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伴奏《春节序曲》-馨怡两声部自合练习唱

梦幻馨怡

<p class="ql-block">无伴奏《春节序曲》</p><p class="ql-block">—馨怡两声部自合练习唱</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首高难度的无伴奏合唱。歌谱有14页,九个声部(S1、S2、A1、A2、T1、T2、B1 、B2和领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馨怡只参加了两个声部的录音(A1和T2)</p><p class="ql-block">干声作业如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女低A1(4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男高T2(4轨)。馨怡技术性参唱(男声人数少,女声去支援)。先升三个“半度”低八度唱,再降三个“半度”,回到原调,这样就比较接近男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馨怡是在电脑软件Au里做的录音,每个声部唱了四轨,再进行对轨、修音,再音频混缩,就得到了这样的录音效果。(懂得都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4年2月完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馨怡对自己的这两个声部的录音作业还是比较满意的(笑)。按三要素检验要求(节奏、音准、情绪) 。</p> <p class="ql-block">无伴奏合唱《春节序曲》</p><p class="ql-block">--A1T2(各4轨)两个声部练唱-梦幻馨怡</p> 《春节序曲》-A1干(4轨)-梦幻馨怡练唱 <p class="ql-block">《春节序曲》-T2干(4轨)-梦幻馨怡练唱</p><p class="ql-block">(馨怡技术性低八度模仿男声唱)</p> 梦幻馨怡 A1和T2 录音轨道 <p class="ql-block">《春节序曲》创作由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4年,李焕之应邀为舞蹈《春节》作伴奏,他根据延安时期亲历的过年氛围,创作完成了《春节组曲》,第一乐章即为《春节序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55年—1956年,李焕之完成了《春节组曲》的创作。他在创作中选用了西洋管弦乐队结合中国民族打击乐器声部的表现形态,将西方的专业作曲技法与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相融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春节序曲》以陕北民间秧歌的音调和节奏为素材,采用了中国五声音阶创作手法,将西方的专业作曲技法与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相融合,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音乐创作风格,为民族交响音乐的发展探索了一条新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部作品通过鲜明生动的节奏、优美欢乐的旋律,生动地诠释出春节文化的核心——团圆、和谐与新生,展现了中国人在春节这一特殊时刻寻求文化的归属感和心灵的安慰,以及对美好生活的期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1983年央视春晚以《春节序曲》启幕以来,这段雅俗共赏的旋律已陪伴国人四十余载的除夕。它以其独特的音乐魅力,成为最具影响力也最能展现春节文化的音乐符号之一,承载了几代中国人对于春节的文化记忆。</p> <p class="ql-block">在此,特别感谢我们《雷声网络合唱团》的罗尼尼老师,给我们做了九个声部的全曲自合唱和全曲范唱。有了范唱,我们就可以进行模唱,大大降低了我们合唱的难度,使我们学唱有了模板,就顺畅了很多。</p> <p class="ql-block">梦幻馨怡,一个游走在网络的朗诵、合唱、电脑爱好者的白衣天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