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爱为仁的美篇

博爱为仁

<p class="ql-block">故事 第三百九十七 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司马懿有个弟弟叫司马馗,司马馗在盛唐有个后人叫司马承祯,是道教上清派第十二代、茅山宗第四代宗师,相当于那个时候道家的领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司马承祯在历史上没有太大名气,也不是没有名气,而是他身边的人太有名气了,身边的人名气太大,到他就没有名气了,这就是阴阳之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武则天是佛家的人,其权势和威严无人敢挑战,然而,司马承祯却多次拒绝了武则天的召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司马承祯追求的是内心的宁静与超脱,而非世俗的荣华富贵。他坚守道心,不为权势所动,选择隐逸山林,因此也俘获了一位皇家小迷妹的道心,就是玉真公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玉真公主跟武则天有杀母之恨,从小就哭着喊着要离开皇宫,跟着司马承祯上山修道。</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青城山,12 岁的李白第一次见到了 20 岁的神仙姐姐玉真公主,仅凭一眼便确立了人生的志向,散尽千金,云游四海,访山寻友,喝酒吟诗,视司马承祯为偶像,只为让神仙姐姐多看几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李白王维陈子昂孟浩然宋之问贺知章在长安围着玉真公主转,因为玉真公主是唐明皇最宠爱的妹妹,而司马承祯又是唐玄宗的国师,所以玉真公主又围着司马承祯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兜了这么大一个圈子介绍司马承祯,就是为了引出道家的洞天福地,洞天福地这一说法最初就是由司马承祯提出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历史上有个靠做梦治国的皇帝,这就是唐玄宗明皇李隆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链接了高维信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天他梦到天上下来一队天兵天将,里面走出一个神仙,自称是九天使者,在巡查人间,要他帮忙在庐山修一个宫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就向司马承祯解梦,司马道长说,大唐的各个山头上都住着神仙,护一方平安,但神仙一多,太上老君就担心他们中有个别不守规矩,天庭就设置了纠察司,由北方玄武大帝麾下的五百灵官负责巡查人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就是纪律监察委员会的由来,他们的办公地点就在三山五岳,之后延伸到 10 大洞天,36 小洞天,72 福地,名为修仙之地,实为纠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连接人间和天庭的信息集散和处理之地,也是天庭人事任免在人间的显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普通人到了这里,通常会感到神清气爽,祛病消灾,非普通人到了这里,尤其是读论语践行论语的朋友到了这里,各种体验自己去感受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年前带全家人去了天柱山中武当,孩子妈妈带着三个闺女参拜了这里的地母后土娘娘,发了大愿,这里是全国最大的地母娘娘像,也是 72 福地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朋友请吃饭,饭桌上朋友给了三个孩子一大一小两个红包,小红包里是 1000 块钱,大红包我以为是一本书,就都收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家打开大红包一看,每个大红包里面是 1 万块钱,退回去朋友怎么都不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就知道这是地母娘娘给孩子的,不能不收,因为孩子读论语。</p>