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隐约记忆阿尔巴利亚曾为亚得里亚海上一盏明灯。彼时“阿国”平均三家一辆轿车,其时中国为煎熬之票据时代哦。今日相逢让人笑掉下巴矣——首都地拉那市政中心竟不如中国一小镇;堂堂国都“唱歌”无公厕,唯入咖啡店解决需付两欧元;居民楼毫无欧味满眼所谓“社会主义建筑”(相当中国上世纪八十年代通直楼);办公事须需付小费;小偷明目张胆拎包;大街皆双行道频频会车让人心惊胆跳。不过,此国毕有上千年史,略观培拉特古城之古色让人不觉抬下巴侧目喝彩呢。</p><p class="ql-block">(2)“黑山”意译,满目是山。人像面粉,山像墨水。在中国有山有隧道,在黑山隧道为梦,苦了车轮天天绕山转。说首都波得戈里察,老百姓摇头,算世界上最没存在感首都。街上汽车自由行,叉口红绿灯没几个。一个国家脸面之总统府,议会大厦,国家剧院等除了飘扬国旗别无气派,没见保安,游人随便门前过。最新奇,闹市墓地群随处见,亲眼目睹墓地和儿童乐园相伴。黑山行有幸见横跨欧洲最深峡谷之塔拉河公路桥。全长三百多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抵德寇而炸毁。后重建并保留。当时牺牲卓越战士雕像令人敬仰。曾风靡中国的前南斯拉夫电影《桥》,根据当年游击队炸桥史实改编并在此桥拍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啊朋友再见,再见吧再见吧。侵略者闯进我家乡,游击队啊快带我走吧……”身临此境,电影主题歌《啊朋友再见》仿佛在耳旁响起。</p><p class="ql-block">(3)一半城市,一半陵墓,这就是波黑。如同电影一幕一幕——山洼里墓碑森林般让人心寒,抬头低头房屋墙上密密麻麻弹孔让人心颤。“这些就是三年波黑战争留下的疤痕。战争导致近二十万人伤亡和大量难民产生,对仅几十万人口的民族非小数目哦。”导游悲怜道。大小弹孔未涂抹,断壁残垣仍满目。唉,倒霉的舞台,两次世界大战没少波黑这个演员。痛定思痛吧,萨拉热窝悲剧不再重演。历史见证的一种保留在警示世人——战争屠杀心灵,和平来之不易!</p><p class="ql-block">(4)推开塞尔维亚大门仿佛从沙漠走出看见了绿洲。贝尔格莱德熙攘中藏有“唱歌”舞台,不规则蹭亮青石大街别致,高大欧式古典建筑典雅,茁壮繁茂梧桐树庇荫,一切似乎昭示铁托辉煌衣钵犹存。其实,解开塞尔维亚华丽着装会看清“铁托墓”已埋葬其昔日繁荣。眼前,清澈多瑙河含着晶莹泪花在述说“前南”之悲壮——弱国无外交,尊严只在剑锋之上,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内”。黄金时代已荡然,改名改不了历史。巴尔干半岛储存着中华难忘记忆。此时此刻,不能忘记,25年前五月八日,北约悍然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邵云环、许杏虎、朱颖3名中国记者不幸遇难。中国人民珍视和平,但绝不能让悲剧重演。当周游世界时才真正知道“中国难生”之含义——中国唯有强盛,和平才有保障。</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世界一张大棋盘,无论大小一国一格。小卒过河涂抹三十有七,此走巴尔干半岛再涂四格(塞尔维亚、波黑、黑山、阿尔巴亚)。阅不惑之格,胜读十年书。</span>(2025.6.8)</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阿尔巴利亚</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黑山共和国</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波黑</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塞尔维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