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行之西江千户苗寨(五)【2025.3 手机拍摄】

山海客

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黔东南州雷山县境内,全寨共有1468户,6000余人,其中原住居民的99.5%都是苗族,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br> 西江千户苗寨所在地形为典型河流谷地,这里四面环山,重峦叠嶂,梯田依山顺势直连云天,白水河穿寨而过,将西江苗寨一分为二,依山就势坐落在雷公山麓河谷的白水河两岸山面上。寨内吊脚楼层层叠叠,顺山而建,又连绵成片,气势恢宏。苗族农耕、节日、银饰、歌舞及其遗风古俗,在这里世代相传,不仅保留着最纯粹的自然美景,而且有着深厚的人文气息。西江千户苗寨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展示着苗族漫长发展历史中积累与沉淀,具有“露天博物馆”、“中国最美的苗寨”等美称,是研究与探索苗族文化的绝佳之地。2011年西江千户苗寨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著名景点有观景台、西江苗族博物馆、鼓藏堂、芦笙场、西江夜景、风雨桥、田园观光区。<div> “⻄江” 是苗语的汉语音译, 意思是“居住在河湾的⻄氏苗族”。在历史文献中,“⻄江” 曾有“仙详” “鸡讲”等多种汉字写法。1916年,由当地乡贤侯教之提议,经寨中“寨老” 和“鼓藏头” 等人商议,更名为“ ⻄江” 并沿用至今。<br> 苗族大体上共分为东、中、西三大支系。据考证,苗族先民远古时期曾居住在长江黄河中下游一带,后因战争逐渐迁徙至西南山区。在汉文典籍文献中,西江苗族被称为“黑苗”。因历史上包括西江苗族在内的整个环雷公山地区无土司管辖,属于化外之地,又被称为“生苗”。但雷公山区域苗族内部的自我划分有“长裙苗”“中裙苗”和“短裙苗”之分,都自称为“嘎闹”。按照这一分类,西江苗族属“长裙苗”。<br> 据当地村民口传,西江苗族是蚩尤的后裔,历经多次大迁徙,才到达西江苗寨。西江苗寨的先民原先居住在离此不远的雷公坪,后来在“寅公”“卯公”两位始祖的带领下,来到今天的西江苗寨修村建寨、开山造田,并在此定居下来,历经几十代的繁衍,才形成今天的寨子规模。<br>  <br><div><br></div></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