)位于布达王宫西侧庭院内,是布达城堡西前院的重要喷泉景观。喷泉基座雕塑展现了国王马加什一世(Mátyás I)率领随从狩猎的场景。喷泉的中心是手持猎枪、眼神坚定、脚踩着一只被猎杀的牡鹿的国王雕像,右侧他的爱人伊洛娜女王和忠诚的猎犬。雕塑群由雕塑家阿拉霍斯·斯特罗姆和建筑大师阿拉霍斯·豪斯曼建造于1904年,生动展现了19世纪匈牙利贵族的狩猎文化。清澈的水流从精美雕像的各个部位潺潺流淌。国王喷泉不仅是一件艺术品,更是一段匈牙利历史的见证。<br></p> <p class="ql-block">‌这座Fountain of the Fishing Children‌青铜雕塑喷泉位于布达城堡建筑群附近的斯岑特·格奥尔吉广场(Szent Gyorgi Ter),由雕塑家Karoly Senyei于1900年完成。以狩猎场景为主题,青铜材质的人物雕塑细节精致,展现了19世纪匈牙利民族复兴时期的艺术风格。 </p> 布达城堡山缆车(Budavári Sikló )是连接多瑙河岸塞切尼链桥与城堡山顶的复古交通工具,自1870年运营至今,采用复古木制车厢和独特斜坡设计,最初用于运输建筑材料至城堡山,后逐步发展为旅游观光项目。木质结构车厢和齿轮传动系统保留了19世纪工业遗产特色,成为城市的文化符号。站在城堡山上的缆车站,看缆车缓缓下行。繁忙的克拉克·亚当广场(Clark Ádám tér)上‌车流穿梭,人流涌动。虽然没有明媚的阳光,壮丽景色依旧令人陶醉。<br> <p class="ql-block">站在链子桥回头看城堡山,手举棕榈叶的自由女神像矗立在海拔235米的盖勒特山 (Gellért Hill)上。盖勒特山是布达佩斯市的制高点,因山顶的自由女神像得名“自由山”。自由女神像‌高14米,连基座高度达40米,1947年为纪念苏联红军解放布达佩斯而建,现被称为“ 自由纪念碑 ”,象征和平。盖勒特山顶除了屹立的自由女神像以外,基座上还有一组战士与劳动者的雕塑群。夜晚雕像底座温暖的米黄色和雕像银色的光芒交相辉映,宛如夜空中璀璨的星辰。 ‌</p> <p class="ql-block">中午在瓦茨大街吃匈牙利的油炸扁面包“兰戈斯(Lángos) ”,这个匈牙利最受欢迎的传统街头小吃,外形和做法与中国北方的炸果子相似,但里面和上面都可以添加配菜,如牛肉馅、鸡肉馅、蔬菜馅等。我们点的是不加肉馅的,想吃吃原味的味道,上面有煮熟的红小扁豆、鹰嘴豆和玉米粒。现炸现吃,热乎乎香喷喷的,味道还不错,比起披萨,我更喜欢吃这个“匈牙利披萨”‌。</p> <p class="ql-block">午餐后就我们就来到安德拉什大街(Andrássy út),从起点的戴阿克·费伦茨广场(Deák Ferencté),一直走到终点的英雄广场,徒步游览这条布达佩斯标志性的林荫大道。始建于1872年,到1876年8月20日完工,这条大街主要是为了缓解与其平行的国王大街(Király utca)的沉重交通压力而建造的。大街原名“共和国大道”,1885年,以支持修建这条大街的首相安德拉什(Gyula Andrássy)的名字命名。2002年安德拉什大街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p> <p class="ql-block">‌布达佩斯有86座剧院、两座歌剧院、众多音乐厅、音乐俱乐部和大剧院、32个博物馆和许多小艺术馆。位于安德拉什大街上岗的国家歌剧院(Magyar Állami Operaház)是匈牙利音乐与戏剧的核心象征。入口两侧有匈牙利两位著名音乐家弗朗茨·李斯特和艾凯尔·费伦茨雕像的‌国家歌剧院‌,是布达佩斯众多在战争中几经毁坏又修复的代表之一。1833年,宏丽的国家歌剧院落成。1849年,被奥地利侵略军夷为平地。1865年,匈牙利在废墟上又盖起了第二座歌剧院后又在二战中被毁。1875年到1884年修建了第三座音响效果位列欧洲第三的国家歌剧院。 </p> <p class="ql-block">看到一幢棱角分明、深灰色墙面的黑色四层方形建筑,近乎无窗的外立面给人以沉重的压抑感,建筑顶部向外悬挑的巨大黑色顶棚在安德什大街的古典建筑中显得很突兀,这就是安德什大街上的恐怖之屋博物馆 (House of Terror Museum),一座以展示20世纪独裁统治历史为主题的博物馆。博物馆原为二战时期的纳粹总部,战后成为匈牙利共产党秘密警察的据点,里面有审讯室、牢房等主题展区和相关资料陈列等。白色的“TERROR”和大楼肃穆的气氛成为繁华大街上一个令人心悸的场所。</p> <p class="ql-block">八角广场(Oktogon)位于安德拉什大街和特蕾兹大街的交汇处的,是布达佩斯最繁忙的交通枢纽之一。安德拉什大街下面有布达佩斯始建于1894年的第一条地铁M1、也是继伦敦后欧洲的第二条地铁,在八角广场设有包括地铁M1在内的多条地铁线路和有轨电车。便捷的公共交通、沿街优雅美丽的建筑以及鳞次栉比的奢侈品店、咖啡馆及艺术博物馆,使八角广场和整条安德什大街成为布达佩斯高端购物中心与城市漫步的热门区域。</p> <p class="ql-block">2.4公里的安德什大街两旁分布着诸多立面装饰精美以新文艺复兴风格为主的建筑,包括宫殿、住宅、咖啡厅、剧院等,建筑基本在1884年建成,成为19世纪末欧洲城市设计的典范。大街上的建筑与上海外滩的建筑很相似,复古典雅的建筑比比皆是,令我们目不暇接。经历二次世界大战和内乱洗礼的布达佩斯,曾经千疮百孔、破烂不堪,但具有英雄主义情怀的匈牙利人民,经过几十年的努力,让整座城市完全恢复了原貌。100多年前的布达佩斯地下有四通八达的地铁,地上有穿梭的有轨电车,而现在的布达佩斯更展现出古韵犹存的独特魅力。</p> <p class="ql-block">英雄广场(‌Hősök tere)‌位于安德什大街的尽头和城市公园的入口,是一个融合历史、艺术与政治的国家象征性的中心广场。始建于1896年,为纪念匈牙利民族在欧洲定居一千周年而兴建,直到1929年完工,历时33年建成。这个具有历史纪念意义、代表着匈牙利人民怀念历史英雄和向往美好前途的英雄广场,现在已成为游人如织的参观游览胜地。每当重大节日或外国元首来访时,都要在英雄广场举行盛大的仪式。<br></p> <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宽敞肃穆、雄伟壮观的广场呈半圆形,周围是希腊式建筑和城市公园的森林。用青白两色水磨石铺成的广场面向笔直的安德什大街,开阔的广场能同时容纳20万人。广场建筑群采用新巴洛克风格,广场周围没有高层建筑物,因而中央反映匈牙利民族历史的千年纪念碑和人物雕像群显得异常突出。在纪念碑前有一方象征性的‌英雄石棺,重47吨的白色石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匈牙利人民为纪念历代民族英雄而建的,棺盖上镌刻“为民族自由牺牲的英雄永垂不朽”。</p> <p class="ql-block">两侧有两座高16米对称的弧形柱廊,每一根石柱之间,都站立着一尊历史英雄的塑像,两边各七尊共14位匈牙利历代统治者雕像,如伊什特万一世、马加什一世等。柱廊四角另有4组劳动与战争的主题雕像。‌‌在雕塑侧面镌刻着“896~1896 年”的字样,代表匈牙利民族在欧洲定居一千周年。<br></p> 广场的核心建筑是千年纪念碑及14位历史英雄的柱廊雕像群。高36米的千年纪念碑的顶端为手持十字架与王冠的《圣经》人物大天使加百列铜像,象征着匈牙利建国。基座雕刻的是七位部落首领的青铜骑马像,包括领袖阿尔帕德在内的七位部落首领在公元896年率领马扎尔民族定居今天的多瑙河和蒂萨河一带并建立起自己的国家。 <p class="ql-block">英雄广场两边是匈牙利当代艺术美术馆和布达佩斯国立美术馆。深棕色外立面、正立面矗立六根大理石科林斯式石柱的匈牙利当代艺术美术馆始建于1895年,专注展示匈牙利及国际艺术家的现当代作品。成立于1906年的布达佩斯国立美术馆是匈牙利国家级美术博物馆,和当代艺术美术馆一样,都是三层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馆藏涵盖13至20世纪欧洲艺术珍品。</p> <p class="ql-block">‌英雄广场后面的城市公园(Városliget)‌是布达佩斯规模最大、历史最悠久的城市公园,始建于1817年,是世界上首个人工规划的城市中心公园‌。公园里面有布达佩斯著名的塞切尼温泉浴场‌,1913年开放的浴场是欧洲最大的药用温泉浴场。有农业博物馆沃伊达奇城堡、1846年成立的布达佩斯动物园、沃伊达奇游乐场等诸多景点和娱乐设施。我们沿着公园河边和小桥上走走看看,一个很安静惬意的集温泉、历史建筑、自然景观和娱乐设施于一体的城市大花园。</p> 英雄广场有地铁到我们酒店。当我们准备买地铁票时发现,路边的自动售票机只能用现金和银行卡,而我们俩出门时只带了手机。走到地下地铁站的人工售票口,一女服务员拿着电话只对我们说cash、cash。很遗憾布达佩斯连Google Pay都没有,欧洲第二老的地铁体验只能结束。两人从英雄广场疾步走到酒店,半小时走了4公里多的路,休息下就出发参加多瑙河的夜游了。导游说我们体力真好,真厉害。 我们捷奥匈三国12天旅程的尾声在《蓝色多瑙河圆舞曲》中浪漫启幕。布达佩斯多瑙河夜间游船是体验布达佩斯夜景的经典游览方式。晚上七点多,登上专属于我们的游船开启音乐、灯光与美酒佳肴的快乐旅程。<br> <p class="ql-block">晚霞透过层层卷积云将霞光铺满大地,黄昏的霞光天真又烂漫,给两岸的建筑都披上了金色的霓裳,轻盈又飘逸。夕阳的余晖在天际勾勒出泼墨山水般的画卷。多瑙河在红色和金色中慵懒流淌,最后化作深蓝色的夜幕将千年古城的辉煌汇成华灯夜宴中最美的篇章。 </p> <p class="ql-block">多瑙河是夜色中最优雅的向导。乘船溯流,两岸的光影长廊在身边流动。经过左岸布达山峦上星星点灯的城堡与教堂,又见右岸佩斯区灯火通明的河畔大道,最耀眼的国会大厦始终在眼前熠熠生辉。</p> 始建于1894-1896年自由桥(Liberty Bridge),因通体绿色,也称为“绿桥”。原名为弗朗茨·约瑟夫桥,以纪念奥匈帝国皇帝弗朗茨·约瑟夫一世。1946年重建后更名为自由桥,象征匈牙利从战争走向独立。‌‌‌‌采用19世纪末新艺术运动风格的仿链型钢结构。桥墩顶端装饰有四个图鲁尔鸟铜像,源自匈牙利神话中的自由象征。‌‌这座步行桥是布达佩斯多瑙河上最著名的4座桥之一。夜晚绿色的桥身映在河面上,如梦似幻。 <br> <p class="ql-block">杯中的葡萄酒随着游船和音乐在轻微摇动,倚窗眺望,窗外是波澜的史诗。布达城堡、国会大厦、塞切尼链桥、玛格丽特桥、伊丽莎白桥、自由桥、裴多菲桥以及两岸古典主义的建筑如同环绕的星光舞台,精美的画卷跃入眼帘,又缓缓旋转,最后温柔离场。游船推开涟漪,搅动起两岸巴洛克与哥特式建筑的辉煌倒影,又在波光粼粼中让我们记住了这百年的缠绵、千年的圣殿和永恒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早上七点,晨雾如纱,轻轻拥抱着多瑙河。晨光中的国会大厦每一处雕花和廊柱都在柔和的光线里散发着沉稳庄严的古典之美。再见了布达佩斯,有点依依不舍,我喜欢这座充满历史韵味又弥漫闲情逸致的历史悠久、风景秀丽的城市。 </p> <p class="ql-block">布达佩斯李斯特·费朗茨国际机场 (Budapest Ferenc Liszt International Airport)于1950年5月7日正式通航,原名布达佩斯费里海吉国际机场,2011年改以匈牙利著名作曲家李斯特·弗朗茨名字命名。面积不大,大家稍微逛逛后都在候机厅等待回家了。 ‌</p> <p class="ql-block">三个国家度过了12天,实在是走马观花,浅尝辄止,但在人生旅程中又留下了一篇华美的篇章。暴走的十天,尽管累,但很快乐,眼睛和耳朵都享受了一场视觉和听觉的盛宴。和煦明媚的布拉格春天、最美小镇的慢生活时光、古老城堡的庄重宁静、皇家宫殿的精美奢华、维也纳的富丽堂皇和布达佩斯的浪漫风情,记不住每一处的美丽风景,但记住了走过时候轻松愉悦的心情。下一趟旅程我们将前往非洲南部,去探寻非洲的水系星球和万千生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