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应州古城墙遗址在应县木塔的边上,不特意看,大部分人会忽略而过。</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历史沿革:应州古城墙始建于唐乾符年间(公元874年至879年),由大同节度使李国昌主持建造,初名金凤城,后称金城县。后唐天成元年(公元926年),金城县升格为应州。辽、金、元三朝时,城池规模保持东西宽1330米、南北长1108米。明洪武八年(1375年),知州陈立诚因城内人口稀少、旷地太多,将北城墙向南移408米,西城墙向东移470米,新筑的城东西860米,南北700米。</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建筑特色:应州古城墙共建有向外凸出的敌台20座,敌台之上建有二层敌楼,可供军事瞭望和士兵临时休息,南北两面城墙各6座,东西两面各4座。城墙四角建有控军台,与城墙主体连为一体。此外,南城墙西半段上面建有魁星楼。</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 现存状况:现在保留的应州古城墙遗址主要是明朝时期所留遗物,位于应县木塔景区旁边的公园广场。八九十年代,因周边居民盖房,墙砖、土被大量挖取,导致老城墙残破不堪。</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