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为仁的美篇

博爱为仁

<p class="ql-block">故事 第三百九十八 回</p><p class="ql-block">我们一心求道,道在哪里,曾先生说,道是从塔里木盆地开始的。</p><p class="ql-block">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一路往西,往沙漠里走,去了新疆塔里木盆地,就是今天出和田玉的地方,在那里建了一个建德之邦。</p><p class="ql-block">建德之邦是什么,世人不知道,只知道是老子的理想国,这段历史是淹没的,为什么淹没,因为太过神秘。</p><p class="ql-block">西方的探险家曾经一直在那里寻找神秘的力量,同样作为东方人,我们也要去寻找那一段消失的历史,这就是此次去新疆的目的。</p><p class="ql-block">曾先生又说,世界的中心点就在那个地方,凡事练气功的人都知道,那个地方的气场不得了,全世界 12 条龙脉的起始点,头上就是北极星。</p><p class="ql-block">曾先生还说,释迦摩尼佛慕名理想国而来,见到了老子,回去后菩提树下悟道成佛。</p><p class="ql-block">释迦摩尼佛涅槃后,弟子们集结回忆佛祖讲经各个经典,整理记录成了佛经。</p><p class="ql-block">后来,在更远的西方,释迦摩尼佛化身基督耶稣,佛经则由达摩往东带回中土,达摩便是中华道统继孔子而绝之后的初代祖师。</p><p class="ql-block">重点来了,释迦摩尼佛所说的西方极乐世界就是老子在和田建立的理想国——建德之邦,西方接引佛就是老子的化身——阿弥佗佛。</p><p class="ql-block">一本易经生出道德经和论语,此谓一生二,从道德经演化出佛经,西来的佛经和论语融合,成为中土释家文化,便是二生三。</p><p class="ql-block">所谓三生万物,便是儒道释,中华文化的精髓,中间的道不仅仅指道家,道教,而是中华道统,源自易经,始祖伏羲。</p><p class="ql-block">因此,儒道释三家不分彼此,都是对易经的不同解释。</p><p class="ql-block">离开了易经的阴阳之道,任何一家都会走入偏道,从而背离中华道统。</p><p class="ql-block">在这条寻道之路上,韩愈始终未出现,幸运的是思路越来越清晰,离开陕西蓝田的第二天,委托的朋友无意间去了嵩山,见到了二祖,送出去论语被退了回来,但是却见到了初祖达摩。</p><p class="ql-block">昨天五一节,朋友再次启程,前往二祖圣地安徽安庆司空山,此时除了流泪,无法用言语表达…</p><p class="ql-block">今天在安徽安庆天柱山下,朋友把论语交给了三祖僧璨,在三祖像前说一声,实在爬不动了,就不上天柱山了,然后就摔了一跤。</p><p class="ql-block">不知为何,写着写着已经泪流满面,止不住的哭泣…</p><p class="ql-block">为什么是我们,为什么选择了我们,为什么每个人都要经历这么大的磨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